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军中最精锐的虎骑、虎步兵、白毦兵、賨叟、青羌散骑有多厉害?

娇洋看过去 2024-06-03 08:42:47

三国中以曹魏最强,东吴次之,蜀汉最弱。蜀汉僻处西南一隅,不论是经济还是人口乃至军队在三国中都是居末的。但兵力最少的蜀军并非不堪一战的“弱鸡”,在陆战、山地战上甚至令强大的曹军望而生畏,其中几支精锐部队更是所向无前,屡建奇功,让魏、吴两军颇为头痛。

虎骑

蜀汉有一支名曰“虎骑”的精锐骑兵部队。最早由刘备所建立,清一色的骑兵,主要担任宿卫任务。虎骑的将领皆由刘备亲信担任。史载,糜竺之子糜威,能骑善射,官至虎贲中郎将。糜威之子糜照,曾任虎骑监。从糜竺到糜照三代人,都精于骑射,又与刘备有亲,所以皆任虎骑主将。

中虎步兵

蜀军中最精锐的步兵被称为“中虎步兵”。《三国志·蜀书·姜维传》记载诸葛亮在写给张裔、蒋琬的信中, 让他俩嘱咐姜维到成都后“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中虎步军的主将曰“虎步监”,诸葛亮在呈给刘禅的奏表中说:

“臣遣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水长攻(孟)琰营,臣作竹桥,越水射之,桥成驰去”。

这是中虎步兵参与实战的记载。另有文献说:

“(虎步监)盖羽林监之比,有左、中、右三营 ”。

白毦精兵

蜀军中还有一支作战勇猛的精锐部队,号称“白毦精兵”,见《三国志》中诸葛亮写给兄长诸葛瑾的书信:

“兄嫌白帝兵非精练,(陈)到所督则先主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

所谓的“白毦”,大约是用白牦牛尾巴毛编织的带子,末端结缨,佩于将士身上、帽盔以及器物上作为标识。史载,刘备就很善于用牛毛编织缨毦。有学者认为,所谓“白毦,西方上兵” ,大约是指蜀军中的羌兵,来自川西或西凉等地的游牧民族骑兵,喜欢以白毦装饰马首、弓弩、长枪和头盔。也有文献说白毦兵是随马超从西凉入川的。白毦兵骁勇善战,平时为刘备护军,战则常用为奇兵,主将是陈到。

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还提到了蜀军中的几支虎贲——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

“突将无前”大概是指蜀军中的汉人骑兵部队。

賨叟指的是巴郡刚猛尚武的板楯蛮。宋元史家胡三省解释说:

“賨叟,巴賨之兵也”。

现在西南各地绝壁上仍能见到的悬棺葬据说就是賨人遗迹。所谓賨叟就是指蜀军中的板楯蛮军。

史载,賨人(《汉书》称其为板楯蛮夷)尚武,天性刚毅勇猛,每每被当作汉军前锋,屡次冲锋陷阵,直进不退,所向无前。刘备建立蜀汉后,有战事则到阆中渝水去征发这些猛士随征,让他们冲锋陷阵,专打硬仗。

青羌是来自南中地区(今天的云南、缅北、贵州南部)的蛮族武装,即古书所说的西南夷,这些少数民族军队攀山涉水如履平地,善于山地作战,作战非常勇猛。《华阳国志》记载诸葛亮平南中后——

“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

据记载,青羌“飞军”主力是蛮王孟获的人马,由蜀汉后期名将王平节制,即王平“ 统五部”,这些剽悍的部族武装随他打过不少有名的战役。散骑、武骑,按胡三省的注释是“当时骑兵分部(偏师)之名”。如前面的论述,“武骑”也可能就是早先的“虎骑” ,唐时为避讳李虎之名对史书中的称谓作了改写。

【配图源自网络】

0 阅读:1

娇洋看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