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贫走四方,富了不回乡

开扯吧 2023-06-07 23:22:44

昨天我们讲了海盗头子王直,明朝倭寇的故事。故事讲完了,但是里面留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嘉靖皇帝死活都不愿意,让沿海经商,做海上贸易。

哪怕促进了经济发展,提升了百姓收入,增加海关收入,提升大明国际影响力。这么一大堆的好处的情况下,还是要剿灭王直,和海上贸易集团呢!

这个问题我是想了很久都TM想不明白,因为按照现在人的思路,这玩意完全不真正啊,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后来我看到一个词,豁然开朗,这个疑惑终于找了答案,而且我们现在生活中的很多郁闷的问题,也都能找到根源了。

对,今天我们要讲一个的一个词,农耕文化。

在农村老人常说“穷不走亲,富不回乡”。特别是富不回乡这句,包含这多少人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实用大实话。你可能会说了,这就是一句农村俗话而已,你看西楚霸王项羽还说过一句话,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呢。

对吧,混好了就得回家给乡里乡亲得瑟得瑟,要不然谁知道我是人中龙凤呢!

我们先不说这两句谁对,谁错。这里先解释一个概念,我们现在说的富和项羽说的富可能不是一个概念。

现在的富解释很简单,有钱就是富,富婆,有钱的妇人。富翁,有钱的老人。富豪,有钱的中年人。

而西楚霸王项羽所指的可不止是有钱,是混的好大富大贵,还包括权贵,社会地位。他已经是所有诸侯王里最大的一个王了嘛,天下第一的霸主,所以叫霸王。

这下你理解了吧,我们汉语文化用词,用字是很精准的,你在外面混的有钱,富有了,不要回乡。

如果你混成了权贵,进入了统治阶层,回乡是没有什么毛病的。如果你还是理解不透彻,我们举个例子,中国古代有搞科举选拔人才,如果一个村子里出现了一个秀才,或者谁家中了进士,这是不得了的事情。

当地的士族豪绅,地方官,官商两界,都要登门送礼道贺的。包括家族的族长,都得忙前忙后张罗,欢迎仪式。接待四方来道贺的,达官显贵,亲朋故友,亲戚邻居,社会人士。

但是你回头想想,这学子就是中了一个进士。不是公司办的好上市了,生意做的大变首富了,为什么搞这么大阵仗呢!

根本原因就是,这小子进入了统治阶层,进入朝廷体制了,吃皇粮了,这叫权贵。大家巴结的是权贵,比钞票重要多了。

这种文化一直流传到前几年,大学生能分配,还有机会进入体制,含金量还很好的时期。你再去看现在,就算你们村出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村里的有钱人,村长,也不见得兴奋到那里去。

这顶多是给村里长长脸,证明这个村里还是有人才,有聪明人的,族人的荣耀。但是跑来巴结这事,基本不太存在。这倒不是道德提升了,为人公正之类的品德问题。

而是就算,你小子清华北大毕业,大概率的也不过是一个打工族,找个好单位上班而已,多另几千块的工资。 就算进编制,如果没有背景多半也是一个普通的办事员。说句不好听的,你手里的权利还不如村长。

所以你说,他们有什么理由来巴结你呢?

而且你以后办事,十有八九还得求着着他们,社会地位显而易见。

项羽要返乡得瑟,那是可以理解的,其他人人都要匍匐跪拜,巴结。人家西楚霸王是最大的权贵,到哪里都吃的开。

可是如果你是富豪,有钱人返乡,那就悲催了。在农耕文化的体系里,村长是大爷,你村民混的不管多有钱。你还是一个草民,懂么,还得归我管,这一亩三分地,大爷我说了算。

你想在家乡这片办个什么事,规矩手续,我来定。你只要不配合,我一句话,就能让你什么事都办不成。这还算好的,如果不服,后果更严重。

这里就不举例子了,你去搜,很多有钱人在外赚了钱。心系家乡,造福乡亲,没背景,没靠山。最后钱也搞没了,家乡人也得罪了,企业也黄了,背一身负债的。心灰意冷,远走他乡,从零开始,忙活半辈子,又开始打工。

最后证明一件事,老人说的对,富不返乡。

几千年儒家教育下的农耕文化,就是这样的。整个村子是一个稳定的结构,几十年,几百年,上下结构都没变过。地主的儿子是地主,村长的儿子是村长,养牛人的儿子还养牛。

几辈人,是几十辈人就这样的生活在这个村子里。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也从未觉得有什么需要改变的,世世代代都这样生活过来的。 所以现在不是有一句话么,以前都这样过的,就是对的嘛,有人提出质疑了。

这种人你不用想,只有两种结果,妥协回到原来的生活结构里。要么被赶走,你是一个异类,不要在这个村子生活了。

所以你会发现,这种儒家教育下的农耕文化,根本就不需要创新。要的就是 世世代代的一成不变,既没有对创新的需要。而且充满对创新的恐惧,因为万一创新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呢,所有人都怀有一种对不确定的不安。

现在你去看看很多老年人,看到年轻人穿个新奇服装

,奇怪的发型,做个什么美甲,都难以接受。马上帮你改回来,让你回到他们认为的世界里。他们不接受自己生活里出现这些不应该有的东西。

对比商业文明,他们要经商,他们要赚钱啊。一个企业商家,不更新就要死啊,你看看现在耐克,安迪运动鞋。一年恨不得出好几个新款,款式不停的更新,没有说出了一个爆款之后,不更新,企业就靠这一款卖活下去的。

包括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的快,来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把钱赚到手。

社会逼着你去创新,不得不推出更好的产品,性能更好的产品,企业家在创新的路上是停不下来的。

你看,这就是两个不同文明的差别,商业文明是合作大家共同创造成果,然后分享利益。

比如我们前面讲的海盗,海盗抢劫之前先说好,打劫成功每个人分多少,每个人都具体负责哪些工作。现在话讲,这是一个团队。

农耕文明不一样,自给自足,农业相互协作的需求商业那么强。有种子,有工具,一个人能种,两个人也能种,一千个人一样种。可是海盗你让三个人去打劫一艘商船试试,轮船都不能正常运作,船都开不出海,你还打劫个屁啊。

现在我们解答上期留下的疑惑,明朝为什么放着利益不要,一定要去剿灭海盗王直。因为嘉靖就是个村长,他看不上王直这个新事物,而且他也不在意那么点钞票。 没有你得贸易,我田一样种,日子照样过。你就是村里要个普通的草民,不过是在外面混出点名堂,有什么了不起的啊。

你家人还攥在我的手上,关在大牢里,我一句话,就能决定生死,懂么。根本就看不起你王直,根本逻辑就是这个。

而且你经常还看到有一些村长,欺男霸女了,村里欺负人家孤儿寡母了。有的人被欺负了,也没地说理了,告状被揍了等等。背后的都是一个逻辑,比如以前村里如果两家闹矛盾,古代一般都是怎么处理的呢。是找来村里一帮德高望重的人,村长啊,士绅啊,民团长,共同商议出一个方案,然后矛盾双方接受这事就算完了。

王法在这里没有这些人好使,说白了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明文律例,都是他们说了算。所以强抢民女了,欺负寡妇了,很多都是给钱了事。不识抬举,就整你,揍你,在正常不过。

有没有一种大彻大悟,是不是很多难以理解的时情,似乎马上找到原因了。

随着发展全村人,都为村里地主打工,成了长工,短工,佃农,养马的,做饭的,管家,教书的。

不想写了,如果你商业文明的思维,去看农耕文化的故事,感觉哪里都不对劲,不可思议。但是如果你理解了农耕文明,再去看农耕文明的故事,一切都合理多了。

最后推荐一部电视剧《白鹿原》,很多人都看过。以前觉得这就是一个黄土高原上农村大家族故事,今天发现是我想简单了。

这就TM活生生的儒家教育下农耕文化的范本,白家,鹿家,你看看他们家的子孙是普通人吗?   长工鹿三的儿子,黑娃娶了举人家的小妾,权势不承认,刁难小两口,把他们赶出村子。  鹿子霖、白家族长儿子白孝文,都去找个他们看不上的女人睡觉,欺负一个苦民的女子。

不多讲了,你们有空自己去看,这部电视,绝对不是简单的故事片,是一种几千年生活方式的循环展示,太悲催。

最后讲一段话,母弱出商贾,父强出侍郎,族强留原籍,家贫走四方。  尤其最后一句,看看黑娃就知道了,在外面混的好好的,这哥们非要回来。

最后被村长儿子玩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黑娃,小娥这两悲情口子,被白孝文玩弄于股掌之间。

没怎么看过原著,凭感觉电视剧很可能收敛了很多,原著或许比这个看了更让人难受。

家贫走四方,富不回乡,儒家农耕文化下,古人经过多少教训得出来的经验,希望能理解。   并且理解什么是儒家教育下农耕文化。

4 阅读:525
评论列表
  • 2023-06-09 20:35

    因为赚钱活换个地方就亏本,如果在老家能弄起来就不用走四方了[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