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微笑了
01.一对年轻父母问李玫瑾:
“李老师,我的孩子在幼儿园老打人,怎么管他就是改不了。现在都拿他没办法,怎么办?”
李玫瑾没有马上给出具体的建议,而是反问:
“你们是不是在家经常打他呀?”
家长回答:“是啊。”
李玫瑾接着说:“明白了吗?”
他俩互相瞧了一眼,李玫瑾就知道他们已明白原因了。
这个小插曲记录在《心理抚养》里,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是啊,孩子会动手打人,这就意味着有人在家里打过他。
试问,如果孩子做错事了,父母不是打他,而是蹲下来看着他,或者把他搂在怀里,轻声却严肃地问他:“你觉得这样做好吗?”
倘若父母这样处理问题,孩子还会出去打人吗?
不会的。
因为善良懂沟通的父母,是不可能养出动手打人的“暴躁孩子”。
要知道,孩子之所以打人,往往是因为他们在家里体验到了“暴力”的模式。
孩子不懂得分辨打人行为的好坏,他们只是模仿父母的行为,把家中的模式带到了外界。
正如李玫瑾所说的那样:
“父母给孩子什么,孩子就会给别人什么。父母希望孩子今后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可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准确来说,孩子的问题,多半是由大人造就的。
02.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
孩子的问题,都是大人造就与影响的吗?
有些父母没有刻意用心教育,孩子却似乎天生就特别懂事、有出息?
而有些家长费尽心力管教,孩子仍然问题不断?
曾有一位父亲,原是中学校长,担任过副厅长。
这个父亲讲起自己的儿子时,有些困惑地说:
“周围的人都说我儿子特别懂事,可是我觉得我没怎么刻意教育过他,他怎么就这么懂事呢?”
对此,李玫瑾解释道:“这叫不教而善。”
什么是“不教而善”?
这种情况并不是偶然,而是有两个必备条件。
第一,孩子一直与父母同住,长时间的亲密接触使得父母的行为、语言和态度在无形中影响孩子。
第二,父母自身是善良、正派、勤奋的人,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没有刻意的教导,但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这些美德。
当然,李玫瑾所提倡的“不教而善”,并不是让父母放任孩子,而是要让父母意识到自己的身教有多么重要。
爱孩子,更应该以身作则。
毕竟,父母本身就是一面镜子,孩子看见什么,就会学到什么。
在《心理抚养》一书里,李玫瑾建议: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作为父母应该多花点时间自我反省。
多想想孩子的表现跟自己有什么关系,是自己用了哪一种教育方式导致的?
真心不用过分依赖父母的权威来苛刻要求孩子。
因为真正的教育是无声的,是在每一天的点滴生活中,通过言行和态度传递的。
如果你想要孩子成长为一个有教养、有责任感、懂得善待他人的人,那么首先,父母自己要做到这些。
教育的实质,不是父母口头上说了什么,而是父母身体力行地做了什么。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其一味追求结果,不如先做一个榜样,用心去感知和回应孩子,让他们在无声的教育中自然成长。
这就是“不教而善”的智慧所在。
03.看到这里,想必你已明白:
那些看起来没怎么教育孩子的父母,孩子却异常懂事。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幸运的“天使孩子”,而是因为这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用爱、善良和正直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
很庆幸在迷茫之际,遇到李玫瑾老师,更对李老师提出的“心理抚养”深有感触。
不同于物质的供给或传统的“打骂式教育”,心理抚养更多强调的是家长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逐渐形成了他们的性格和行为方式。
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不是因为父母刻意安排了多少补习班、参加了多少社交活动,而是在家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心理上的良好抚养。
父母是否心平气和地处理问题,是否尊重他人,是否与人和善,孩子都在观察,并在自己的行为中再现这些模式。
特别赞同李玫瑾所说的那样:
“人的胃口是喂出来的,脾气是带出来的,观念是唠叨出来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无耻是百般迁就宠溺出来的。”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起点。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普通家庭,与其只给孩子多挣钱,倒不如亲自陪伴孩子成长。
心理抚养比心理抚养更重要,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
如果你对科学育儿和家庭经营感到困惑,或者单纯想要提升认知,更深入地了解心理抚养对孩子构建情绪稳定的内在力量,那么李玫瑾的《心理抚养》你就不要错过了。
书中不仅探讨了早期抚养的关键,还针对孩子性格的养成、青春期的叛逆与抑郁等问题给出了实用的解决方案,让你在每个关键时刻都能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让你们的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愿《心理抚养》、《幽微的人性》(全两册)照亮你和孩子生命的某个角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