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闻大家都看了,供销社重出江湖,社区食堂也在上马,不少人就在问这是什么意思呢?是好事么?
毋庸置疑这就是好事,下面一一举例说明。
首先往大了说,解决资本无序扩张的问题,首先摁住资本不能往民生行业无序扩张。这些行业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对平稳的物价这事相违背。曾经市场一度出现,姜你军炒作生姜。蒜你狠,资本操纵大蒜价格。前不久的动辄就是四五十块一斤的猪肉,都是资本操纵市场的结果,最终危害的都是民众的利益。资本割韭菜,老百姓买单,民众生活成本增加,怨声不断。然后怪上面管控物价不理,自己生活不易,孰不知资本在背后数钱偷笑。
还有一些产业我们几乎难以控制,比如食用油,市场上大量的外资企业霸占这个市场。
有数据显示,外资企业在我国食用油领域的市场份额占到了80%左右。现在的转基因食用油,调和油,各种各样的新产品是关乎我们食品安全,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这个方面持续地被国外市场垄断打压,我们自己的企业就很难发展起来。如果有朝一日在这一行业出现问题,我们很难应对突发带来的问题。
你看我们这么多年为什么在专注自己生产研发,就是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在关键领域尽量做到自给自足。比如航空发动机,919大飞机,航天技术,导航技术,电动汽车,特高压电力系统,航母制造,电磁弹射等等方面。因为这个世界并不太平,混蛋还是到处都是,比如芯片,光刻机,别人说不卖给你,马上就给你断货。你给他讲道理,讲规则,讲市场,讲利益,屁用没有摆明地欺负你,制裁你。除了自立自强,你能怎么办呢。
中国有句大白话,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关乎民生行业也一样,永远指望别人,并不能让你高枕无忧。
估计有人要反驳了,让他们赚钱了啊,他们会老老实实地供货,老老实实地干活。
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你去路边吃碗炒面,是给老板送钱吧!但是你不知道的是,老板用的是地沟油,资本在乎的只是赚钱。 只要能赚钱,利润够高,资本就敢冒着上绞刑架的风险,把钱给赚了。
曾经奶粉里加三聚氰胺的事难道你忘了?世界级大公司,洗发水,化妆品检测出致癌物质苯的新闻去年还在报道吧。
所以在民生行业里,控制好资本的发展,是当前很重要的一件事。而供销社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平抑物价,稳定大家生活成本,拒绝生活物资价格暴涨。
那是不是不要资本了呢?当然不是,只不过是让资本不要在伸手炒作到,菜篮子,农产品,等生活基本行业里。其他领域你还可以大展手脚啊,比如科技领域,汽车领域,金融领域,互联网,生物医药,娱乐,服务等等行业。随便你折腾,天高任鸟飞,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当然也有人问,这么一搞是不是小商店,小超市就完蛋了呢?其实这事纯粹多虑了,先给你讲一段往事,很早之前有肉铺是国营的。国营的肉铺呢,你去买肉是不能挑选的。为了公平嘛,排队一块一块卖,轮到那块买那块,不分肥瘦。比如你今天想吃肉,至于能吃到什么肉,完全凭运气,买到之后才知道做什么菜。青椒肉丝,还是红烧肉,不取决于你肉铺。所以很多人就不能接受,完全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嘛!然后就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市场上还有私人经营的肉铺,对比国营肉铺,这里的肉价格还要贵一些。
但是来买肉的人乐意不绝,原因是什么呢?很简单啊,你可以自己挑选,是买排骨还是五花肉,随便挑。我能自己决定了,当然选私营肉脯啊。这方面国营肉铺就没法比,因为他们很难做细分市场,统统一个价。你现在去看看超市卖肉的,排骨什么价格,五花肉什么价格,肥肉什么价格,标的明明白白的,要多少割多少,愉快的购物体验。你让当年的国营肉铺怎么搞这一套,得增加多少管理和人力投入啊,很难做到。
现在也一样,不管是供销社还是社区食堂,他们顶多能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服务,解决不了人性化的问题。
你说我今天想吃烧烤喝酒,请问食堂能提供烤串么?有人说可以啊,开一个夜市不就行了,这个也许可以做到。
现在很多烧烤店有人唱歌表演助兴,还有美女帅哥服务员,请问这个需求能解决么?
我今天想吃沙县小吃,明天吃四川火锅,你确定社区食堂能同时满足?
供销社距离你家三公里,你现在要买瓶饮料。你选楼下小店还是供销社?
所以你看,饭馆和小超市并不会因为,供销社和社区食堂的出现就完蛋,只不过是市场中又出现了一个新商家,新选择而已。 竞争一般都是让消费者会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和实惠。
还有就是调节盲目种植生产问题,和产品调配问题。我们在新闻上经常看到,有些地方的农民,种植的瓜果蔬菜无人收购导致烂在地里。有一次就看到一个采访,种萝卜的农民萝卜还没收,就直接把地给犁了。好好的萝卜就这样直接毁掉,记者就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做呢?
农民就说:如果我请人来拔萝卜然后卖掉,卖萝卜的钱还不够给工人发工钱。所以直接犁地,开启下一轮的耕种,损失是最小的。
听着其实好凄凉,等于他这一季萝卜种植白忙,所有的付出付之东流,但又无可奈何。
但是你去超市看一看,萝卜价格好几块一斤,农田地头的萝卜几毛钱卖不掉,这种情况每年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种类发生。 萝卜,白菜,西瓜,蒜苔,苹果,桃子,屡见不鲜。
供销社能够通过大数据,改变这种状况,让种植和销售更匹配,种植的人有稳定的收益,购买的人有合理的价格。当然有人问,这不是干掉中间商了么?这个问题请参考电商,现在基本厂家都跑去做直播了。那之前被电商干掉的中间商,好像也没有引起什么不适啊。
而且对比电商,原来实体店的衰败很多都是自己作的。比如卖衣服的不标价格,全凭老板一张嘴喊,所以逼着很多人练会了,没什么卵用的砍价技能。纯粹就是增加消费难度,最好老板含泪赚一件衣服赚了几百块,你还感恩戴德的感觉占了大便宜。再被老板鄙视一下不懂行,如同一个送钱还被人看不起。 但凡能尊重一下消费者,都干不出这样的事,在这里在鄙视一下,哪些卖商品不标价格,等你问价的XX商家。
电商可以七天无理由退货,实体店不少一锤子买卖,搞得和诈骗差不多。出了问题就是各种推脱,扯皮。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维权成本,去搞定这件事,最后事也没处理好,心情也全毁了。
如果没有电商竞争,被逼迫的实体店改变,你觉得今天消费体验会有多大提升么?
所以供销社的出现,或许能让现在的实体经济,必须进行一个好的改变呢!
让哪些农产品的中间商做一些改变,让超市也跟着提升一下自己呢!
当然上面说的都是好处,最后也说一点难处。
任何事都是这样的,不可能全部都是好的,总会有不完美的地方,那是什么呢?
说到底就是运营, 这个才是核心问题。
供销社,社区食堂开起来容易,持续地存活下去才是难题。市场竞争中,已经有那么多成熟的商场超市,电商,他们已经经过了市场的检验生存下来的。
怎么和他们竞争,然后能够盈利,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去我们还有很多国企经常都是亏钱的,高速,石油,航空等等。
如果供销社,社区食堂长期的不能自己养活自己,年年亏钱补贴,这事能持续下去呢!
供销社,社区食堂,毋庸置疑是天大好事,运营好也是一件难度不小的事。
现在不是配送吗
解决个性化需求与大众化消费的问题。
供销社出来是好事,但若是管理跟不上就会变成坏事
供销社就相当于几年前的永辉生活门店,现在竞争激烈能不能做好看实际操作!
好处之一,国有全民制职工。坏处之一,能否坚持下去。
事出有因,但走错了路,这种事就是平衡供应链上从源头到终端的各个环节的保底思维,保的主要是头尾两端,成本转移主要在中间环节,供销社自己就是最有可能产生无效成本的环节,最好的办法是把功能赋予选定的市场组织,无利不图早,尽量减少增加的调节成本,避免产生最坏的结果,成本大于首尾实际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