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治家、唯物论者”——毛泽东评姚崇

代萱聊历史 2023-02-23 10:24:09

姚崇

姚崇(650—721年),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他在唐武则天、中宗、睿宗和玄宗时屡次出任宰相,堪称“四朝元老”。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论唐代宰相道:“姚(崇)宋(璟)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伇宽平,刑法清省,百姓富庶。唐代贤相,前称房(玄龄)杜(如晦),后称姚(崇)宋(璟),他人莫得比焉。”肯定姚崇为唐朝的四大贤相之一。

在中国封建史上,最称强大者莫过于大唐帝国。在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最繁荣昌盛的时期莫过于“开元盛世”。而“开元盛世”最主要的奠基人,便是大唐贤相姚崇。

毛泽东对《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关于姚崇的记载都仔细阅读并有批注,还在《新唐书·姚崇传》开篇的天头上庄重地写道:“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

姚崇之父姚善意在贞观年间曾担任过都督一类的职务。姚崇“少倜傥,尚气节,长乃好学”,“自小及长,从微见著。唯以直道为业,非以曲路相通”。因为有“下笔成章”的文字特长,被授为濮州司仓参军,后迁夏官郎中。

武则天当政时,“契丹扰河北,兵檄丛进,崇奏决若流,武后贤之,即拜侍郎”,这是姚崇从政以来初露锋芒。不久就升为凤阁鸾台平章事,掌管制定政策诏令。

姚崇做了宰相,想的只是为国事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抱负而努力,决不为贪图高位而随波逐流,更不会为此而谄媚权贵。为此,他三次遭贬,“三起三落”,然正气永存,信念不移。

武则天

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年)冬,女皇卧病不起。“宰相不得见者累月,唯张易之、昌宗侍侧。”“二张”借助女皇,很有权势,王公大臣竞相趋附。

为永保富贵,张易之听信术士之言,准备在家乡定州私自建一佛寺,迁京城十名高僧主持。姚崇时任宰相兼春官尚书(礼部尚书),兼管国家典礼及僧尼之事,遂以违反国家法令为由制止了这件事。张易之几次找姚崇说情,都被姚崇拒之门外。“二张”恼羞成怒,就在女皇耳边散布姚崇的坏话。

这样,姚崇被夺去宰相实权,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到边关做灵武道安抚大使去了。这是姚崇第一次被贬。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以张柬之为首的五大臣发动了政变,诛杀了“二张”及其集团的主要成员。唐中宗复位。姚崇因事先参与谋划有功而受到了封赏,依然以宰相身份参与政事。但当他在上阳宫看到离位的武则天憔悴衰老时,竟失声痛哭。

桓彦范、张柬之等劝他说:“今日岂公涕泣时邪!恐公祸由此始。”姚崇并不掩饰自己对武则天的同情,而公开表示出一个忠臣对旧主的应有之义,他说:“元之事则天皇帝久,乍此辞违,悲不能忍。且元之前日从公诛奸逆,人臣之义也;今日别旧君,亦人臣之义也。虽获罪,实所甘心。”

姚崇

当日,姚崇即被贬为亳州刺史。这是他第二次遭贬。其实,姚崇心里很清楚,唐中宗昏庸无能,张柬之刚愎自用,并非治国谋政的明君贤臣。果然,第二年,张柬之等几个谋划政变的大臣便被武三思杀害,而姚崇则幸免于难。

由此可见,姚崇历经唐代四任君王的政治风云而始终能够得到信任,除了高超的政治识见外,他相机行事的政治智慧和决断力,也是使其在波诡云谲的朝廷斗争中游刃有余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毛泽东称赞姚崇为“大政治家”的原因之一。

景云元年(710年),唐睿宗即位,姚崇又被任命为宰相。他和侍中宋璟同心协力,改革弊政,朝政出现崭新局面。睿宗之妹太平公主以拥立皇帝有功,“权倾人主”,睿宗特别听信她的话,“宰相以下进退系其一言”。她代表旧势力,反对改革,并企图废黜支持改革的太子李隆基,破坏朝廷稳定大局。如不搬去这块绊脚石,改革事业就会夭折,一场新的动乱将代替安定局面。但如果采取行动,就有罢职、贬官甚至杀头的危险。

姚崇

姚崇、宋璟为国家的安危而不顾自身的安危,毅然向睿宗上“安储三策”,“请出宋王及豳王皆为刺史,罢歧、薛二王左右羽林,使为左右率以事太子。太平公主请与武攸暨皆于东都安置”。睿宗虽然勉强接受并执行了这三条建议,但由于迁就太平公主,姚崇和宋璟还是被加上离间皇室关系的罪名,又一次被贬出京城,做了地方上的州刺史。

开元初年,唐玄宗李隆基务修德政,励精图治,准备任命姚崇为宰相。姚崇抓住玄宗锐于成事的心理,上书提出十条意见,以皇帝能否接受作为他是否出任宰相一职的条件。这十条意见是:

一、武后当政以来以峻法绳下,陛下“政先仁恕”,可乎?

二、朝廷与吐蕃作战,兵败青海,至今仍未有悔意,陛下“不幸边功”,可乎?

三、近来佞人触犯法网,皆以受宠得解,陛下“法行自近”,无论亲疏远近,一视同仁,可乎?

四、武后、韦后时期宦官干政,“臣愿宦竖不与政”,可乎?

五、宗室贵戚、公卿方镇等,纷纷纳贡于上,陛下“租赋外一绝之”,可乎?

六、外戚曾长期把持朝政,班序芜杂,陛下“戚属不任台省”,可乎?

七、先皇帝侮辱大臣,有失君臣之礼,陛下对臣下“接之以礼”,可乎?

八、燕钦融、韦月将等大臣以忠被罪,从此诤臣沮丧,陛下让群臣皆得“批逆鳞,犯忌讳”,可乎?

九、武后、中宗先后造福先寺、玉真观等,费资巨万,陛下杜绝“营造”,可乎?

十、西汉因为吕禄、王莽、阎显、梁冀等外戚权臣乱天下,“臣愿推此鉴戒为万代法”,可乎?

姚崇

姚崇的十条建言,不到区区300字,却都是针对他所经历的武则天、唐中宗和唐睿宗当政以来的政治弊端而提出,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大政方针,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切中时弊,史称“十事要说”。唐玄宗悉数采纳:“朕能行之。”翌日,便拜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梁国公。此后,但凡有军国政事,唐玄宗都要请教姚崇,一起决断,其敏锐超众的政治见识和临机决断的办事能力自不待言。“由是进贤退不肖而天下治”,奠定了“开元盛世”的重要基础。

毛泽东非常欣赏姚崇的这十条意见,旁批中赞扬道:“如此简单明了的十条政治纲领,古今少见。”毛泽东遍阅《二十四史》,历史人物千千万万,能以“古今少见”的“政治纲领”而博得他激赏的,确属凤毛麟角。可见,能否把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大道理具体化为对当权者行事决策的约束和规范,是衡量一个政治家是否具有智慧见识的重要准则。姚崇向唐玄宗提出的十条意见,不仅“简单明了”,而且易于实施,更易于监督和评判。这是毛泽东称赞姚崇为“大政治家”的原因之二。

姚崇见证了唐太宗贞观之治遗留下来的治世楷模,经历过人所称道的高宗永徽之治,又亲身参与了武则天的文治武功,还体验了中宗腐败政治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他以儒家的经世济民为己任,以一个政治家的敏锐眼光,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他的吏治思想。

姚崇

这集中反映在姚崇于开元二年(714年)撰写的《持秤诫》《弹琴诫》《持镜诫》《辞金诫》《冰壶诫》(合称《五诫》)中。《五诫》主要内容有:一、姚崇强调“为政以公”的吏治思想。他主张为政者要像持秤一样,“志守公平,体兼正直”,“称物平施,为政以公,毫厘不差,轻重必得”,“存信去诈,以公灭私”,只有这样,“心苟至公,人将大同。心能执一,政乃无失”。

二、姚崇倡导官员勤政。他批评了“凡今之人,鲜务为德。纷纶谄媚,汩没忠直”,即为官者无所作为,唯知巴结讨好上司的不正之风。提出要学习“古之君子,策名委质,翼翼小心,乾乾终日”的精神。为官者“刑不可滥,政不可贼”,只有勤政为民,才能做到“如镜之明,断可以平;如镜之洁,断可以决”。

三、姚崇倡导“廉慎”的作风。他批评唐中宗以来“当官以害剥为务,在上以财贿为亲”的腐败之风,要求为官者要像盛冰的玉壶一样,冰清玉洁,要像子罕(春秋时宋人)辞玉、杨震(东汉太尉)辞金一样,洁身自好。他谆谆告诫为官者,“尔以金玉为宝,吾以廉慎为师;尔以夜昏可纳,吾将暗室不欺”。只有自觉抵制“金玉”的诱惑,才能避免“象之有齿,以焚其身;鱼之贪饵,必曝其鳞”。因此,“当官明白者”,“固当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自觉做到“请谒者咸息,苞苴者必辞”。

四、姚崇注重治国中“教化”之作用。他认为当政者要像弹琴一样,“君子抚之,以和人心”,“乐导至化,声感人情”,达到“身不下堂,不言而理”的效果。他还提出“善为国者如弹琴:宫君商臣,则治国之道;大急小缓,岂安人之心”。指出要根据实际“改张逾于立法”,即及时调整政策法令。

五、姚崇强调为政者要以身作则。他说:“法者,天下公器;官者,庶人之师。其身既正,不令而行。在下无怨,唯上之平。故曰:上之所仰,人之所向;我之所教,人皆其效。”他主张做一个好的官员,要“凡所从政,当须正己。诫往修来,慎终如始”。

姚崇的吏治思想影响了当时的皇帝和各级官员。由于唐玄宗和姚崇身体力行,开元之初基本上扭转了唐中宗以来的各种不良官场风气,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这是毛泽东称赞姚崇为“大政治家”的原因之三。

宋朝宋祁在撰写《新唐书·姚崇传》后评论说:“(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变,即变革,也就是改革。纵观姚崇的一生,可以说他是一个以清除天下积弊为己任的改革家。武则天时期,他竭力劝谏女皇彻底废除酷吏制度,大义凛然,以自己官职、性命及一门百口,担保朝中文武百官无人谋反。武则天深受感动,从而下决心废除严刑峻法,稳定了政局。唐睿宗时期,任中书令的姚崇和侍中宋璟,大力革除唐中宗吏治弊病;顶着压力,罢免了几千名中宗亲自批准的、靠花钱买来的“斜封官”; “不畏强御,请托不行”,整顿了上万名超编的吏部候补官员,通过考试,选拔了不足二千人录用,“人服其公”。

虽然后来姚崇遭贬,改革事业夭折,但他们的改革的魄力,至公之心,却给朝野上下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流传过这样的民谣:“姚、宋为相,邪不如正;太平用事,正不如邪。”姚崇在开元初年大刀阔斧的改革更是大手笔。他劝玄宗“无任功臣以政”,“诸王外刺”,结束了唐中宗以来政局动荡不安的历史,赢得了近50年的太平时期。

他精简机构,裁减冗员;任用贤能,唯才是举;劝课农桑,赋役宽平;不贪边功,中外和平。姚崇的改革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所以,中唐诗人和评论家杜牧称赞姚崇“首佐玄宗起中兴业”。姚崇之后,继任者宋璟、张嘉贞等“萧规曹随”,“守法持正”,不懈努力,终于创造了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期——“开元盛世”。这是毛泽东称赞姚崇为“大政治家”的原因之四。

大政治家姚崇还坚信“人定胜天”,这与“与天奋斗,其乐无穷”的毛泽东有相同之处,所以毛泽东称赞他是“唯物论者”。

《新唐书》中记载的三件事,能反映姚崇的唯物论思想:

一、开元四年(716年),山东一带发生蝗灾,“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朝中官员甚至唐玄宗也视蝗虫为天物,不敢捕杀。姚崇却主张捕杀蝗虫后用火焚烧,并上书唐玄宗:“昔魏世山东蝗,小忍不除,至人相食;后秦有蝗,草木皆尽,牛马至相啖毛。今飞蝗所在充满,加复蕃息。且河南、河北家无宿藏,一不获则流离,安危系之。且讨蝗纵不能尽,不愈于养以遗患乎?”黄门监卢怀慎认为天灾非人力所能制服,姚崇大声驳斥道:“扑杀蝗虫解救百姓是善举,如果上天降灾祸,全由我姚崇一人承担,决不推诿给别人!”姚崇为民请命的坚强决心终于打动了唐玄宗,下令灭蝗。不久,蝗害讫息,百姓免于灾难。

二、唐玄宗有一次要东巡祭太庙,不巧,此时太庙的房子坍塌。许多大臣以为是“天象”,建议唐玄宗不可东巡。唯独姚崇认为这是房子年久失修损坏所致,与东行无关。况且东行是为了安抚百姓,“所以为人,不为己也”。唐玄宗很欣赏姚崇这种不信鬼神的清醒认识,按原定计划坚持东巡。

三、姚崇对佛教有着理性和正确的认识。唐朝时佛教盛行。武则天登基,也托言“弥勒”转世,普度众生。姚崇的母亲也是一个虔诚信佛者。姚崇不可能不受佛教思想的影响。长安二年(702年),姚崇曾为母祈福造像。后来其母亡故后,姚崇兄弟姊妹还为母亲造一功德窟。但是,唐中宗以来,贵戚争相营造佛寺,从中谋取利益,滥度人为僧尼,逃避国家赋役。姚崇对此坚决反对。开元年间,在姚崇的建议下,朝廷淘汰僧人一万二千多人,还颁布了禁造佛寺的法令。到后来姚崇越来越对佛教有了正确的认识。临终前,他在《遗令诫子孙文》中写道:“佛者觉也,在乎方寸。……但平等慈悲,行善不行恶,则佛道备矣。”可见他把佛教看作一种信仰。他又说:“夫释迦之本法,为苍生之大弊。汝等各宜警策,正法在心,勿效儿女子曹,终身不悟也。”

毛泽东在这段旁批注:“韩愈《佛骨表》祖此。”意思是说,几十年后韩愈写的《论佛骨表》,是对姚崇之论的继承和发展。

姚崇晚年辞去相位,推荐宋璟担任宰相。姚、宋都是对“开元之治”起过重大作用的人。姚、宋二人在劝谏皇帝时因脾性不同而采取的方法也不同,如姚崇对唐玄宗采取的是循循善诱的进谏法,而宋璟对唐玄宗,则直陈诤言,常常迫使玄宗不得不采纳其建议。故毛泽东评价说:“二人道同,方法有些不同。”

0 阅读:12

代萱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