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逝世:毛主席无法参加追悼会,邓颖超公布遗嘱,看着直掉眼泪

凡人侃历史 2022-11-10 15:50:52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中国人民敬爱的周总理在北京解放军301医院与世长辞,享年78岁。

在周总理病逝十几个小时前,他的病情报告持续不断送到中南海毛主席住处。在生活秘书张玉凤的帮助下,毛主席详细批阅一份又一份病危报告和治疗、抢救方案,他要求医疗小组尽最大努力延长周总理的生命。

毛主席自己身体也很不好,但他早已指示警卫局副局长张耀祠要守在医院,周总理病情有任何变必须第一时间告知他。毛主席当时说话行走都非常困难,尤其吃饭是一个大难题,很难自主拿起筷子进食,严重时要靠着鼻饲。

即便这样,毛主席还在关心着周总理的身体情况,实在令人感动。周总理病逝后,张耀祠第一时间来到毛主席住处,不巧毛主席正在休息,他便告诉值班护士孟锦云,要求在毛主席醒来后找一个合适机会告知,但当天必须汇报。

孟锦云含泪点点头,下午3点毛主席醒来,他吃过饭不久中央派人送来周总理讣告清样。孟锦云看到毛主席精神状态还算可以,就决定告知周总理病逝的消息。跟之前一样,毛主席吃饭后一般都会让孟锦云给他读报。

孟锦云先是读了一篇新闻报道,清了清嗓子后,拿起那份讣告清样,忍着巨大的悲痛开始朗读: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久经考验的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同志,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在北京与世长辞……”

坐在沙发上的毛主席起初是闭着眼睛倾听,只见他先是眉头一皱,紧接着突然睁开眼睛,看着孟锦云,似乎是没有反应过来“与世长辞”是什么意思。不一会儿,毛主席明白过来,他之前多次接到周总理病危的报告,对于他病逝这一天应该早已心理准备。

毛主席对孟锦云点了点头,意思是自己知道,又慢慢闭上双眼。紧接着,孟锦云看到毛主席眼角边泪水流了出来。孟锦云非常难受,也跟着哭起来,她是一边哭一边读完周总理讣告清样的。

整个过程毛主席没有说一句话,任凭泪水默默流淌,到最后更是失声痛哭……毛主席和周总理之间的友谊超过半个多世纪,他们携手创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如今并肩作战的战友走了,这对他无疑是一个极为沉重的打击。

反观周总理,他真正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甚至把自己的遗体都捐献出去用于科学研究。1972年5月12日,保健医生张佐良为周总理进行每月例行的尿常规检查。

就是在这次检查中,张佐良发现了异常,后经过众多权威医学专家会诊确定周总理患上了膀胱癌。周总理确诊患癌后,叶剑英非常着急,他向医生详细了解病情后,第一时间向毛主席汇报,建议安排周总理立即接受手术治疗。

毛主席将仔细看完报告里医生的诊断单,久久不发言。据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回忆:“当毛主席看到报告里‘确诊为膀胱癌’的字眼时,他的心情是那样沉重,这种沉重的心情反映在他平时很少出现过的异样严肃的紧皱着眉头的脸上。”

但是,对于医生提议立即对周总理进行手术,毛主席不是很赞成,还要求这件事必须对外保密,还批示:防止扩散,注意营养和休息。毛主席说:“开刀容易扩散,有危险,是否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用中药来控制病情?

自从患上膀胱癌后,74岁的周总理一再要求身边工作人员,必须告诉他的病情进展,他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尽管邓颖超、秘书、侍卫等人一再劝说周总理多休息,可他依旧忘我工作。

据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传》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起初,保健医生并没有将确诊结果告诉周恩来。周恩来心中已经明白,但他在配合医务人员治疗过程中,也不去‘点破’这件事,仍像以前一样没日没夜地工作。”

然而,病情进展的速度超过所有人想象。1973年1月13日,周总理又是一晚上熬夜工作,早晨6点临睡前去小便结果出现了尿血现象。张佐良得知情况后非常着急,他第一时间把情况向周总理医疗小组组长吴阶平报告。

吴阶平等人一致认为周总理病情到了必须要进行手术,于是提出让张佐良立即向叶剑英汇报。在接下来一个多月时间里,周总理尿血持续加重。叶剑英心急如焚,他指示张佐良给他准备一瓶周总理尿液样本。叶剑英拿到尿液样本后,利用一次陪同毛主席接见外宾的间隙,亲自展示给毛主席看,并详细汇报周总理病情。

毛主席没想到周总理病情进展如此之快,他批示同意进行手术。但是,直到1973年3月10日,周总理接受了第一次小型手术。这次手术效果颇为明显,尿血现象消失,尿色也呈现透明正常状况。

第一次手术过去不久,周总理又投身繁重的工作中。当年10月,周总理病情突然恶化,恶性肿瘤再次复发,加上原先患有心脏病,结果又出现了尿血现象。医疗小组提议周总理立即接受第二次手术,可他还拖到次年3月才接受手术。

然而,第二次手术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尿血现象更加严重。时间来到1974年4月,周总理的病情更加严重,有时走路都走不稳,更难受的就是排尿特别困难。由于恶性肿瘤成长速度太快,恶化、溃烂时出血量大增,造成大量血液在膀胱里凝结成块,结果堵住了尿道内口,使得排便极其痛苦。

为了顺利排尿,周总理经常用力晃动身体、扭腰等方法,目的是把堵塞在尿道里的血块移开。卫士张树迎对此记忆犹新,他晚年回忆时说:

“总理不断尿血,可常常因为凝固的血块堵住了尿道口,总理尿憋得难受,可怎么也排不出来!痛得他在地上翻过来滚过去,我们站在旁边,急得掉泪,却一点帮不上忙!谁知歪打正着,因为翻动,血块移位,总理倒能排出尿来了。”

从此,周总理办公室里都会摆上一张木板床,“总理不能排尿时,就让他躺在床上左右翻滚,以达到能排出血尿的目的。”即便身体情况如此糟糕,周总理还是坚持工作,这让身边工作人员无比着急。

周总理当时工作有多忙呢?据《周恩来年谱》中记载:1974年1月至5月期间,周恩来的实际工作量为每日工作12至14小时有9天,14至18小时有74天,19至23小时有38天,连续工作24小时有5天。此外,从3月中旬到5月底的两个半月内,除日常工作外,共计参加中央各种会议21次,外事活动54次,其他会议和谈话57次。

换句话说,患癌的周总理一直在拼命努力工作,期间输血很频繁。眼看病情越来越严重,周总理在邓颖超、身边工作人员等人的强烈劝说下,向中央提交了请假住院接受手术的报告,毛主席批示同意。

1974年6月1日,周总理离开了生活26年的中南海西花厅,住进了位于北海公园西侧的解放军305医院。或许不知道何时再回西花厅,周总理决定跟亲人吃一顿饭。当时侄女周秉德正在读书,每周末放假都会回西花厅。

据周秉德回忆,周总理住院前两天她接到邓颖超的电话,让她5月31日回西花厅吃饭。周秉德描述这顿饭的经过时说:

“伯伯吃得很少,放下碗筷,他没有离席,好几次为我夹菜!余光中,我发现伯伯一直在看我,那眼神显得格外温柔、亲切。这在过去是很少有的,往日他吃饭总是很快,无暇聊天,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与西花厅的工作人员会餐,他也总是第一个离开,一是为了让大家不拘束、多吃点,另外他的确太忙。”

饭吃完后,周总理告诉周秉德明天他将去住院。起初周秉德还颇为高兴,“心情真像少年儿童过节,由衷地高兴。伯伯难得肯抽时间去住院,他只要好好睡觉‘充充电’。”周秉德哪里想得到,从这时开始,周总理生命进入倒计时,而他跟毛主席见面的机会则却屈指可数。

从住院当天接受第一次大型手术,到1976年1月5日最后一次最手术,周总理前后接受大小手术十几次,这意味着平均40天左右就要接受一次手术,这对他的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何况癌症不断转移扩散。

即便这样,周总理还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医院病房旁的会客厅就是他的办公室,他在这里批示一份又一份重要文件,接见一批又一批客人。有时有重要外宾来北京访问,周总理不顾病重坚持去人民大会堂参与接见。

周总理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决定要贡献自己最后一点力量,他多次医疗组成员说:“你们一定要把我的病情随时如实地告诉我,因为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个交代。”在邓颖超眼中,周总理一直跟疾病“苦斗”。

吴阶平也说:“本来治病是很不容易的,放下了工作算是住院了。他好像在那里治病,可是他脑子根本就没离开过工作,一会一个问题,都是工作。”1975年10月24日,周总理又接受了一次手术,这次手术后他再也没能从病床下来。

两个月前周总理被确诊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这次手术过程中,医生发现癌细胞已经扩散全身,盆腔内临近器官、腹腔内脏,甚至头脑中都发现了恶性肿瘤,已经无法继续医治了。

时间来到1976年1月,周总理生命进入“油干灯草尽”的地步。1月5日晚,周总理接受了生平最后一次手术,医生给他手术解决大便不通畅问题,将肠道里的残渣清除出去。手术一直持续到深夜,邓颖超等待次日清晨,可周总理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眼看周总理不知道何时再醒来,邓颖超在工作人员劝说下回到西花厅休息,未曾想她未能跟周总理见最后一面。1月7日晚11点,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的周总理醒来,他认出病床旁边的吴阶平,于是用微弱的话说:

“吴大夫,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

这是周总理留在人世的最后一句话。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总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医生在抢救时通知了邓颖超,可她感动病房时周总理身上已经被盖上了崭新的白色床单……

邓颖超大哭起来,只见她缓缓走到病床旁揭掉壮胆,紧接着弯腰轻轻吻了一下周总理额头,哽咽着说:“恩来,你走了,我再也见不到你了……”很快,中央领导同志都来到医院,在病房隔壁的会客厅里,邓颖超公布了周总理的遗嘱,共三点:

一是、不保留骨灰,火化后撒掉;二是、自己后事处理不要特殊、不要超过任何人;三、不要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周总理还在关心他人,实在令人泪如雨下。邓颖超自己则表示,自己对周总理的丧事没有任何意见和要求,一切都由组织决定。邓颖超话音刚落,邓小平、李先念等人纷纷表示反对,大家一致认为遗体告别仪式、追悼会都要举行,骨灰是否撒掉请毛主席批示决定。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本文开始那一幕,毛主席失声痛哭。当中央送来周总理悼词讣告时,毛主席坚持要自己批示。张玉凤回忆说:“由于他的身体过于虚弱,两只手颤抖,已经没有举起文件的力量了。为了满足老人家那艰难的阅读需要,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帮他举着书或文件。”

对于中央政治局关于周总理的葬礼安排,毛主席批示尊重周总理生前要求骨灰撒掉,但遗体告别仪式、追悼会都要举行。根据葬礼安排,周总理追悼会将于1月1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

周总理遗体告别仪式举行时毛主席没有到场,所以都有人都有一个期待,他能参加追悼会。时间来到1月15日午饭后,毛主席坐在沙发上休息,张玉凤对周总理无比尊敬,她无比希望毛主席突然决定参加追悼会。

眼看周总理追悼会举行的时间越来越近,张玉凤实在忍不住了,她小声问:“主席,总理追悼会马上开始了,您去参加吗?”毛主席听后,脸上露出无比悲痛的表情。只见毛主席一只手举着还没放下的文件,另一手吃力地拍拍了腿。

沉默良久后,毛主席对张玉凤说:“我也走不动了。”就这样,毛主席没有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这是一个遗憾。周总理追悼会结束后,骨灰撒向祖国山川大地,分别是:北京上空、北京密云水库、天津海河入海口、山东滨州黄河入海口。

周总理病逝后很长一段时间,毛主席都没有从悲痛中走出来,脸上很少露出笑容。毛主席更没有想到,朱老总很快逝世了,而他自己在当年9月也与世长辞。一年之中,三位新中国伟人逝世,举国悲怆。

周总理已经离开我们46年了,可他在国人心目中依旧有崇高的威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丰功伟绩代代相传,您永远活在人民心里。50多年的革命生涯,26年的总理重任。周总理早已成为一座丰碑,他所开创的事业如同一棵参天大树,早已枝繁叶茂,这盛世一定如他所愿。

1 阅读:120

凡人侃历史

简介:本号运营者:历史李老师,给你分享有意思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