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金仙!斗战胜佛!为什么说上了灵山的孙悟空是一场悲剧?

躺友阿Q 2024-03-05 12:14:09

咱们接着说《太白金星有点烦》这本马伯庸的小说,除了这本书我也看了许多人的暗黑向解读。上一期说的是我在读完小说后对唐僧的理解,这一期我们聊聊大徒弟:孙悟空!这位我们从小到大心目中的英雄。

阶段一:无拘无束的童年

都说猴子是女娲补天的神石在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的花果山吸收天地灵气诞生的石猴。那时候的猴子不知道生死、不知道善恶,和猴子们一起嘻嘻娱乐。都说人之初性本善,在四圣试禅心那集猴子也说自己不懂人间的情爱。《太白金星有点烦》这书里说:要想修炼到金仙境界,要自己忘却因果,不沉情念。可以说猴子一生下来就是这种“金仙心境”。只是猴子不知道的是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

阶段二:出海寻仙,误入棋局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猴子受到了通臂猿猴的指引外出寻仙。一路上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开始有样学样。这里猴子见到了世事烦躁、红尘因果,也就和一开始的心境产生了区别。

在拜师菩提老祖这一部分,《太白金星有点烦》这本书里还写了一个脑洞。那就是猴子拿到的是菩提祖师的外门弟子身份,而这个身份是通臂猿猴(这个如来所谓的混世四猴)为了报答猴子的恩情从菩提祖师门下弟子交换来的名额,而这个名额原本是属于六耳猕猴的。悟空和六耳猕猴的恩怨也是在这一刻展开的,如果拜师菩提的是六耳猕猴,他能不能有慧根得到菩提老祖的真传?如果得到了,那么去西天的会是他还是灵明石猴?

有阴谋论说:猴子是佛祖培养好的。在《太白金星有点烦》里,佛祖钦点的取经人也就是唐僧和猴子两位。可以说,猴子从出海寻仙就进入了佛道两家至高人物的棋局之中。至于猴子和六耳的故事,或许不重要了,只要入了棋局,就注定会有一个“悟空”成佛,是“六悟空”还是“孙悟空”或许对于大佬来说并不重要。

阶段三:五行山下心已死,悟空反而最痛苦

大家都知道,原著小说里孙悟空和太白金星的关系是不错的。有人解读说:太白金星和佛道两家势力关系都好,所以和猴子关系好。有人解读说:太白金星邀请猴子上天,又给猴子尊重所以关系好。《太白金星有点烦》是以太白金星为主视角,通过几次猴子和太白金星的对话阐述了猴子的故事。

《太白金星有点烦》小说里,太白金星一心想要在修行路上更进一步,达到金仙境界。而已经是金仙的孙悟空这样说:“你如此做派,想必还没修到太上忘情的境界吧?我教你个乖:超脱因果,不是不沾因果;太上忘情,不是无情无欲。”但是当太白金星闻起来,猴子又只是摆了摆手:“莫问莫问,还得你自己领悟才好。不要像我一样,太早想透这个道理,却比渡劫还痛苦呢。”

《太白金星有点烦》又借凌云渡,悟空成佛之际再次表述了观点。孙悟空和六耳猕猴还真是一体两心,但是不是孙悟空想要佛祖手上的编制、也不是想要惩戒一下那个无能的师傅。而是指:孙悟空和六耳真的是一体两心,他是被镇前愤怒的我,我是死心后苟活的他。

在五行山面对无期的时候,孙悟空的心就已经死了,在凌云渡抛去肉身的时候,猴子彻底抛下了自身的棱角。小说里说:在无底船头的孙悟空,如同褪去了一层色彩。冷峻厌世的神情消失了,双眸也不再闪着讥诮与锋芒,眉眼间变得慈和,不见任何棱角。

2 阅读:21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