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旅游回来,难以置信4000万人口的乌干达,发展成这样了

私塾不凡 2024-01-29 06:23:16

1、乌干达,坐落在非洲中东部的国家,与肯尼亚东接,西临刚果(金),北邻南苏丹,南依坦桑尼亚和卢旺达。其国土面积约24.15万平方公里,与咱们广西省差不多,住着4000多万人口,有65个不同的民族,160多种语言和方言。英语和斯瓦希里语是官方语言,卢干达语在日常生活中更为常用。

2、乌干达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人均GDP仅有几百美元。超过75%的人口从事农业,工业和制造业相当薄弱。 乌干达可以说是非洲的一片绿洲,山清水秀,野生动物多,湖泊星罗棋布,水源充沛。平均海拔在1000至1200米之间,也称为“高原水乡”!

3、乌干达的气候条件堪称得天独厚,我觉得这是非常幸运的,毕竟像如此贫穷落后的国家,如果气候还不好,那可能得用民不聊生来形容了。乌干达纵跨赤道,不过海拔相对较高,年均气温保持在22至25摄氏度之间,没有四季的变换,只分为旱季和雨季。白天,穿着单件长袖或短袖外加薄外套就足够了!我在乌干达那会,到了夜晚温度下降,要盖毛毯或是厚被子。

在乌干达,由于气温并不高,很多人容易忽略防晒。白天的温度确实非常舒服,可是海拔高不说,还是在赤道地区,所以紫外线真的是很强!不像国内夏天那般炙热,人就会很自觉地注意到,而在在乌干达就算是感觉太阳不是很晒,但紫外线依然强烈无比。

4、乌干达的首都恩德培国际机场,看起来跟国内四五线城市的火车站类似。在首都坎帕拉,最高的楼是UGANDA HOUSE,除此之外的建筑都很低矮,有些老旧灰蒙蒙的。

许多道路的状况跟以前的“村村通”公路相似,中间是柏油路,两旁则是赤裸的土路,有些路段都被尘土覆盖了,分不清是硬化路还是土路了。 所以在当地最好不要穿高跟鞋,很难走路的,不要穿新鞋,没几天就黑乎乎的。带上几身舒适好看的衣服倒是对的,在坎帕拉服装店随意逛逛,你会对那些衣服的款式、用料和做工感到惊讶,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

5、在坎帕拉,出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名为Boda-boda的摩托车出租,类似于国内的“摩的”。另一种则是Texi,别误以为这是普通的出租车。Texi实际上是一种固定线路的面包车,相当于国内的“公交车”,但完全由私人运营。这些车大多来自日本的报废车,车身上还留有日语标识。在乌干达,可以说找不到一个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

坎帕拉的Texi线路的终点站都是市中心,那里设有两个主要的Texi车站,分别是Old Texi Park和New Texi Park,很简单易记。所有的Texi都是从城市四面八方开往市中心,再从市中心返回各个方向。所以,在乌干达,你无需担心迷路,无论身处何处,只要坐上Texi,最终都会抵达市中心。如果想从东郊到南郊,没有直达的车,要先坐车到市中心,再换乘另一辆车到达目的地。当然,选Boda-boda可以直达,但不太安全价格也较贵。

每次坐Texi,我都感到不可思议,究竟是怎么从Texi Park里挤出来的?里面那么挤,还能很快就冲出“包围”。我坐过Texi,里面挤了24个人,对,你没听错!就是这样一个小面包车。

6、坎帕拉动物园是看非洲野生动物的好去处,距离首都市区不远,在恩德培和坎帕拉之间,从机场去坎帕拉的路上一般会路过。那里能遇到很多小学生,是当地学校组织来参观的。值得一提的是,本地人、本国人和外国人的门票价格不一样,外国人的票价尤其高,大约是本地人的三倍。

维多利亚湖中的一个小岛风景十分漂亮,也是个不错的去处,岛上有热带雨林、原始村落。去过Ssese Island后,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乌干达的城市建真是“暴殄天物”!乌干达的自然景观宛如人间仙境,说是让人流连忘返也不过分,而城市中却到处是土路,走个半小时就全身都是灰。

7、乌干达的许多基础设施是由中国援建的,包括高架桥、国家体育场、中乌友好医院、渔场码头、外交部办公楼等。在这个国家,超过65%的生活用品来自中国,中国制造在这里随处可见。乌干达的医疗援助是由中国各省份对口支援的,乌干达就由云南省提供医疗支援,每批医疗队的医生都来自云南省的各大医院。

自从我去过乌干达之后,最大的感触是华人真的遍布全球!之前我对乌干达知之甚少,但到了那里才发现,仅坎帕拉就有2万多华人,大多是建设公司的项目人员、华为员工或在乌干达经商的中国商人。值得注意的是,乌干达对拍照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外国人。当地警察看到你在街上拍照,或两个外国人一块搭乘一辆摩的,很可能会被罚款。

8、乌干达一夫多妻制是常态,一个男人最多可以娶十位妻子。当地家庭中有十个孩子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由于当地人对避孕方面的了解有限,经常在一个孩子出生后不久,又怀上一个新的生命。 在乌干达,娶妻并不是困难的事,女方家庭不会要求男方有车或有房,也不会有丈母娘的干预。男方只要给几百元钱,就可以娶新娘了。

9、在当地,女人的地位相对较低,往往要服从父母的安排,哪怕是未来的丈夫是个老头子,她们也无权反对。还有乌干达,婚前同居的男女一般被默认为夫妻,在他们看来这是正常的婚姻关系,没有人会过多在意。更有意思的是,当地人习惯以“爸爸”、“妈妈”来称呼男女客人,得解释一下,这并非真正的称谓,而是表达尊敬的一种方式。

10、乌干达人均工资每月大约只有500元人民币,月薪上千就已经属于高收入群体。在工作态度上,很多人比较懒散,经常会出现一个人在干活,旁边三四个人无所事事在观看这的情况。而乌干达的女人工作之余,还要负责所有家务活儿。值得一提的是,她们在拿较多或较重物品时,习惯于用头顶承担,几十斤重的东西也不在话下。

11、乌干达的卡拉莫贾人,无论男女基本上不穿衣服,女的有时仅在下身围一块兽皮,而男的和孩子则一丝不挂。如果有人穿上衣服,被看见后,衣服很可能会被当场撕碎。 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在乌干达,不要用左手握手或传递物品,也不宜轻易问他人的私事,当地人对这非常看重,不遵守可能会导致不愉快的后果!

12、乌干达人的肉食摄入相对较少,并非因为不喜欢,而是因为经济条件所限,毕竟月收入五六百元,只有在节假日或刚发工资时,才会买肉,有点奇怪,当地猪肉的价格甚至高于牛羊肉。黄瓜在乌干达是高档瓜果,一般中产和富人才会买,苹果在乌干达属于进口水果,价格也贵,不过热带水果种类倒是很多也便宜。还有芒果酱、番茄酱、热带水果混合果酱等等,保质期30天前后,味道真的是超好,我很久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果酱了!乌干达的酸奶特浓好喝,口味分类多,都是大包装、大瓶装。

13、乌干达的主食包括香蕉饭、米饭、饼、牛肉酱、豆酱、土豆、西红柿和茄子等。其中一种名为Matoke的绿色香蕉,个头较大,5毛钱能买两三斤这种香蕉,不能生吃,得蒸熟后食用,也可以烤或炒着吃。西马,是一种由木薯粉和玉米面煮成的粥,看着有点像印度的“糊糊”。

14、乌干达经常会停水停电,大多数普通家庭并没有自来水供应,得扛着大桶到公共水管处取水,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 我有幸住过一户当地人家中,这让我得以真正体验当地人的生活!这家人在当地算是富裕之家,所谓的“富裕”,在这里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他们家不用自己去提水,家里有稳定的自来水供应。每次洗澡时,会给我准备两个桶水(一桶热水,一桶凉水)、一个塑料杯子,一盏便携式小台灯,因为洗澡间没有灯,洗澡是用杯子舀水浇在身上。

另一方面,这家人的饭菜能做到半个星期不重样,这在当地是非常罕见的!毕竟乌干达食物的种类和做法少的可怜。更让我感到幸运的是,这家人讲究卫生,每天洗衣服,每周更换床单。

15、在坎帕拉,Nakumatt属于本地大型超市,位于Garden City隔壁。每次进入超市前,都会经过严格安检,安保人员都是荷枪实弹!他们会打开每一个包、每一个拉链,检查里面的物品。这让我突然觉得国内的安检扫描仪是多么高端!

另一个超市叫做Game,算是当地较为高端的商场,很多当地的白人家庭也会光顾这里,可以看到许多白人小朋友,而在坎帕拉的街道上,白人少之又少。 在乌干达首都还有华人超市,里面有各种国内的食物和日用品,货物种类相当齐全。此外,还有东北菜馆、南京饭店、长城饭店、重庆酒家等中餐馆。

16、在乌干达,在城市也好,农村也好,当地人很少买房子。有钱之后,更喜欢于自己买土地自行建房,一旦买了土地,就有了永久的使用权。

17、乌干达的货币是乌干达先令,上面印着乌干达的风景名胜,维多利亚湖、山地大猩猩,以及非洲大陆的其他美景,看着挺漂亮的也有些特色。传统文化上,乌干达人崇尚鼓,将其视为吉祥、崇高的象征。在通信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鼓声传递信息,在丛林中也能通过鼓点的不同、节奏的变化来判断发生了什么事情。乌干达的公众节日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大圣诞节,另一个是开斋节。

18、乌干达大部分人的头发天生是毛茸茸的小卷,所以未成年人无论男女几乎都是寸头。成年女人的长发,不管是直发、卷发还是满头的小辫子(“脏辫”),大多是接发得来的,而非天生的头发。

19、乌干达人的平均寿命较短,仅有40多岁。这主要是由于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较差,很少有人能活到70至80岁。乌干达有很多人酗酒,收入不高,但在酒水上的花费却不心疼。当地的酒主要是用香蕉发酵制成,本地酒价格便宜,当地人很喜欢喝。

20、谈到教育,乌干达的教育与许多国家有所不同。乌干达的小学共有七个年级,通常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级。令人困惑的是,这里的小学生们没有自己的课本,只有老师有课本,学生们上课时只能靠一个练习本。老师的上课节奏也很松散,有时甚至会在课堂上唱歌或与其他老师聊天,对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并不太关心。课堂的最后二十分钟一般是用来让学生们抄写黑板上的内容。

乌干达的学校作息时间,上午的课程从7:30开始,一直到下午13:00,中间只有在10:30至11:00有半小时的课间休息。下午的课程从14:00开始,16:00放学。 在课堂上,学生们用的铅笔是由学校发放的,下课后需要收回,学生自己没有铅笔,削铅笔用的是最基础的刀片。我从国内带来的转笔刀和自动铅笔,这里的学生们之前从来没见过,都表示用起来好方便!感觉好高端!

2 阅读:506

私塾不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