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中朝代表与“联合国军”代表于板门店签署朝鲜停战协议,历时3年之久的朝鲜战争至此落下帷幕,这场战争对中美两个大国的影响都极为深远。
在战争结束后,美国评选出了朝鲜战争8大名将,其中麦克阿瑟第四,彭老总第二。那么究竟谁是美国人眼中的第一名将呢?
朝鲜停战协议
No.8 马克·韦恩·克拉克克拉克是“联合国军”的最后一任司令官,也是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的美方代表。在停火协议签署后,克拉克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悲叹:“我是第一个没有在战胜的条约上签字的美国将领。”
马克·韦恩·克拉克
事实上,克拉克被排在末流之位也并不算冤枉。在1952年10月,克拉克亲自批准了范弗里特所提出的“摊牌行动”计划,在上甘岭方向集中了大量重武器与弹药,试图给谈判中的“联合国军”增加筹码。
然而克拉克这次行动的结局却是损兵折将,最终造成“联合国际”对于攻坚彻底丧失信心,反而加速了美国在朝鲜战场的失败。因此,即便是美国国内,也对克拉克在朝鲜战场的表现颇有微词。
仓皇撤离的美军
No.7 杨成武杨成武在朝鲜战争期间担任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于1951年夏季入朝作战。
同年11月份,杨成武指挥的第20兵团就在文登里地区粉碎了美军坦克部队的攻势,他科学配置火力以及巧妙利用地形优势的做法给美军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被收录于西点军校经典军事案例。
杨成武将军
在美国人眼中,杨成武是一名极其擅长防御的将领,毕竟以轻步兵粉碎坦克攻势的战例放眼全世界也屈指可数。不过也正是因为杨成武侧重防御,他没有被列入更高的排名。
No.6 洪学智相比其他直接指挥部队冲锋陷阵的将军,洪学智显得要低调许多,但在美国人眼中,洪学智在朝鲜战争中作出的贡献并不比一线将领少。在志愿军序列里,洪学智担任第二副司令职务,同时也是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员,主要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洪学智
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掌握了制空权绝对优势,每天都会向志愿军后勤线路投掷大量弹药,破坏志愿军的后勤能力。
然而洪学智运用自己的才华提出了多种有效抵御美军空袭的方法,保障了前线志愿军部队的物资供应,为志愿军赢得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No.5 韩先楚韩先楚在朝鲜战争期间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兼任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
他是首批入朝的志愿军高级将领之一,亲自在前线指挥了抗美援朝第一、二、三、四次战役,凭借机敏果断的运动战风格将“联合国军”打得节节败退。即便是美军也不得不承认,韩先楚的凶猛攻势给他们留下了惨痛教训。
韩先楚
No.4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对于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美国人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
有人盛赞他指挥的仁川登陆战,并认为这是扭转朝鲜半岛战局的经典战役;但也有人认为麦克阿瑟作为“联合国际”最高司令却在仁川战役后放松了警惕,这才导致“联合国军”未能实现歼灭朝鲜政权的目标。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不过,由于麦克阿瑟是在二战期间立下过赫赫战功的五星上将,因此大部分美国人还是愿意将麦克阿瑟排在相对靠前的位置。但相比他的对手彭德怀,麦克阿瑟的光芒就不再那么耀眼了。
No.3 邓华邓华在抗美援朝期间担任志愿军副司令,是彭德怀最得力的搭档与助手。邓华在志愿军里表现较为低调,但美国人认为,邓华的战略眼光其实相当优秀。
事实上,当朝鲜战争进行到后期时,由于彭德怀身体有恙,因此志愿军当时的最高指挥者就是邓华。
邓华
而事实证明,邓华的确拥有独立指挥志愿军的能力。例如上甘岭战役与金城战役都是出自他的手笔,这两场大型战役均对“联合国军”造成了沉重打击,最终迫使美国人老老实实地坐到了谈判桌前。
No.2 彭德怀作为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给美国人留下了印象无疑是最深刻的。
在抗美援朝前四次战役中,彭德怀将国内解放战争时期的经验巧妙应用于朝鲜战场,成功地击败了原本势如破竹的麦克阿瑟,将“联合国军”自仁川之战后取得的战果全部清零。因此,彭德怀无疑也是一位扭转了朝鲜战争局面的名将。
彭德怀
在彭德怀给予美军惨痛教训后,美国对中国军事实力的畏惧保持了70多年,直到今天都不敢以武力挑衅中国。毛主席曾说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而彭德怀就是这个最有力的“一拳”。
No.1 马修·邦克·李奇微在美国人眼中,临危受命的李奇微是朝鲜战场上表现最优秀的第一名将。志愿军发起抗美援朝前三次战役后,“联合国军”已经被迫撤离数百公里,甚至连原本的三八线都无力防守。
但李奇微担任美军司令官后,他通过潜心研究志愿军进攻规律,从而针对性地开发了一套“磁性战术”。
马修·邦克·李奇微
凭借这套“磁性战术”,美军利用机械化优势与志愿军拉扯,待志愿军物资耗尽后才会突然反攻,这导致志愿军继续南下的脚步严重受阻,双方回到了三八线附近僵持的局面。
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彭德怀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列为人生中“四大败仗”之一,可见李奇微的确有相当不凡的军事才干。
参考资料
【1】《李奇微回忆录》 [美]李奇微 著
【2】《美国兵眼中的朝鲜战争》 [美]郑凯梅 著
【3】《最寒冷的冬天》 [美] 大卫·哈伯斯塔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