1
我们为什么怕丢脸?
大部分人都有一个致命的软肋,那就是——怕丢人。
上学不敢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怕答案不对,被所有人盯着让自己更窘迫;
工作后不敢开会发言,怕自己站起来便心慌腿抖,声音打颤,逻辑混乱,被同事看不起;
换了一件跟以往风格不同的衣服,就会觉得周围所有人都在盯着自己,浑身别扭;
许多出糗的事回想起来还是难以释怀,觉得自己丑态百出的样子会成为别人永远的笑柄
……
这就是“聚光灯效应”。
聚光灯效应是心理学家季洛维奇与佐夫斯基在1999年共同提出的心理学概念,指的是,我们总会不经意地把自己的问题放得无限大,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
但事实是,你的人生并没有那么多观众。
那些让你反复内耗,尴尬不已的事情,别人也许早就不记得了。
还有很多人是被“面子文化”给影响了,从小到大,我们经常会听到:
“你别给我在这丢人现眼啊!”
“家丑不可外扬。”
“咱不能丢份儿,不蒸馒头争口气!”
……
好像“面子”已经深深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一旦有什么事情会打破自己的“完美人设”,就要赶紧藏拙,不能丢人。
电视剧《脱轨》
究其根本,就是对自己不够坦然和自信。
当你觉得尴尬和丢脸的时候,你一定在内心想:哎呀,别人该怎么看我,怎么评价我啊!
但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我是怎么评价自己的?我的价值到底从何而来?
害怕丢脸的人,大部分都是把自己的个人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之上,好像别人说你厉害,你就是真的厉害,别人说你不行,那你就真的不行。
可你的价值,真的是别人三言两语可以决定和评判的吗?
在刘德华还没有成为天王之前,有一次他和著名歌手林子祥等人参加一个电影的拍摄。期间大家聊起音乐,刘德华突然说:“我唱歌给你们听吧。”
大家听了都暗自发笑,毕竟当时林子祥是香港乐坛的顶尖人物,在他面前唱歌,那可能真的是“献丑”。
但刘德华并不在乎,反而对林子祥说:“我唱两首您的歌,请您指点!”
等他唱完,林子祥说:“你的嗓子很特别,以后有空来我录音棚里玩。”
成年人的世界总是会带点客气,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一句客套话,可是刘德华在电影结束后,真的去找了林子祥。
在林子祥的录音棚里,他请教了很多关于音乐创作和唱歌技巧的问题,也是从这里开始,刘德华正式进军歌坛,最终成为了四大天王之一。
后来谈到这段经历时,刘德华笑着说:“我能走到今天,不靠别的,就靠这厚脸皮。”
成年人的世界里,越是脸皮薄,越会扼杀你未来的可能性;越是怯懦,就越会与很多机会失之交臂。
当你能厚着脸皮,不在意面子的时候,你的选择权会越来越多,你也会更接近成功。
2
人生变好,是从脸皮变厚开始的
有记者曾问乔布斯:“为什么聪明人都不那么在乎尊严?”
乔布斯想了想,回答说:“因为聪明人更关注自己的成长,而不是捍卫面子。”
只有敢于去丢人,才会一次次为自己赢回掌声,厚脸皮的三个特质,看看你有吗?
01
自我意识淡化
大部分怯懦、不敢,是因为总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觉得所有人都在关注自己,但厚脸皮的人都知道,自己在别人的眼里,并没那么重要。
就比如上学的时候,我的同桌因为自己没有回答上来老师的提问,懊恼了一整天,一直到放学的时候她来问我:
“你说我今天英语课上是不是特别丢脸?”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老师什么时候提问她了?
同桌的脸色当即就变了,直到后来某一天我才忽然理解,那是另一种窘迫。
而厚脸皮的人从来不会让自己陷入到这种尴尬里,路上摔倒了就爬起来,走过的路人这辈子也不一定再见第二次。
比起在乎别人说什么,自己的收获才更重要。
电影《梅兰芳》
02
能合理化尴尬和丢脸
我记得杨幂曾在《奇葩说》,看到辩手许吉如害怕面对失败的时候,说:
“极度的坦诚就是无坚不摧。所以很多东西都击垮不了我,坦诚地面对自己的欲望也好,失败或者是优点也好。”
她说她从来没有拉黑和关闭过微博上的任何人和任何评论。
让你觉得自己差劲的,从来都不是你做的这件事,而是你的那颗评判自己的心。
厚脸皮的人可以把所有的尴尬和丢脸变成自己成长的“道具”,并很擅长告诉自己:
“这件事是丢脸,但换成别人,可能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不是吗?况且我也因此有所收获,不亏啊!”
就像格瓦拉说的那句:
“当你知道了面子是最不重要的东西时,你便真的长大了。”
03
对外界适应度高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一旦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很多人就觉得天都塌了。
比如有些孩子的成长环境比较单一,接触到的事物又不多,所以他们不仅是内向腼腆,在待人接物方面也总是放不开。
而那些从小就经历过很多事的孩子,他们很早就可以独当一面,最终对外界的反应也会更自在、更悠然。
除了环境的影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陌生事件”。
比如有些人并不是脸皮薄,她可以在工作上雷厉风行,跟所有人侃侃而谈,但是一到感情上,看到喜欢的异性,就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做什么。
这种情况就不是这个人脸皮不够厚,而是对感情中的事件比较陌生,处于“低心理适应程度”的阶段。
很有可能随着了解的深入或者多相几次亲,慢慢就会有所好转。
所以,也许并不是你不敢,是你需要一点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
如何让脸皮“厚”起来?
李一诺曾在《力量从哪里来》这本书中分享:
闪亮标签下,不是一个个奇迹瞬间,而是一次次不得不面对的“不敢”。
那我们怎么去修炼自己的“厚脸皮”呢?
1、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我就是个厚脸皮的人
每天醒来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跟自己说十遍“我就是厚脸皮。”睡前躺在床上,也这么告诉自己,多告诉自己几遍。
心理暗示是有能量的,尤其是持续的心理暗示,会在无形中推动事情朝我们暗示的方向去发展。
亚里士多德曾说:“身体服从自己清晰的思想,从而产生行为。思想可以激活生命的机能。所以,整个身体可以被思想改善。”
一旦你真的认为自己是一个脸皮厚的人,你就不会再拧巴和内耗,并且你的潜意识会帮你维护好这个“厚脸皮”的人设。
这就像跟孩子相处的时候,你常常跟他说:“宝贝你好勇敢啊”即便是个胆小的孩子,他也会不自觉越来越勇敢;
跟老公相处的时候,你常常跟他说:“你怎么这么顾家,真是个好男人!”结果他就真的对家庭越来越上心。
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让自己跟自己的“人设”保持一致性,所以我们不妨先提前给自己定个性,不断告诉自己,没错,我就是个厚脸皮的人。
2、把你的收获跟“面子”在心里做一个衡量
每当你因为脸皮薄、不好意思、不敢做的时候,你可以问问自己:
面子跟收获比起来,面子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如果因为面子而错过了这个机会我会不会后悔?
当你开始衡量自己的所得和面子的分量,实际上就是你的“思想力量”和“情绪力量”做斗争的过程。
你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你的心态变得松弛了很多,从胆怯和害怕,变成了以结果为导向的行动力。
因为面子丢了可以挣回来,机会没了,可能就再也不会有。
换句话说,机会值钱,而面子,啥也不是!
3、学会给自己“脱敏”
什么是“脱敏”呢?
咱们可以这样理解,恐惧的产生是因为人们把这件事跟恐惧的这种情绪挂钩了,而脱敏就是尝试把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切断。
比如说,你就是害怕当众讲话,那你就先从组织一个家庭小会议开始脱敏,一开始就三个人听你讲话,然后再当着七八个朋友的面尝试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从人数少到人数多,最后你再当众讲话,组织会议,你会发现原本那件让你觉得可怕的事情,已经没那么敏感了。
同理,把每一个让你怯懦的“陌生事件”都可以逐步脱敏成为“熟悉事件”。
那些你舒适区以外的事情,那些让你不敢靠近的人、事、物,都慢慢开始进入了你的舒适区。
你不敢进奢侈品店,进第一家你连话都不知道怎么说,可是当你接连走进第十家店的时候,你可能已经可以游刃有余地跟sales了解产品了。
还记得《知否》里盛明兰曾说过的一句话:“这世上人与人之间,往往是看,谁比谁豁得出去。”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当你觉得什么面子不面子的,敢豁出去不要了,那么你在意识上就已经秒杀很多人了,
记住,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只要你敢,你的人生就会不断向好发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