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工部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5%,涨幅较2月扩大0.3个百分点,超过市场预期。这一数据引起了市场的恐慌。很多人都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悲观。
所谓CPI,简单一点来说就是人们的生活成本相比之前高了还是低了。比如说去年一个普通人吃饭喝酒坐公交车,一天要花100块钱,那么今年CPI涨了3.5%,这就意味着他过同样的生活,一天要花103.5块钱。也就是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CPI上涨是坏事吗?并不完全是。如果人们工资的上涨程度比CPI程度高就行,就比如说虽然每天生活成本多了3块5,但是收入多了5块。事实上生活水平还是比以前好了的。
就像中国,二十年前买根冰棍一块钱,现在要花五块钱,涨了五倍。但是工资从一千块涨到了一万块,涨了十倍。那么大家其实能吃的冰棍就更多了。
但是美国现在不太一样,生活成本增加了,但是很多普通人的收入水平其实却下降了。这不就生活质量下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嘛。
CPI数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联储的经济政策,比如说是否加息。CPI高了,美联储倾向于维持较高的利率,利率高了市场上借钱的人就少了,于是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就会下降,物价也就相应下降了。
当然这是理想的场景,实际运行中还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美国事实已经进入了一个较长期的货币政策失灵的阶段。美国人自己也没啥招。
在此之前,很多人预期美国6月会降息。但是从历史上来看,这个预期是有点过于乐观了。
我们可以看到,从1990年后,美联储一共经历了4轮完整的加息周期:
第一轮加息历经12个月,美联储加息7次,加息幅度为3%;
第二轮加息为11个月,美联储加息6次,加息幅度为1.75%;
第三轮加息经历24个月,共加息17次,加息幅度为4.25%;
第四轮加息周期经历36个月,共加息9次,加息幅度为2.25%。
现在是第五轮,从2022年3月开始,到现在24个月了。这个如果与第四轮加息周期比较的话,还不算长。
最主要的,美国近几年的加息,对美国经济的改善作用非常有限。美国的国内矛盾还是挺突出的。
所以悲观一点说,我们最好两年内都不要预期美国加息。
但这对中国来说,有多大问题呢?其实没多大问题,很多研究者是出于历史惯性,而更多的人是盲目跟风。
美国加不加息,引起世界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他是世界货币,影响到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津巴布韦币就没有这个烦恼,没人关心津巴布韦加不加息。
所以美元对世界的影响,就像人民币对中国人影响一样。前一段时间国家给当年利率买房的那批人降了利率,很多人一个月少还了一两千块钱,压力就大大减轻了。而较低的利率也让很多人贷了款,客观上也刺激了消费。当然会有很多人说银行天天打电话说年利3.6%单利他都不贷的。这种人有,但是贷了的还是不少的。这些人拿着贷款的钱买东西,经济就活跃起来了。
美元对世界的影响也是这样,美元一加息,很多国家借的美元要还的钱就多了。于是经济压力就大了很多。那么能不能选择不还呢?在中国,不还可能也就当个老赖。但是欠了美国人的钱不还,美国的航母还是可能开到家门口的。
这个机制差不多从二战结束之后,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就开始了。但是现在对于中国的影响,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大了。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工业能力发达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加快了。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越来越不需要美国和美元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美国碍眼就更好了。也就是张麻子说的:“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喜欢本文的话,欢迎关注活在信息时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