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着陆!嫦娥六号传来喜讯,NASA: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有两难

尖锋讲识堂 2024-05-27 16:10:05

月球探索似乎成为了今年的热门话题,月球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天然卫星,一直是人类太空探索的热点。

近期,中国嫦娥六号与美国载人登月任务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两者虽同为月球任务,但各自的进展与计划却展现了不同的状况。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嫦娥六号任务。嫦娥六号自发射以来,已经完成了三次近月制动,进入了着陆的关键阶段。

预计在6月初,嫦娥六号将会在月球背面着陆,着陆位置是月球背面南极的艾特肯盆地,这是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大撞击坑之一,保存了月球上古老的岩石,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这次任务的目标正是在48小时内完成这一区域的2000克样本的采集。

通过对这一地区的采样和研究,人类将进一步了解月壤的结构、物质组成和月球的演化历史。这不仅有助于科学研究,也为未来在月球建立基地和进行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这一任务一旦成功,中国将成为第一个在月球背面进行采样的国家,创造历史。

当然,这一任务的难度不言而喻,其中最大的挑战便是月球背面的通信问题。

通信对于任务的成功至关重要,如果无法实现实时通讯,整个任务将无法执行。历史上,人类进行的10次月球采样均在正面,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由于月球背面始终面向地球的另一侧,无法直接通过电磁波与地球通信,因此需要借助中继卫星进行数据传输。而中国自主研发的中继卫星——鹊桥二号,正是这次任务的关键所在。

鹊桥二号中继星在嫦娥六号进入环月轨道后进行了相关测试,确保了通信的顺畅,为嫦娥六号顺利着陆采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要以为鹊桥二号很容易,这一中继技术突破现在连美国都还没掌握!

此前,美国曾申请使用中国的中继星,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不得已,美国宇航局(NASA)局长才在嫦娥六号任务期间公开表示,月球背面永久黑暗(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并质疑中国的探测目的。

这一言论透露着浓浓的一股“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情绪。

不仅是中继通信技术,美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实施后还面临重重困难。

在最近的一次听证会上,NASA局长坦言,美国重返月球的计划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问题涉及到飞船和着陆器的技术难题。

首先是“猎户座”飞船的问题。在首次飞行过程中,猎户座飞船的防热材料在100多个位置意外掉落,分离螺栓出现熔化和侵蚀,电力系统也存在异常。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飞船的安全性。

其次是“星舰”着陆器的问题。尽管星舰已经进行了三次发射,但第四次是否成功仍是未知数。作为探月计划的关键,星舰的表现直接关系到任务的成败。

所以,这两个问题让美国重返月球很苦恼,这也是可能导致美国重返月球继续延期的原因部分。

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NASA不得不慎重考虑每一个细节,重返月球计划一再推迟,从2024年推迟到2025年,甚至可能进一步推迟到2026年,如果不研究新的方案,只会被中国遥遥领先。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曾经辉煌无比,人类首次踏上月球的壮举令人赞叹不已。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对月球的探索逐渐放缓。

近些年,中国在航天领域不断发力,才迫使美国重新燃起对月球的热情,探索载人重返登月的可行性。

与嫦娥六号不同,美国的载人登月任务更加注重载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通过载人登月任务,美国希望能够测试新的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统等关键技术,实现人类重返月球,建立可持续的月球基地,为未来深空探索提供有力支持。

虽然美国面临着技术上的挑战,还需要面对资金、政治等多方面的压力。但目前为止,美国仍然坚定地推进着这一计划。

按照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完成载人登月任务,结合嫦娥六号探测任务来看,从时间上,中国有很大概率会领先于美国。

总的来说,嫦娥六号和美国的载人登月计划都展示了各国在航天领域的实力和技术水平。

尽管面临不同的挑战,这些任务都为人类探索月球和宇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人类建立月球基地,进行月球资源开采,甚至登陆火星终有一天会变为现实。

5 阅读:1767
评论列表
  • 2024-05-27 17:05

    美国“重返”月球的计划的确太难了,主要是好莱坞的摄影棚拆了,所以美国无法“重返月球”了。

  • 2024-05-27 20:25

    好莱坞:有什么难的?我们的特效保证比真的还真

  • 2024-05-27 21:49

    别人要建立基地啦!你是哄农民伯伯开心。

  • 2024-05-27 21:38

    若“重返”影棚的话估计不难,“重返”月球真难,因为之前凭着科技霸主吹得有点过头了,而现在要真把人送上去,能不难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