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有四国并存,罗贯中为何只写了三国?被抹去的一国是谁?

叫我大黑熊 2023-11-04 21:29:19

汉灵帝光和七年爆发了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该起义被东汉统治者镇压后,东汉的统治地位便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各地军阀开始拥兵自重,割据势力频出。

建安十三年,曹操、孙权,刘备三巨头在赤壁一决雌雄,曹操被孙刘联军火烧联营,打的是一败涂地。自此,魏蜀吴三分天下,三国鼎立。

但是实际情况是,当时除了我们熟知的魏蜀吴三国,还存在着一个国家他就是燕国,地处我们今天的辽宁省。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燕国并不是战国时期割雄之一的燕国,燕国的国君是公孙度。

公孙度虽然没有曹操、孙权、刘备三人的名气大,但他却是历史上的能人异士,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公孙度是奇人,那为什么罗贯中他老人家在写书时写的是三国演义,而不是四国演义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从罗贯中写这本书的历史背景说起。

元末明初,朝廷腐败,各地农民此起彼伏,军阀混战,老百姓的日子可想而知。罗贯中作为一名底层的知识分子,老百姓的水深火热他自然看得清楚,他想为老百姓说话,但是又不敢明目张胆的跳出来指责统治者,面对老百姓的炼狱般的生活,写书就成了他表达自我的最佳选择。

他之所以把东汉末年作为创作背景,是因为东汉末年同样是朝廷腐败,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像极了他生活的元末明初。

对于东汉末年时期,老百姓最喜欢的最耳熟能详的就是三国的英雄人物。于是,一本伟大的历史演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应运而生。

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初衷,是想借助东汉末年的故事,讽刺当今社会,唤醒老百姓的觉醒和反抗。

既然是小说,他选择的素材,当然必须是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由于燕国比起魏蜀吴三国,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认可度要小很多。

罗贯中经过再三斟酌,便没有将燕国作为创作背景,写进他的小说中。

随着三国演义的家喻户晓,这部优秀的历史演义小说深深的融进了人们的骨髓。所以人们也就习惯性的,甚至是想当然的认可了东汉末年只有魏蜀吴三国。

但是小说终究不是历史,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可以将燕国抹去,但是历史不会。

建立燕国的公孙度曾经一路北伐,占据了整个的辽东半岛,打出了属于他自己的一片国土。他也曾经招贤纳士,安抚流民,苦心经营,让当地老百姓过上安宁舒适的日子。

虽然罗贯中没有将燕国写入《三国演义》中,公孙度也因此未能在罗贯中的笔下让国人铭记千年,但是在历史中,燕国虽然短暂,它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2 阅读:2873
评论列表
  • 2023-11-05 10:23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三国志》而不是《四国志》,三国志不是小说吧?

    单行线 回复:
    位置太偏僻了,当时的辽东汉人很少,主要就是奚人、女真人、...是当时的异族之地了,和草原上的各个部落一样,不被中原王朝认可
  • 2023-11-05 10:52

    弄什么罗贯中啊,怎么不搞明白陈寿为啥取名《三国志》呀

  • 2023-11-05 19:49

    大哥,被火烧连营的是刘备

叫我大黑熊

简介:90后历史老师;新手奶爸;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