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商报、联合早报等媒体报道,2024年9月,SHEIN(希音)集团副主席克劳尔(Marcelo Claure)在全球人工智能峰会上强调,SHEIN是一家新加坡公司,不是中国公司。这并非SHEIN第一次公开否认中国公司身份。
(图:联合早报2024年9月报道截图)
此前据环球时报引用外媒报道表示,SHEIN(希音)赴美IPO的计划停滞后,今年下半年拟折衷以DPO模式(不发新股不融资)赴英国上市,估值660亿美元(相比高点缩水30%以上)。经过对比可以发现,SHEIN从上市地到估值、再到融资方式的一再打折。有媒体分析表示,相比估值以及上市方式等技术性问题,其实政治问题已成为SHEIN上市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目前看来国外监管机构也比较谨慎,这让后续上市存在变数。
据联合早报报道,克劳尔的上述言论来自其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办的全球人工智能峰会(GAIN Summit)的一场对谈会上,主持人问及他在“这家大型中国公司”的投资,克劳尔立刻纠正说:“希音不是一家中国公司,它是一家新加坡公司,借助中国的制造业和供应链。”这一言论,相比SHEIN执行主席唐纳德 (Donald Tang)在今年5月份的模糊SHEIN的中国身份的表态,更加明确直接。
今年5月8日,在洛杉矶米尔肯研究所 (Milken Institute)全球大会上,在被主持人问及“SHEIN来自哪里”时,SHEIN执行主席唐纳德表示,SHEIN是全球化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在价值观上是美国公司。这是该公司首次公开否认中国身份,但表述方式相比克劳尔的要克制一些。
(图:2024年5月活动现场SHEIN执行主席唐纳德称SHEIN是美国企业)
否认中企身份 能否有助于SHEIN海外上市?
FT公开报道显示,SHEIN当初因为赴美IPO停滞,才转向赴英上市。虽然上市地不同,却然面临同样的政治难题困境。总所周知,实际上英国的政治选择几乎与美国是高度一致的。
外媒报道,早在SHEIN赴美IPO准备过程中,多名美国议员联名呼吁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停止SHEIN的IPO,以及多个州的总检察长联名致信SEC要求重点审查。而转战英国后,美国参议员直接致信英国政府,敦促其谨慎批准SHEIN在伦敦的上市,称应“正确理解SHEIN为一家中国公司”。也就是说在美国等国家眼中,SHEIN即便在新加坡设置总部,也被认为只是障眼法,还是被当做一家中国企业来看待。
多家外媒报道中还提到,SHEIN仍在加速全球化扩张,面临国际政治层面监管压力在持续增加,且涉及多项舆论敏感内容。这意味着,来自SHEIN高管类似所谓“不是中国企业”的表态,没能获得美国媒体与政界的认同,而更让SHEIN尴尬的是,这一表态还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国内的不满。
现在的SHEIN,究竟是哪国企业?
关于SHEIN身份的问题可以追溯到2年前。SHEIN(希音)此前原本是一家毫无争议的中国公司;但为在美国上市,2022年SHEIN将主体移至国外,设置总部于“新加坡”。后续赴美上市未成功后,此次拟上市地改为英国,但身份问题仍然饱受争议。无论是SHEIN的发展历史、甚至创始人成长历程,以及当前的最新的业务布局也会发现其中国企业的内核。
首先,从员工构成上看,媒体报道显示,希音在国内的主体公司为广州希音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员工人数在1.6万以上。而希音在新加坡的总部人数仅仅数百人。另外从SHEIN官网上也可以查询到,9月所有在招岗位2054个,地点分别位于中国、新加坡、美国等全球10多个国家与地区。其中中国招聘岗位数1899个,占比约92%;新加坡招聘岗位数10个、占比仅0.5%,招聘岗位数量远低于中国。
其次,从SHEIN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维度看与产能角度看,仍高度依赖中国。报道显示,广州番禺是SHEIN供应链的核心区域,SHEIN海外生产供应链仍未成型,虽然也有在海外建厂的个别案例,但让难以取代国内产能。比如根据晚点POST报道,SHEIN的供应商已在伊斯坦布尔建厂,但也仅占欧盟地区销售商品的20%。
赴英IPO尚存变数
从上述内容可见,SHEIN在准备IPO过程中遇到问题,虽然业务生产主体在国内、享受着中国制造业的高效与低成本红利,却把所谓的总部迁移新加坡公司、对外公开宣称不是中国企业,是全球企业,客观上给自己贴上了一个新身份。
但这产生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SHEIN目前处于赴英国上市的筹备期,以新身份(否认中国企业身份)存在绕开中国监管可能性。但国内的监管能不能放任这种情况出现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如果此次国内监管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以想见未来诸多国内土生土长的企业,都可能在冲击IPO之前,效仿SHEIN把总部搬离中国,化身为全球化企业。这不仅对老老实实遵守国内法律的其他企业不公平,恐致每年数以百亿甚至千亿元的潜在税收流失。
按照中国国内的相关法律规定,赴外上市企业需要先申请备案。但从中国证监会官网境外证券发行备案一栏,搜索SHEIN,却仍然空空如也。
至此,SHEIN的上市之旅,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监管层,是否会最终认可放行,都依然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