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弛感强的人,身上都有这1种宝贵特质,建议焦虑的人都学一下

迎蕾评情感 2024-05-25 06:51:56

明天是一年一度的“525心理健康节”。

“爱自己”听起来是很基本、很简单的事,但在承受着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时,很多人还是难以做到。

前阵子和一位心理咨询师聊天,她提到自己在咨询中发现的一个现象:

最痛苦的并不是“拥有最少”的人,而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

她的某个来访者小A,毕业于国内排名前三的高校,一直以来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在毕业后,她却被焦虑折磨得每晚严重失眠,只能来咨询室寻求帮助。

小A说自己焦虑、痛苦的原因,是一直找不到喜欢的工作:

“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属于我的位置。”

这句话引发了我的强烈共鸣。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羡慕和这个女孩相反的一类人——

TA们早早就明确了自己想做的事,不被他人的声音干扰,心无旁骛地坚持自己选择的道路。

这两类人的区别在哪里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区别或许在于“主体性”上。

主体性强的人,把世界和他人都当做“我之外”的客体,不受他人影响,还能从外界吸收有利于自己的经验。一切从“我”出发,为“我”所用,活得强大而自洽。

主体性强的人,会觉得自己就是主体,整个世界都建立在“我”的尊严和幸福感之上。如果“我”感到不适,那远离就是了,没有什么比“我”的感受更重要。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如何建立“主体性”,真正地爱自己。

01 什么是“主体性”?

在心理学层面,“主体性”是指:个体的认知、态度和行为都能够独立于他人的状态,有一种“坚定的自主感”。

认知:指一个人能够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感受和能力,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以及他人对自己的影响;

态度:指的是一个人清楚地知道自己对某事物的看法,有清晰的价值观和喜好,能够做出独立于他人的判断;

行为:则是指能够基于“认知”和“态度”,为自己的人生做出决定和选择。即使冒着被周围人反对的风险,也能坚定地表达和他人不一样的立场。

心理学家Steinberg认为,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人,能够摆脱他人的期待,实现真正的自主。

02 缺乏“主体性”的本质,是在为他人而活

需要注意的是,主体性的缺乏,可能会对个体造成以下四个方面的影响:

1、形成“虚假自我”

缺乏主体性的人,自我意识水平比较低,会将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混淆在一起,从而压抑真实的自我感受。

TA们不知道自己真实的感受是什么,只能借由他人的视角来被动获得。

例如,高分韩剧《请回答1988》中,女主角德善第一次心动的对象其实是善宇,原因是她的两个闺蜜说善宇喜欢她,但后来她发现善宇喜欢的是别人,立刻就放弃了他。

接着闺蜜又分析说正焕对她很特别,她又开始关注起正焕,结果又一次失望了。

德善的这段心动历程可以被概括为:谁喜欢我,我就喜欢谁。

其实本质上,她就是忽略了作为主体的“我”的真实感受,反而把对方的感受看得太重要。

就像好朋友娃娃鱼对她说的话:“不要在乎谁喜欢你,而是你自己喜欢谁?”

2、过分在意外界评价

主体性弱的人,很难产生“内部动机”。TA们的行为和情绪都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很少受个人意愿驱动,发自内心地想做某件事。

《我的天才女友》一书中的莱农,就是如此。

一旦她所取得的成就(比如分数高、被好大学录取)没有得到老师或者其他权威人物的肯定,她就会陷入自我怀疑,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意义。

这是因为主体性弱的人,会习惯性地将自己放在被评判——即“客体”的位置上,被动地等待外界的反馈。

外界反馈好,就觉得自己很有价值,甚至陷入“自恋膨胀”,过分夸大自己的成就;

外界反馈不好,就会把一切怪罪给自己,陷入“自恋破碎”,产生极大的羞耻感。

长此以往,为了避免自恋的破碎,TA们会在一开始就倾向于做出更轻松的、或者更符合大众认知的决策。

3、人际边界混乱

人际距离的拉近,会导致主体性弱的人更难保持清晰的自我,从而很难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有些人会表现为过度讨好,因为这有利于获得他人的正面反馈,维护自我价值感;

在和重要他人的相处中,则体现为一种过度纠缠的关系。

比如让原生家庭过度卷入自己的新家庭,和父母难以划分出清晰的边界,两个家庭的情绪互相影响,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关系。

TA们会将这种习惯进一步延伸到其他关系中,或者将这种关系模式投射到其他场合中。

于是,对主体性弱的人来说,社交、工作、恋爱都会让TA们感到内耗和疲惫。

因为只要有他人在场,TA们就会自动开启防御模式,监控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从而不能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当下要做的事情当中。

4、缺乏自我决定的力量

主体性弱的人,很难做出自主决策。

一方面,TA们很难从他人的影响中分辨出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于是很容易产生无意义感,即我们常说的“空心病”。

另一方面,TA们不相信自己有能力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反而觉得未来充满了危机感,所以急切地希望消除这种不安全感,哪怕是被他人掌控。

因此即便自己做了选择,也很难在遭到反对时坚持下去。

比如开头提到的来访者小A,她第一次辞职后,原本打算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尝试做自己感兴趣的自媒体。

最终她无法面对父母施加的压力,以及短期内没有收入的不安全感,又重新随便找了份工作,然后变得更加焦虑。

综上,主体性弱的人,身边好像时刻存在着一双“他人之眼”,监督自己去满足他人的期望。

正如哲学家萨特所说:“凝视具有破坏性的力量,这种观看是一种对自我的威胁。”

这种威胁最终会损害我们的主体性,相当于把人生的主动权交到了别人手中。

03 “主体性”是如何被剥夺的?

一个人为什么会丧失“主体性”呢?

1、养育环境的影响。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抱持性的养育环境,能够帮助孩子接纳真实的自我。

父母及时、无条件地关注和回应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焦虑、脆弱,承担“理想化客体”的角色,孩子才有勇气去表露自我,进而产生自驱力,愿意自发付出努力去应对挑战。

相反,如果父母按照“客体思维”养育孩子,即忽视孩子真实的想法,而是基于社会期待和刻板印象做出反馈,则会带给孩子大量“工具感”的体验。

比如,告诉孩子“只有成绩好,才是好孩子,我才会爱你”;

当孩子表现不好时,不去关注原因,只是一味地要求TA听话;

在报兴趣班、选志愿时,专制地为孩子决定一切.....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自己只是满足父母期待的客体。

因此,TA们会认为“学习、考大学、工作......都是为了让父母开心,而不是我自己的事。”

所以很难产生内在动机,发掘兴趣和自主性。

同时,由于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从未有过成功的主体经验,因此在之后的人生选择中,也会习惯性地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

这些经验还会内化成一种“施虐性客体”,迫使TA们服从身边所有的权威角色(包括老师、领导、甚至是伴侣等)。

2、主体性缺失可能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社会时钟”的存在,规定了每个人必须在特定时间内完成人生任务。性别刻板印象,则对男性和女性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它们以社会评价的形式,不断地将这种思维方式灌输给每一个人。

例如,当一个女人想要独自生活,而不是结婚生小孩时,不需要特意强调,她自己就知道将会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异样的眼光等。

这种预知的压力会促使一部分人,尤其是自我意识薄弱的人,违背自身意愿,按照主流评价做出选择,主动放弃主体性。

但在潜意识中,这种自我冲突带来的后果会一直存在。

当这个女性被迫进入家庭后,很容易产生一种“牺牲感”,认为自己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因此,她会通过侵蚀其他家庭成员的主体性,来确认自己的付出被对方看到。

在这种家庭中,往往很难形成健康的边界,反而会变成一种互相纠缠和控制的“共生关系”。

于是,集体规范下的主体性损耗,最终演变成了“代际创伤”,影响着每一个个体。

04 如何重建“主体性”?

无论我们目前处于什么阶段,都可以通过修复主体性来夺回属于自己的人生。

你可以尝试以下三个方法:

1、觉察和找回自己的真实感受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找回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的感受,建立稳定的自我意识,才能完成自我分化,把自我从他者中解放出来。

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问答式训练”。当你无法厘清自己的感受时,可以反复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的感受是什么?”

“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

“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关键在于足够具体、清晰的表达,不能停留在“开心”“难过”这类模糊的词汇上,还要进一步发问,直到你不再质疑自己的情绪。

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重新和自己的感受熟悉起来。

2、警惕一切带有评价性的话语

重新定义外界反馈对你的意义,包括那些积极评价,都应该排在你的自我评价之后。

可以从停止向任何人证明/解释任何事开始。因为解释就意味着“给对方评价自己的权力”,本质还是把自己放在客体的位置。

也可以有意识地做一些训练,当你被评价时,将它转化为以自己为主体的思维方式。

比如“你不适合我们公司”——“这家公司不适合我”;

“你的社交能力很差”——“这个环境不能让我展现自己”。

甚至,在被冒犯时,可以试着去审视他人。

多将自己放在主体的地位,自然会降低客体性。

3、学会拒绝,建立清晰的边界

和那些干扰你的关系说“不”。请记住,哪怕是家人,也不能强行干涉你的人生选择。

尝试向TA们表达你的真实意愿,即使不被理解,也要坚定地维护个人边界。

这个过程是困难的,首先你可能会被家人指责;

其次,一个长期过度卷入原生家庭的人,其实也在依赖家庭给予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所以斩断连接会很困难。

这时你可以用一个好的客体作为过渡,比如伴侣、朋友或是心理咨询师。在TA们的帮助下,重建童年缺失的理想化客体,并逐渐内化为持久稳定的心理结构。

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你建立内聚性的自体,这是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出的概念。

拥有“内聚性自我”的人,会体验到一种完整的主体性,不会因为脆弱而崩溃、放弃,能够恰到好处地调动自己的能量,去投入到自己愿意坚持的事情上。

05 写在最后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绘本故事——《活了100万次的猫》:

有一只100万年也不死的猫,在这100万年里,它先后做过国王、水手、魔术师、小偷、老太太和小女孩的猫,每次死亡时,它的主人都会为它痛哭,但它却一次都没哭过。

直到后来它变成了一只没有主人的野猫,爱上了一只白猫,和她生下小猫崽,相伴一生后,白猫死亡,它也因为伤心死去了,并且再也没有活过来。

因为前100万次它都是主人的客体,在为他人而活;

只有最后一次,才算真正活过。

《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一书中写道:

“遗憾,总是和没有充分活过联系在一起。”

在往后的时光里,请拼尽全力、不留遗憾地为自己活一次吧!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衮衮

编辑:一颗多肉、Jessica

图源:unsplash

参考文献

[1]Skowron, E. A., & Friedlander, M. L. (1998).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Inventory: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5(3), 235.

[2]Dean, D. G. (1966). Emotional maturity and marital adjust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54-457.

[3]Rijavec, M., Brdar, I., & Miljkovic, D. (2011). Aspirations and well-being: Extrinsic vs. intrinsic life goals. Drustvena istrazivanja, 20(3), 693.

0 阅读:9

迎蕾评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