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翻盘,分享我“学弱”侄女的重启人生

夏天陈小舒 2024-04-17 21:56:33

《女娃不卷怎么稳?》

这是我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的标题,一位据说是“出国版张雪峰”的留学规划博主——暴叔讲留学,在视频开头声嘶力竭吼出:

为什么要这样卷我们可爱的女儿!!!

抛出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无奈现状,一下就击中了大家内心的痛点:

刷无数道题,大学时选个看上去好就业、但是听上去就非常不适合女娃的专业,什么工程数学、计算机科学、土木工程......(我觉得这说的是社会上存在就业性别歧视的专业),最后月薪5000,这是在图啥呀!

紧接着,暴叔给出了自己为女娃们做的规划:

从小学韩语,高中毕业后直接去韩国,先读一年制的语言班,方便之后申上韩国的好大学、获得奖学金,研究生阶段申请读美容专业。

毕业后先在当地先干个一两年搭建人脉,最后回国搞美容,还能带客户去韩国美容。

手握世界名牌大学学历,工作体面,还能天天打扮得光鲜亮丽。

再看《全家都开心的升学之路》,还是同样的套路,抛出痛点:

初高中阶段逼孩子卷学习,家庭关系紧张,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或沉默,想起他们小时候的可爱乖巧,心酸又无可奈何.....

给出规划:

抓英语,把英语整好了,把孩子送去澳大利亚的大学,选择实惠的专业,别选计算机、统计、通信工程不仅难学、读完在国外找工作都费劲,老外自己都想干这个,轮不到咱孩子,读个护理、早教专业毕业就能上岗,拿绿卡也更容易,绿卡拿到之后,在当地干干导游、做做中介,搞一笔钱回国躺平。

不得不说,在卷生卷死的浪潮里,暴叔就像一股泥石流,兴趣班和学科培训都是不必要上的,不卷娃、不鸡娃、不搞题海战术,利用留学的信息差,换条赛道,也能把娃送去国外的好学校,甚至世界名校,或者选择“移民加分”专业,毕业后就能留在当地工作。

并且这些操作还真的有那么一些可行性,不说看得人热血上头吧,至少打开了差异化竞争的新思路——世界上还有很多好大学,考不上国内的985、211也不意味着人生惨淡。

但是暴叔的操作需要两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一个是经济能力,一个是外语要求,以及一个隐形条件,也是孩子能不能走好这条留学之路的关键,就是能吃苦,觉醒了。不卷娃、不鸡娃,靠的是娃自鸡。

我想和大家分享我侄女希希的故事,她应该是符合大部分家长心目中普娃逆风翻盘的典型——成绩不好高考上的三本大学渣专业,毕业后来澳洲重新选专业、读大学,最后在澳洲拥有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和美满的家庭。

希希在国内读的是一所三本学校、偏远新校区、越南语专业,入学第一年,希希和她家里就开始准备出国计划了。

当时我已经在澳洲了,但也就是帮着看一些学校的资料、看看房子这些的,可能我最大作用就是有个亲戚在当地,过来留学心里有底。主要还是靠希希自己找中介申请学校。

她英语水平很一般,考了几次雅思,拿到了总分6分,就来澳洲了,预科对英语的要求不高。

希希先是上了10个星期的语言班,然后在珀斯这边的一所大学的医学检验专业就读,因为她当时的学力达不到本科一年级的水平,只能上一年专科,后边直接从本科二年级继续读,总共上了四年学,以普通但够用的成绩毕业了。

这期间的花费,语言班5000澳币,学费是每年都涨,最高涨到了1.8万澳币,加上她爸爸妈妈每年给她2万澳币的生活费,大概花了有74万人民币。

希希毕业时,刚好澳洲有个政策是给毕业生发四年的工作签,不用要操心怎么留下来,医学检验又是一个“移民加分”的专业,这个专业缺口很大,比起别的专业,找工作要容易一些。

只不过她当时是在珀斯,相比澳洲东部的大城市,人口较少,工作岗位有限,有岗位释放出来也会优先考虑本地人。

但是我觉得我侄女找工作做得很好的一点是,她没有眼高手低,而是把身段放得很低,也不会说爸妈卖了套房供我出来读书,我一定要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一毕业就挣钱偿还家里。

她刚开始干的都是一些临时岗位,福利待遇也不好,医院的本地员工经常请假出去玩,她就顶上,就这么干了几年,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有个老员工退休,空了一个岗位出来,她才真正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去年希希刚生完孩子,一份待遇更好的岗位向她抛来橄榄枝,这边的澳洲人倾向于在产假结束后再多请一段时间的假,她休完产假后马上就到新岗位上班了,抓住能抓住的一切机会!

希希产后还给公号写了一篇稿子:《太治愈了!看我95后侄女如何反焦虑带娃》

这就是我侄女,一个所有人眼里很乖巧的女孩,从小按部就班学习,付出了努力,依然没能成为成绩拔尖的那一小撮人,高考分数只够得到三本大学的冷门专业,毕业找工作都成问题,来到异国重启人生的经历。

全国有3000+所高校,普本1200+所,985、211不过100来所,每年的招生名额就那么少,鸡娃卷娃也是希望孩子能去到重点大学。

最近我听到的最夸张的鸡娃事例,是朋友在一个饭局上听一位北京海淀的妈妈说,她周围有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把小学的课程内容学完了。

我们都惊呆了,觉得这怎么可能呢,孩子能理解得了吗?哪里有时间呢?后来想想,是不是在疫情居家的三年里,人家通过网课学完了小学课程。

卷卷卷,总有更卷的家庭,卷无止境。为什么暴叔的视频会吸引到我,是我觉得不一定要把孩子送往国外,但是不往一处卷,差异化竞争没错。

△ 条条大路通罗马

我不希望孩子去很差的学校。因为我觉得很多大学、很多专业,如果孩子真的去学,就是浪费生命,对未来找工作不会有太多帮助。孩子周围的人大部分也在浪费生命,给孩子毒影响。

即使孩子有心学好,也是孤军奋战,努力又孤独,学校很难提供好的资源,经费大部分流向好大学了,周围也没有积极的榜样、一起奋斗的队友。真的进了很差的学校,只能多自学,多到公司去实习吧…

但如果大家为了让孩子在高考一举成功,上一所好大学,从幼儿园就开始卷,这样的人生也太累了,过度内卷除了极少数的赢家,都是陪跑。

我觉得暴叔这类“人生规划博主”的意义,就是让我们看到除了主赛道之外,还有别的道路,多看到一种可能,一考定胜负的压力就会缓解一些。

差异化竞争,我认为就是不要只看到名校,也不要总盯着那些热门专业,能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是最好的。高中生很难真正知道自己的职业理想是什么,有些“好/容易就业”的专业,出来工作后,真没多少钱,做科研对很多人来说也是很枯燥的,没有热爱坚持不下来。

好大学

非热门专业

工作的人都有体会,出社会后,如果不是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很多人干的都不是完全专业对口的工作,有一点相关,也有风马牛不相及的,这时候曾经的专业优势就不太能体现出来,反而是好大学的文凭,在学校养成的一些思考习惯、行为方式、为人处世的综合素质,才是真正的优势。

好专业

非热门大学

如果孩子想选的专业热度很高,竞争激烈,且分数无法达到去好大学的标准,不妨考虑一些次一档的大学,鸡头比凤尾更靠近凤头。

至少先获得进入这门专业的机会,如果孩子有兴趣、有热爱,经过4年的学习,有机会去本科时没能去到的学校,见识国内/国外做得最好的一批人在做什么,从一个小平台上升到大平台。

但也不能是非常差的学校,虽然是同一个专业,但差的学校提供的资源、师资和好学校相比,可能是天差地别,对之后的深造没有任何优势。

发达国家的

加分专业

如果国内上不了比较好的大学,我觉得还可以考虑一些发达国家的冷门大学——当地专业缺口很大的专业。这样的专业对于留在当地工作有优势,整体的工资也比较可观,工作福利也不错,还有超长假期。

小国家的

好大学

小国家的好大学,虽然在国内没什么名气,但也汇聚了他们国家的中上游的好学生和教授学者,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真想学还是能学到东西。

而且在异国独自读书、生活也是一段很特别的经历,在语言文化完全陌生的环境,会催化一个人在心智上暴风成长。

朋友家的侄女,从小不怎么爱读书、交往的朋友都是一些只能给孩子不好影响的“社会人”,后来她家把孩子送去西班牙留学,特意选的小语种国家,当地的华人小孩不像英语国家那么多。脱离以前的环境,孩子在异国他乡成长得非常快,阅历和见识都提高了,社交也非常丰富,用朋友的话来说就是“整个人读明白了”。

我觉得不差钱的,想给孩子换个环境的,可以考虑小国家的好大学。

或者就像暴叔说的,从小给孩子攒一笔教育资金,每月3000, 12年后也有40万,足够孩子去东南亚读大学了。

不卷娃、不鸡娃,还能稳,是理想。根据孩子的特点,引导孩子走上寻找热爱的自鸡之路,在躺平和鸡娃之间得到平衡,我觉得是更合适的做法。

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提出的二八定律告诉我们,工作所获得的80%的回报,来自20%的、最关键的投入;企业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主打产品;公司80%的效益,来自20%的核心大客户......

我想在学习领域也是如此,100分的卷子,掌握20%的重点知识,就能拿到80分,剩下的20分是占比虽小,却要花费了孩子大量的时间在扣这些细枝末节。何况现在孩子们真在卷的根本不是20分,而是最顶端的那2-5分(95-100分段竞争激烈)。

付出和投入并不会一比一转换,如果能把研究细枝末节的时间,拿出一部分,花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上,哪怕是玩,不说20%的时间会不会带来其他领域80%的回报,至少孩子的生活不会只有上课、刷题,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学习-生活平衡,心理更健康。

最后,多听多看,平稳心态,幸福的人生答案不止一种,自我实现的路径也不止一条,希望我们和孩子们都能找到。

这本书给出了“鸡娃”的正确打开方式

躺平的父母,是怎么躺赢的?

助理编辑:M.R.

0 阅读:6

夏天陈小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