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赏析薛宝钗百宻一疏弄巧成拙卖弄反成难堪

咱一起伴读红楼 2024-03-04 17:19:07

第二轮点戏贾母还是命宝钗先点。宝钗点了《醉打山门》。说鲁智深酒醉时,在山门大闹,把庙门打垮了,智真长老打发他离开五台山。折子戏名叫《山门》或者叫《醉打山门》。宝玉嫌她点热闹戏,说只好点这些戏,薛宝钗便叫过来宝玉,讥讽宝玉沒有见识。宝钗道:你白听了这几年的戏,不知道这出戏的好处,排场好,词藻妙。(其实未必,恐怕薛宝钗也是言不由衷)宝玉道:我从来怕这些热闹 。薛宝钗一边否定《山门》是热闹戏,一边投宝玉所好,给他讲这出戏有多么精妙,从韵律和词藻的角度说戏中一支《寄生草》妙极了。宝玉一听就上套了,他就想知道,宝钗就为他背了出来。

宝钗便念道:慢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宝玉听了,喜的拍膝画圈,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林黛玉道:安静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倒妆疯了。

黛玉这一句即景的俏皮话,泼了宝玉一身醋,弄的宝钗一腔酸。

薛宝钗说者未必无心,听者肯定有意。薛宝钗讥讽宝玉白听了这么多年的戏,要论听戏,贾母和宝玉的兴趣完全相同。贾母听了薛宝钗的讥讽,虽然表面上没做声,却不可能不往心里去。于是她对薛姨妈说自己被这种热闹戏闹得头疼,直接当众打薛宝钗的脸。不知薛宝钗想没想到自己言语无状,得罪了贾母。

薛宝钗点的《山门》也是挺热闹的戏,而且结局还不好。薛宝钗点西游记没讨着贾母欢心,这第二出戏寓意又不好,贾母对此是非常在意的。薛宝钗还借机挖苦宝玉无知,她说的白听这些年戏,说不定也包括贾母。黛玉貌似在敲打宝玉,其实是在告诫宝姐姐。表面上让宝玉安静些,其实是在提醒宝钗安静些。

古代女孩及笄之年就意味着该找婆家了。薛宝钗及笄之年的生日,过得有点尴尬。薛宝钗一家来到贾府已经二年了,贾母从来没有,单在薛宝钗及笄之年为她过生日,撵人的意图十分明显。

薛宝钗明白贾母的意思,她点《山门》也是在来回应贾母。那支《寄生草》唱出了她家的情形和她此刻的心声:薛家来到京城,承蒙贾府收留。来时不期而至,以为也可以无牵无挂地走。薛宝钗少年义气,她想借鲁智深的唱词愤怼贾母。贾母不跟她一般见识。但是却重新认识了薛宝钗。

其实薛宝钗根本要不了这个强。她家来了就没打算走,到最后也没走,元妃端午赐节礼,薛姨妈看到了希望,就更不想走了。虽然贾母不松口,毕竟王夫人态度坚定地支持金玉姻缘,加上有王子腾在外部施压。所以薛姨妈决心把死靠进行到底。结果又耗了好几年,终于实现了金玉姻缘。可是她家万万没想到,那《寄生草》早已经触动了宝玉,进而对他的人生产生影响。后来宝玉参禅,乃至最后出家,都与此不无关系。

薛家长期寄居在贾府,图谋金玉良姻,妄图攀附贾府势力作为后台。但是贾母根本不接受金玉良姻。贾母明明白白撵人,薛宝钗虽然生日,心情却冰凉。

此时的薛宝钗还有些书生意气。毕竟她很聪明,薛宝钗原想讨老太太的欢心也没有错,可惜她的聪明不过是小聪明,结果终究事与愿违,不仅没讨到,反倒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还把老太太给得罪了。薛宝钗后来才明白,要图谋金玉良姻,她不能要强任性,不能违逆母兄的安排。

宝钗点的这出《山门》反映出宝钗的双重性格:她既向往超脱,又现实世俗;既期待解脱,又自我拘束克制。她喜欢的那几句戏词,竟然一语成谶,成了自己未来老公贾宝玉日后的归宿。

所谓庆生日,主要就是吃饭喝酒看戏。其实点戏非常能体现情商,贾母先让宝钗点,宝钗推让了一番,她想当然地以为贾母像其他老太太一样,喜欢热闹,就点了《西游记》,随后凤姐点,才随了老太太的意,真正高兴起来。到了黛玉,显然对此没有多大兴趣,点个啥也不是自己听,也就胡乱点了一个。

经过宝钗一番辅导,启发了宝玉的慧根,立时开悟,不禁喜得拍膝画圈,手舞足蹈的状态。而且很快就萌生了开悟的念头,甚至参禅,亏得林黛玉技高一筹,点醒宝玉,回复了正常,但是看破红尘的种子,已经被薛宝钗给种下了。

0 阅读:82
评论列表
  • 2024-03-04 20:55

    看过原著吗?薛宝钗本来就对金玉良缘没兴趣,本来就是僧道派来点化顽石的

    用户10xxx90 回复:
    王夫人、薛姨妈包括薛宝钗本人一直想让薛宝钗嫁给贾宝玉是事实。

咱一起伴读红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