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意义及用途究竟在哪里?
文/周建明
最近,笔者在参加苏州东太湖旁的千年古镇平望的吴江莺湖雅集中,遇见了江苏省书协副主席、苏州市书协主席王伟林先生,王伟林语重心长地说:“书法的真正用途或最终方向在哪里?根据现实的情况可以断言,书法最终的方向必然是要走向大众,走进城市居民家、走进乡村农户家。”“我们要让书法展厅的大作品演变成精致的小艺术作品,让工人、农民家庭挂在堂屋里、客厅里、书房里,让每个家庭享受书法带来的美感与灵动及浓浓的文化气息,让农村稍稍识字的老人、小孩都基本认识或都读得懂书法的内涵,我觉得这才是一种艺术,且是一种艺术带来的享受。”
当我们一抬头一举足就在家里看到了书法作品,那书法氛围一浓起来,书法的路必将越走越宽,越来越受到百姓的欢迎!
可以肯定地说,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人的内心轨迹,这种内心轨迹的起起落落才是线条背后隐藏的本质。
其实,书法是情感的反映,情感的流露才是书法艺术透过墨迹要表达的实质。相反,现代人作书多半是“为人”,而不是“为己”,缺少了这种真实情感的流露,书法就很难生存。
当然,情感的表达也要受理性的约束,否则仅有情感的宣泄也不是艺术。在具体创作过程中,感性和理性,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是往往有所侧重。
虽然当代书法的实用价值除了在展厅外已日渐消退,但它对情感载体的艺术性、独特性、包容性,以及文化传承的功能性却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诚如托尔斯泰《艺术论》所言:“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情感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艺术的本质也正是“表意”与“言志”,于书法则是强调“书为心画”。中国的书法正是通过汉字的形式来表情、言志、抒怀,从而多维度展示书家的精神面貌并寄托人们的精神追求,这也正是书法的首要目的。因此,将丰富的情感体验融汇笔端,从而达到由情而发,才可能产生高水平、为后人赞叹的书法作品。
要知道,自古以来,书法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它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汉字在漫长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汉字本身又形成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珍视。
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大篆到小篆,由篆进而到隶、楷、行、草,各种书体逐渐形成。这个过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史、光辉史。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中国汉字独一无二的又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
大众意义上的书法效果作为一种契合心境的“内容”探索,无论是先锋还是背叛,自有价值所在。
书法中的情感能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简言之,一切艺术形式都是人内心情感的表现,与其他艺术相比,“书”是更加持久、历久弥坚的。
书法这种以笔画为媒介来表情达意的独特形式就如纸上的音乐和舞蹈。
内心世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最丰富的、最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因为它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复杂的而非单一的,会有千变万化的可能性,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更值得我们去琢磨和推敲。作为以“动”的姿态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书法,其笔迹的美在根源上也不能脱离现实世界的“情”。
因此,书法的真正用途除了在大庭广众或优雅别致的展厅外,或许真正的用途就在大家工作及生活的地方。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