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夺权的背后是中原士族对曹氏宗族的政治清算

小瑀说史吧 2024-09-25 14:26:46
导语

高平陵事变是指公元249年,时任魏国太傅的司马懿趁大将军曹爽陪同皇帝曹芳前往高平陵(魏明帝曹叡陵墓)扫墓之际,率三千死士发动政变,控制洛阳。

后以太后之名义罢免曹爽之职,后又以洛水盟誓诱骗曹爽回京,诛杀其三族,司马懿从此成为曹魏政权的实际掌权人,这一系列的政治事件称为高平陵之变。

高平陵之变表面上是司马懿为夺权而反击曹爽的偶发政治事件,但实际是北方士族集团与曹氏宗亲权贵长期斗争的总爆发。

高平陵之变剧照

经过这次政变,曹氏宗族势力被彻底消灭,司马懿家族在豪强士族的支持下掌握魏国权力,并为日后篡魏立晋奠定基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曹氏宗亲与豪强士族的相爱相杀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平陵政变并非政治豪赌,尤其是像司马懿这样城府极深、善权变之人。

它是在世家大族支持下的一场有预谋、部署缜密的行动,目的就是卸了曹氏宗族的兵权,做中原的主人。

至于曹氏宗亲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以及司马懿的渊源还要从东汉后期说起。

东汉晚期朝廷斗争十分尖锐,士族豪强垄断政治资源,掌控社会舆论和资源,皇帝为了制约士族,启用宦官干政,并由此引发压迫士族的党锢之祸。

从党争激烈的朝廷到阶级矛盾深重的地方,整个东汉社会乌烟瘴气,最终于公元184年酿成历史上著名的黄巾起义。

这场规模空前的农民暴动席卷中原,朝廷号召各地募兵剿贼,从此中原陷入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分裂时代,也就是历史上的三国时代。

在此期间诞生了一大批乱世枭雄,如曹操、刘备、袁绍、袁术、吕布、公孙瓒等,后经过十余年的兼并战争,曹操击败各路竞争对手,成功统一中国北方。

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枪杆子出政权,谁的军队实力强谁说了算,毫无疑问,在群雄逐鹿的三国前半场,话语权是属于军阀的。

但随着北方统一,社会秩序趋于稳定,曹操想维护统治就必须依靠士族集团。

当时中原最大的士族集团便来自颍川,而司马懿家族与颍川士族集团、曹魏集团都有着不浅的关系。

在当时,司马懿家族是河内郡的顶级名门望族,其先祖司马卬曾跟随项羽伐秦,后投靠刘邦,被封在河内,其后人一直在当地繁衍。

其祖父司马儁任颍川太守,与荀彧、钟繇、陈群等颍川士族取得联系,其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对青年时期的曹操颇有照顾。

司马懿正是得到荀彧等颍川士族的推荐,再加上其父与曹操的关系,得以入仕,所以司马懿一开始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代表的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不过曹操也明白,士族集团的强大对其政权的威胁,因此曹操对士族采取既依靠又打压的策略,从来不让其插手军队。

曹魏镇守各地独掌兵权的都是曹氏夏侯氏宗族,士族只能在政府文官体系下运转。

而且曹操对士族的手腕也很强硬,最典型就是荀彧,荀彧在曹操时期长期任尚书令,是曹魏集团中名义上仅次于曹操的二把手,但从来没有领兵打仗的经历。

到214年曹操称魏公时,荀彧反对,曹操直接勒令其自尽,到崔琰接任尚书令后,曹操以其言辞不恭为由,将其坐罪处死。

所以在曹操执政时期,士族集团一直老老实实的尽着自己的本分,未有非分之想。

司马懿家族对此看的很清楚,在曹操前期几乎没有参与军政大事,不管是官渡之战还是赤壁之战,直到汉中之战后司马懿才崭露头角,相反,司马懿在经营与曹丕的关系上却很用心。

曹操后期,司马懿几乎整合所有河内、颍川名门世族势力帮助曹丕赢得世子争夺战的胜利。

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并逼迫汉献帝禅位,司马懿等士族集团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曹丕投桃报李,抬高士族地位,司马懿更是凭借拥戴之功取代荀彧的地位,任侍中、录尚书事主政洛阳。

同时由于曹丕取得大位是在与宗族子弟的竞争中获得,再加上不具备乃父的军事能力震慑宗亲将领,因此只能通过遏制曹氏宗族以巩固权力。

不过好在曹丕懂得权术制衡之道,大司马这一军队最高将领一直由夏侯惇、曹仁等宗亲担任。

226年,曹丕病逝,留给其子曹叡四名辅政大臣,分别是曹休、曹真、司马懿、陈群,曹氏宗亲仍然居上位,掌兵权。

但随着曹氏创一代的老去,曹家二代鲜有能独当一面之人,曹休、曹真皆是平庸之辈,士族集团得以打破军权禁区。

司马懿在这个时候成为士族集团中第一个领兵打仗,独当一面的军事统帅,曹叡也意识到此问题,所以改变曹丕打压宗室的方法。

即便是曹休、曹真接连吃败仗,也先后任大司马之职,只不过这哥俩实在不争气,分别在228年、231年病逝,司马懿得以任大将军、太尉等重职。

当然,曹叡不愿意下放军权,但曹家实在是没人了,司马懿资历老、能力强,除了他没人能独当一面抵挡诸葛亮。

239年,曹叡也因病撒手人寰,年仅三十六岁,临死前他以曹爽为大将军,首席托孤大臣,司马懿为太尉,与曹爽共议国政,辅佐年仅七岁的曹芳。

曹爽本是曹真长子,自幼成长于深宫之中,未经历政治斗争和刀光剑影,无论从哪个维度都不够格担任托孤首辅。

只是曹叡实在不愿司马懿一家独大,只能矬子里拔大个,硬生生把曹爽推上前台。

而司马懿长期担任西北雍凉军事主帅,在军队形成强大势力。

史载,曹叡临终前执司马懿之手,请求其效仿诸葛亮佐刘禅一样辅佐曹芳,言辞极其诚恳。

其实曹叡如此放下姿态,除了对司马懿抱有能力上的期许,更多的是恳求他手下留情,保证曹氏宗族皇权延续下去。

但在残酷的政治面前,一切恳求都是徒劳的。

从曹操时期的卑微低下到曹丕时期的分庭抗礼再到曹叡时期的压制优势,士族集团历经曹氏三代终于迎来翻身机会。

高平陵之变是司马懿等士族集团酝酿已久的反击

曹爽虽是纨绔子弟,但对朝堂局势还是清楚的,自己这个顾命大臣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曹家的权力维护下去。

不过由于曹爽政治根基薄弱,在执政初期对司马懿非常尊重,事事都与其商量,几乎言听计从。

但没多久就奏请曹芳转司马懿为太傅,明面上是升职,实则削夺其实权。

随后任命弟弟曹羲和曹训为中领军及武卫将军,使曹氏集团完全掌握宫中禁军,其亲信何晏、邓飏、李胜、毕轨、丁谧等人也都官居中枢,拱卫权势。同时以其表弟夏侯玄为征西将军,都督雍凉军事。

曹爽的一套组合拳下来,顺利掌握朝政,同为辅政大臣的司马懿则被架空,司马懿倒是显得不气不恼,后来干脆不去上朝,在家泡起病号。

从239年被罢官到249年高平陵政变,司马懿隐忍了整整十年,光是在家“养病”就有两年,而且病的还很像。

曹爽屡次派人以问候的名义前去试探,都被司马懿蒙混过关。

比如248年李胜到荆州上任刺史前向司马懿辞行,司马懿故意听成并州,装出一副死在旦夕的样子,给外界一种“尸居余气,形神已离”的印象,并成功麻痹曹爽,紧接着,在第二年就以雷霆手段出手收拾了曹爽。

如果说司马懿在政变前的十年里真的撒手不管,然后突然调集亲兵,搞掉了国家军政首脑,想想都觉得不可能。

其真实原因是,曹爽的一系列行为虽然让其快速独揽朝政,但操之过急,打破了曹氏宗亲和世家大族之间的微妙平衡,权力的天平向前者急剧倾斜。

这就严重侵害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于是士族们逐渐向司马懿靠拢,并愿意采取更激烈的斗争方式来巩固自身权力。

所以司马懿在朝堂“空窗期”十年里,一天都没闲着,上朝是下朝,下朝才是真正的上朝。

曾担任太尉的蒋济、司徒高柔、太仆王观等元老士族都是司马懿在朝廷内的眼线,至于朝堂,士族们控制着各个部门,并唯司马懿马首是瞻。

而司马懿则等待时机,凝聚反击力量,除了联络士族大臣,还训练了三千死士,这个任务由担任中护军一职(负责武官选举)的儿子司马师暗地培养。

史载:

“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结,众莫知所出也。”

这三千死士不是集中豢养,平日竟是散落社会各个角落,振臂一呼即一朝集结,可见司马懿准备之精细,势力之强大,真可谓十年磨一剑。

所以对于司马懿来说,太傅也好,太尉也罢,真的不重要,因为他早已成为这个帝国的影子领袖,只需要机会即可“暗翻明”。

而曹爽自以为有禁军大权便高枕无忧,打个比喻,曹爽以为自己是行驶在大洋上的万吨巨轮安稳无忧,但殊不知巨大的冰山就在眼前,表面平静的朝廷暗地里已经波涛汹涌。

其实曹爽的手段不能说差劲,其杀伐之果断颇有魏武遗风,只是他面对的对手是司马懿。

这个耗死诸葛亮、熬死曹家三代的冢虎,曾被伟人评价其谋略权变高于曹操的顶级政客。他怀疑司马懿装病卖傻,但没有人会装十年,可司马懿就做到了。

而司马懿终于在他满古稀之年等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249年,曹爽及诸曹所有宗室亲信陪同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

司马懿趁机在洛阳城内带领他的三千死士发动政变,由于准备的时间长,和士族早有默契,政变的过程非常顺利。

首先,司马懿下令关闭洛阳各个城门,并亲自率军去武库夺取兵器。

讽刺的是,司马懿在去武库的途中路过曹爽府邸,曹爽下属严世准备用弓弩射击,却被门人孙谦以“天下事未可知”阻拦,可见,曹魏朝堂早被司马懿渗透成了筛子。

接着,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率部分死士、胞弟司马孚带着府中的千余名家兵占领司马门,切断皇城内外联系。

最后逼郭太后下旨罢黜曹爽大将军之职,由司徒高柔持节代理,太仆王观占据曹羲营地,太仆王观接管曹曦的军队,并将旨意送达曹芳与曹爽。

到这里,司马懿完成了政变的一半,从夺武库到控制洛阳再到逼太后下诏,这一系列动作早有预案,行云流水,接下来就要看曹爽的态度了。

如果说兵变洛阳是可控变量,那么曹爽的态度对于司马懿就是赌,赌的就是曹爽就范回洛阳听候发配。

洛水盟誓,诛灭曹氏,司马懿刷新政治斗争下限,赢得江山,却遗臭万年

曹爽在接到太后旨意后,不敢通报曹芳,惶急窘迫下将曹芳车驾留宿于伊水之南,伐木构筑防卫工事。

此时的司马懿很清楚,曹爽有小皇帝在手,完全可以效仿祖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届时曹爽率军杀进与司马懿打起来,鹿死谁手未可知。

为了哄骗曹爽交出兵权,司马懿先后派遣侍中许允、尚书陈泰、殿中校尉尹大目等曹爽近臣去劝说其交出兵权。

同时司马懿还指洛水为誓,向太尉蒋济保证只要他肯交出兵权,爵位、待遇都可以保留。

因为一直以来,士族以儒家经义为价值标杆,是社会精英阶层和知识分子阶级,走的是上层路线,与皇室有紧密联系。

无论从君臣大义的价值观还是感情上,士族们不想把事情做绝,只要把权力握在自己手中就知足了。

此前曹丕篡汉,也没有把汉献帝怎么样,只是封他做山阳公,在其封国内依然维持天子礼仪,汉献帝最后也得了善终。

所以按照“只结束政治生命,不摧毁肉体生命”的政治传统,司马懿的洛水盟誓相当于给曹氏宗族和世家大族吃了定心丸。

而蒋济既是曹魏元老,在士族中威望也很高,在得到司马懿的保证后便主动写信劝曹爽交权。

当然,士族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大司农(掌管国家钱粮财政)桓范就是其中之一。

早年,曹爽因桓范是他同乡年长,所以对其特别礼遇,但关系不太亲近。

司马懿发动政变后,想要让桓范担任中领军之职,但桓范却带着大司农的印绶逃出洛阳城投奔曹爽。

司马懿在得知后,哀叹曹爽的智囊没留住,但蒋济却把曹爽比喻为驽马恋栈(劣马贪恋马房的草料,曹爽因顾恋家室而不能作长远打算)不足为虑。

事情果如蒋济所料,桓范到达后,劝说曹爽携天子到许昌,那里武库粮草物资一应俱全,再以天子之名调集四方兵力征讨司马懿,而且大司农的印绶在他手上,军队的粮食供应也不用担心。

对于桓范的劝谏,曹爽始终默然。曹爽的犹豫不决,急坏了桓范,可任凭如何劝说,曹爽都没有表态,在营帐内从夜里坐到天明,而最终结果是曹爽投降了!

史载:

“爽乃投刀于地曰:我亦不失作富家翁!”

桓范没想到自己磨破嘴皮子,通宵等了一晚上竟然是这种结果,气的大骂:

“曹子丹(曹真)这样有才能的人,却生下你们这群如猪如牛的兄弟!没想到今日受你们的连累要灭族了。”

从后世视角来看,曹爽的确葬送自己的前途,但如果结合其处境似乎也能想通。

因为曹爽大概率不会想到蛰伏十年之久的司马懿会有如此大的能量,依靠三千人就把洛阳城控制了,自己培植的禁军势力在强大的士族面前不堪一击。

这么多年来,朝堂的这些道貌岸然的大臣从来没有忠诚于他,司马懿的政变不仅摧毁了他的权力,更是撕碎了他作为曹氏宗族领袖的自信。

从这一刻他自己动摇了,开始不断否定自己,就算是许昌有兵又能怎样?许昌的军队和大臣就一定忠诚于他吗?

曹爽实在没有信心与司马懿较量,本来自己养尊处优,活得好好的,命运的齿轮把他推到前台。

自己本就不是喜好权术之人,想到这里,曹爽打了退堂鼓,为什么把自己搞得那么累,万一兵败就身败名裂,什么都没有了,而且司马懿保证他的荣华富贵,干脆抛却名利,做个富家翁吧!

最终曹爽向曹芳通报了太后的旨意,让曹芳下诏书免除自己的官职,陪同其回到洛阳,曹爽的心腹亲兵在得知其缴械后,纷纷离他而去,自己彻底成了砧板上的鱼。

至于曹爽,在他回家以后,司马懿便派兵士包围其府邸并日夜看守,不久以其阴谋谋反为由,诛灭曹爽三族。

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以及桓范都被灭族,牵连者五千余人,曹氏宗族势力被彻底扫灭,司马懿则完全掌握权力。

高平陵事件使原本式微的曹氏宗族势力被彻底消灭,以司马懿为首的士族控制朝政,为日后代魏立晋奠定基础。

但同时也给司马懿家族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司马懿违背洛水盟誓,诛杀曹爽三族。

这极大突破士族的道德和价值观底线,使很多为曹爽讲情的士族感受到背叛,为曹爽担保的太尉蒋济一气之下病倒,第二年就去世了。

此后司马家族不断刷新政治下限,司马昭更是当街弑杀皇帝曹髦,从此司马懿家族从士族楷模沦为臭名昭著。

东晋第二位皇帝晋明帝从宰相王导口中得知他的先祖如此卑鄙龌龊的行径后,羞愧的把脸蒙在床被里,哭泣道:

“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正是得国不正,司马家族最终遭到报应,从八王之乱到五胡乱华,再到衣冠南渡,司马政权一天也没消停过,最终司马全族被刘裕屠灭,从此以后司马氏湮没于历史尘埃中。

1 阅读:200
评论列表

小瑀说史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