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了,没有人再拍出《孝子》这样的国产剧

平分往事 2024-02-04 20:20:39

年末,北京的冬天。

35岁的乔海洋,安抚完工地工人罢工的情绪后,前往医院,听到孕晚期妻子妊高症的消息。孕晚期,妊高症危险,要住院。

刚刚安顿好,老家的妹夫打来电话,称“咱妈不行了”。

他订了晚上十点钟回老家的火车票,而十点之前,他还有很多事要做。

要去最近的母婴店,买生孩子需要准备的一切,以备早产的需要。

还要回家,把早先买好的婴儿床组装好。

六点半钟,他要赶赴一场重要的饭局——那个拖欠工程款的甲方,好不容易才答应这次见面。

直到进站时间的最后五分钟,他挤进了站满返乡行人的车厢,极为艰难地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而前方等待他的,是因为脑溢血住进重症监护室的母亲,还有守在门外等他拿主意的家人。

几乎在同一时刻,他的妻子将因为早产,被推进手术室……

这是2006年的电视剧《孝子》的第一集。

由杨克导演的36集电视剧《孝子》,改编自薛晓路的同名小说。

薛晓路这个名字或许有点陌生。但你大概知道汤唯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也可能看过李连杰和文章的那部《海洋天堂》,这都是她自编自导的电影作品。而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薛晓路正是编剧之一。

电视剧《孝子》的演员阵容,非常耐人寻味。

为什么耐人寻味?

请听这些名字,许亚军、咏梅、陈瑾、于和伟。

这部18年前的电视剧,仿佛有先见之明一般,聚集了一波“大器晚成”的好演员。他们都将在未来的十几年内,通过大大小小的角色,被新一代观众看见。

而剧中母亲的扮演者严敏求,她更为观众熟悉的角色,是苏有朋版《倚天屠龙记》里的灭绝师太。

还有扮演水灵的王乙竹,扮演范垒的赵亮。

都是脸熟名不熟的演员。括弧,好演员。

站在2024年的开头,当我重新去看十八年前的这部剧,你会惊觉,当年的那一批演员,无论角色大小,各个神韵俱佳。反观当下,简直是悲哀。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

片中饰演“大姐”水兰的陈瑾,和“大姐夫”于和伟,有一场在家中书房的戏。两个人因为屋里浓度过高的空气喷雾,先后打了两个喷嚏。

陈瑾是这样的。

而于和伟是这样的。

这不是两个演员的表演,而是故事里真真切切的两个人,在当前的环境下打了两个既好笑,又生活化的喷嚏。

就是这两个喷嚏,现在一众演员,没有人能做到。

《孝子》曾经在07、08年登陆过地方卫视和央视,但在网络化的时代,它始终没有翻红。

豆瓣评分从当初的8分出头,到现在的8.9,早已进入“优质国产剧”的行列,但评分人数,却不到三千人。

《孝子》很少被人想起,但只要跟着进入剧情,又没有一个不是感慨万千地出来。

《孝子》讲了个什么故事?

四个儿女,三个春节,两位老人,一个主题。

有人问,这部剧是讲“孝道”的吗?

不不,千万别这么说,这种说法会像那部可怕的《娘道》一般,吓退许多观众。

那么这部剧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

老年人与儿女相处的模式。

这会让我们想起另外一部大热的剧集《都挺好》,里面喝手磨咖啡的苏大强,与片中的老太太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孝子》的故事,完胜《都挺好》。

不仅仅是完胜这一部戏,而是在家庭片的领域,《孝子》之后十几年,再没有碰到过对手。

为什么?

因为06年之后的国剧,开始“泛精致化”,开始悬浮,开始离真实的生活越来越远。

我们不仅没有了能胜任角色的好演员,更极少出现贴合生活的好剧本。

什么叫“贴合生活”?举个例子。

比如说片中生病后的老太太,因为下半身瘫了,和老头一起住在老屋,接受小女儿水灵和小女婿范垒的照顾。

几十年的老邻居们来看她,老太太因为好强,本不愿意见,但出于礼节,又必须打起精神来见。

邻居们都说她有福气,遇见了这几个孝顺的好儿女。她高兴着应了,又问说街道上有什么新工作,需不需要她去帮忙。

街道的工作人员为难,安慰她说,你安心养病,等你好了,可以去管管秧歌队。

他们走后,老太太念叨,让我一个腿瘫了的人,去管秧歌队,她就没安好心!

而老爷子反驳说,那么你为什么跟人家老张说,你家孙子准能考上清华?你不知道人家孙子生下来脑袋就不大灵吗?

一切本无意,但意外碰撞出幽默的火花。这种生活的幽默,没有经历的人,不可能如此自然地付诸笔端。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整部《孝子》36集,前30集总是有一种意外的,让人可气又可笑的场面。而片中的几大段叙事,都是围绕着“春节”展开。

第一个春节,乔海洋在工地罢工、母亲病危、妻子早产三件难事中艰难选择。这是人到中年,被生活裹挟的“忙”;

第二个春节,一大家子人,父母双亲、姐姐姐夫、妹妹妹夫齐聚乔海洋北京的小家。他穿梭在各个角色之中,又面临破产的压力。而就在这个团聚的春节后,老爷子意外离世,他们送走了一位老人。

又一个春节,儿女们齐聚老屋,纪念刚刚去世的母亲。

所以说,《孝子》里的三个春节,送走了两位老人。

剧中乔家四个儿女的小家庭,也很有代表性。

老大水兰,戏曲团的名角,为了家庭和孩子,几乎放弃了自己的表演事业。丈夫在县城爬到了局长的位置,两人的隔阂也日趋严重。剧中水兰亲口说,不怕大家笑话,沈致公已经两年没碰过我了。

老二海洋,北京的建筑商,经济情况大起大落。妻子本地人,父母体面退休,帮忙照看外孙女,是典型的中产。

老三水灵,和丈夫范垒在老家双双下岗,家里的苦活累活都是这两个人干。

老四海明,留学美国的半吊子生,在故事后期才缓缓出场。

《孝子》的聪明之处,在于截了一个横切面,取了中间点。而也正因为如此,它适合全家观赏,更适合过年期间,全家观赏。

只有一点小小的提示,30集之后,每一集都让人落泪。

看到水灵哭,我就要哭。看到谢言哭,我也控制不了。

更加不能看那个“女版苏大强”,这位失去了老伴的母亲,忽然像换了一个人。但这个改变,因为它合理,所以更让人心疼。

有人感叹说,人生的两大奢求:体面地活着,有尊严地死去。

但究竟要如何体面地活,有尊严地死?这部剧有它自己的讲法。

《孝子》是一部深深扎根于生活的剧,它在讲的,始终都是真实的细节。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跟着剧情一点一点,彷佛日子会永远这样过下去。

直到急转直下,悲剧降临,我们才能明白,哦,原来生活自有它的主张,也自有它的用意。

而这,正是《孝子》的真谛——从平凡中品出那一点点,属于个人的意义。

(全文完)

平分往事,换个方式看经典。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