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启一朝权倾朝野的魏忠贤为何能被崇祯轻易除掉

清水空流 2022-10-22 07:29:37

众所周知中国封建时期有三次宦官时代,一次是东汉,一次是唐朝,一次就是明朝,而在明朝的所权监里,最位高权重的就是魏忠贤,魏忠贤是地痞出身,因被赌债逼迫而在成人之后主动入宫为太监,但随都不会想不到是,就这样一个文盲居然最后居然能成为九千岁,成为太监第一人。但就是这样的人,等到新皇登基,一道圣旨就将其罢免,最后被赐死,貌似也没有那么强大。就是一个纸老虎。

这里不得不说的,正是由于魏忠贤的存在,才能够制约东林党和江南士绅阶层,魏忠贤虽然贪,但他能够让国库不缺钱。可以说,如果崇祯不杀魏忠贤亡不亡国不知道,但至少他不会缺银子。在天启朝,魏忠贤真的是九千岁,一个太监居然能和孔子并立,被那些忠君爱国的儒家子弟奉为先师,建立“生祠”,生祠”是对还活着的人立祠奉祀,以表示内心的感戴和钦敬之意。由此也看出明朝士大夫真的无耻之尤。

对于太监而言包括魏忠贤都是依附于皇帝的产物,皇帝信任你,你自然不可一世,可以狐假虎威。皇帝等于皇权,太监不论是干政还是摄政,必须是通过皇帝的皇权才能得以实现,而一旦失去皇权,或者的失去皇帝的信任自然什么也不是。魏忠贤的权力来自天启皇帝的信任和重用,一旦失信于皇帝或者皇驾崩,他的权威就没有任何意义,就是靠山不复存在了。在这种情况下,崇祯上位除掉一个太监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与崇祯是否英明果敢没有任何关系,谁坐在那个位置上都一样,明朝已经时候封建政治体系最完美的王朝了,他已经把除造反之外所有可以颠覆朱家统治的一切方式方法都给规避了,况且魏忠贤还是一个太监。

崇祯上位,皇权在朱由检手上,如果需要魏忠贤自然都好,如果不需要自然什么都不是,而崇祯恰恰不需要魏忠贤,他更需的是魏忠贤的这颗脑袋去收买人心。这也是皇权的需要。天启皇帝在八月二十二日驾崩,由于没有儿子,弟弟朱由校在八月二十四继位。也就是崇祯。魏忠贤似乎觉察到了不安,便纷纷上疏辞位。但崇祯知道自己刚登位,政权还不稳固。因此没有答应魏忠贤的辞职。不仅如此,对魏忠贤及其党羽以加恩的方式进行安抚。但从10月22日开始,就有人弹劾魏忠贤。10月27日魏忠贤被罢职。11月6日,魏忠贤被上吊死亡。

而实际就在天启病重的时候,不少人已经和魏忠贤隔离了。阉党主要成员兵部尚书霍维华就已清晰地知道,魏忠贤倒台的日子马上就要来到了。于是霍维华第一个跳出来公开顶撞魏忠贤,只不过他不自知而已,说白了,即便朱由检不动手,一些政治嗅觉灵敏的太监和朝臣也会从中做文章,魏忠贤倒台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必经这些人粘上毛比猴都精。当初这些人巴结魏忠贤有多巴结,今天打击起来就有多狠,最关键一点是打击了魏忠贤才能把自己给摘干净。

魏忠贤最后的失败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太监,更多的是他的行为只能代表他自己,不能代表利益群体的集团利益。如此一来一旦倒台就不会有任何一个利益团体替他讲话,即便他自己所在的太监团体,这些人需要的是取而代之,而不是去维护魏忠贤。而此时的崇祯认为自己英明神武,以为清除了那些“阉党”小人,大明王朝马上就可以中兴了,这实在是过于幼稚,无非是把政治当童话看罢了。崇祯可以决定任何一个人的命运。但是作为皇帝,崇祯无法决定王朝的命运。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0 阅读:22

清水空流

简介:历史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