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传言称,顺境看林彪,逆境看粟裕,绝境看彭德怀,用三种不同的战争境地,把三位能带领千军万马打仗的将领区分开来。这三位将领,其中两位是新中国开国元帅,一位是开国大将,都是在军队中一呼百应的大人物。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也是在一场场战争中淬炼出来的。
当然,由于三个人的作战风格和思维方式完全不同,所以他们各自打出的仗,只有本人才能完成。假设其他人顶替他们的位置,未必能将战果完成得如此漂亮。而顺境、逆境和绝境三种说法,虽然有些片面,但能在民间流传多年,显然也有一定的道理。这三位优秀的军事将领各自打出过什么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战役?这句流传范围极广的话是否能得到佐证?
顺境逆境,各出奇招众所周知,林彪的性格沉默寡言,尤其是在受伤之后,性格更是比以往孤僻。解放军队伍中,算得上他朋友的人并不多,但是粟裕大概能算上一个。
他们二人成长和历练的时期大致相近,不过崭露头角的时间点却有所不同。有人说林彪是出名要趁早,而粟裕是大器晚成,两个人就像一对军事上的双子星。
他们的指挥特点也完全不同,所以才会有顺境看林彪,逆境看粟裕的说法。
需要注意的是,顺境看林彪,并不意味着林彪只能在顺境中打仗。解放战争是一场极度凶险的战争,林彪带领的东北野战军也遇到过许多逆境,但他仍然能够摘取胜利的果实。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林彪在顺境中发挥得十分出色,并且拥有创造顺境的能力。
1948年9月爆发的辽沈战役,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战役开打之前,我军主力部队大约拥有70万武装力量,加上地方武装共30万人,可以组建一支百万之师。
而国民党反动派的兵力只有55万人,并且被分别围困在长春和锦州等各个并不相连的区域内。他们互相无法形成合作力量,非常适合被各个歼灭。
于是解放军决定采用关门打狗的方式,分别针对不同的区域发起进攻,将反动派的有生力量一点点歼灭。
虽然我军在数量上比敌军更多,但这并不意味着林彪所处的环境就是顺境。战争的结果并不在于军队数量,它还会与军队的武器装备以及物资供给等方面相关,衡量一支军队战斗力的标准也十分复杂。
因此辽沈战役爆发之初,我军的处境也算不上一帆风顺。
好在林彪拥有打顺仗的能力,他可以通过缜密的思考和多次的推敲,为接下来的战役计划多种行动方案,并且从中选择最为稳妥且胜算最高的一种。
所以顺境看林彪,其实看的是林彪对于稳妥战况的把握,对于战场节奏的掌控。不打没有准备的仗,这是他最大的特点。
他先是派出一部分兵力留守长春,而后命令军队向着锦州进发。经过31个小时的激烈战斗,解放军取得了锦州战役的胜利,震慑了长春的国民党守军。
在锦州被攻克之后,长春的国民党军长曾泽生意识到,即便他们坚持与解放军对抗,也只是负隅顽抗罢了。因此,他率领大约2.6万人宣布起义,长春也就和平解放。
在一路向南进发的过程中,解放军不断的收编各种方面的势力,扩大自身的队伍。到战役结束之后,我军总兵力已经上升到300万人,而国民党的总兵力则下降到了290万人。
辽沈战役后期,东北野战军越打越顺,这与林彪谨慎细致的性格和周密的指挥风格有着很大关系。
粟裕的风格则和林彪完全不同,他被称为军事指挥的神,往往能够在逆境中创造奇迹,敢于打硬仗,敢于啃硬骨头。
在许多看似毫无希望的战斗中,他能够硬生生杀出一条生路,最终逆转战局,把逆风局打成军事秀。
在井冈山历练时,他就从毛主席的身上学到了许多与歼灭战有关的思想。接下来的很多年里,他一直都在践行与提升自己这方面的军事素质。
在浙南开展三年游击战时期,粟裕也一直贯彻着歼灭战的思想,不断深入敌后,了解敌军态势,为我军歼灭敌人创造条件。
而在此过程中,他遇到过无数的逆境,因此也磨炼出了一身过硬的在逆境中打仗的本领。
在淮海战役中,粟裕的指挥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场战役的过程是艰难的,这一点毫无疑问。我军要在长江以北将国民党军队的优势拔除,国民党自然也要拼尽全力与我军对抗,于是双方理所当然的会形成拉锯与对峙。逆境,必然会出现在战场上。
他的秘书在回顾这段历程时,对于这位天才级将领的指挥方式是叹为观止。他指挥了很多场战役,每一场战役都是不同的打法,而且每一种打法都能奏效。
比如莱芜战役,声东击西的招数被他运用的很巧妙。表面上看,他摆出了在鲁南地区与敌军将领王耀武决一死战的架势。但实际上鲁南地区只是他口袋阵的开口而已,他真正的计划是把敌军引到鲁中地区。
王耀武果然上当,莱芜战役就此爆发,粟裕在早就已经准备好的口袋里歼灭了王耀五七万余人的部队。
他亲自指挥的豫东战役,也是淮海战役中的重要节点,并且直接影响了双方的战略态势,使得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完全丧失了对我军发起大规模进攻的优势。
在这场战役中,粟裕采用的是先取开封、攻敌必救的指挥方式。他先是集中优势兵力,在战略计划预定的时间之内拿下开封,帮助我军建立初步优势。
而后,他马上转移兵力,全面向着敌军区寿年部进发,打算把这个兵团吃掉。
在黄伯韬和邱清泉赶来支援之前,他通过重点进攻的办法,完成了战略目标,歼灭了区寿年兵团。
运用高超的指挥艺术,粟裕在这场战役中,带领我军成功歼灭敌军9万多人。这是淮海战役乃至整个解放战场上酣畅淋漓的一次胜利,他也再一次证明自己的军事美名并非浪得虚名。
淮海战役的胜利虽然并不意味着解放战争的胜利,但它已经为我军奠定了基本的胜局,也为接下来长江以南的战役创造了更多的主动权。
粟裕在逆境中打仗的本事,敢于集中优势兵力作战的原则,还被收录到了他的十大军事原则里面。
绝境还看,彭大将军“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毛主席对彭老总的评价,也是主席和中国广大军民的心声。
彭老总是个身经百战而且骁勇善战的将领,他这一生经历过数不胜数的硬仗。他元帅的头衔,老总的名号,都是从无数的战场历练中得来的。
敢于在绝境当中横刀立马,敢于跟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对抗,这就是彭老总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得以体现。
1950年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不仅仅是一场支援朝鲜反抗侵略的战争,也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更是新中国宣扬国威的战争。
这场仗必须要打,而且必须打得出色,打得漂亮,取得全面的胜利。但是,要想成功,过程可谓十足艰难。
当时以美国为代表的联合国军部队,已经被建设成了一支具有机械化和现代化作战水平的队伍。他们的诸多重型装备,中国军人别说是使用,有的连见都没有见过。
更关键的是,他们还能在战场上掌控制空权。西方人的战斗机时常在天空中盘旋,不仅会炸毁我军的驻地,轰炸我军的防御工事,还会破坏我们的运输战线。
可是反观我军,新中国的空军建设几乎是一片空白,我们必须在苏联的支援和指导之下提升空中作战能力,这样才能和美军抢夺一席之地。
而彭老总当时紧急从大西北赶回中南海,属于临危受命,接到了一个巨大且艰巨的任务。
这场战争用绝境来形容也毫不为过,在志愿军出兵之时,世界上几乎没有人看好中国。而且真正的战斗过程中,我军也的确面临过许多绝境。
但就算明知前方是绝境,彭老总也必须要亲自闯一闯,看一看。既然党和国家把这个任务交到他的手中,那他就一定要扛起这份担子。
聂荣臻元帅在他的回忆录当中写过,彭老总在临危受命之后,表示坚决执行这一任务。他那决绝而果敢的态度,令当时干部会议上的许多人印象深刻。
10月19日的傍晚,浩浩荡荡的志愿军大部队开拔。彭老总作为这场战争的总指挥,并没有留在大后方,而是随着先头部队一起奔赴朝鲜,在最危险的环境中分析和指挥。
他的胆识和魄力没有任何人有资格怀疑,在那样艰难的境地当中,他也带领着志愿军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和朝鲜人民军队共同配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我们以后来人的眼光回溯这场战争,是在明知道战争结果的情况之下去看待先辈们的英勇付出。可是当时在战场上的所有当事人,不管是彭老总还是各军将领,以及一线的战士,他们都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都是抱着搏命的心态打破这场绝境。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不可战而胜之,这就是彭老总的强大之处。
战争主帅,几经改变说起抗美援朝这场战争,在战前商讨工作中,担任主帅的人选还几经变动。
彭老总其实并不是毛主席的第一人选,在把他紧急召回中南海之前,毛主席还考虑过林彪与粟裕两位将领。
只不过,这两个人都有病,长年累月的征战,让他们的身体负荷已经到达了极限。
林彪曾经在偶然之间突发雅兴,穿着缴获的日军服装骑马奔驰。可没想到,他的动静太大,竟然引得阎锡山手下的一个士兵关注。
那人远远地看过去,只看到一个穿着日军军服的男人在马背上起起伏伏。他看不清楚来人的具体长相,只粗暴的认为那是个闯入中国军队驻地的日军将领,于是毫不犹豫的放枪射击。
驰骋沙场的林彪,就这样在不经意之间被一个普通士兵放倒。虽然经过全力的救治,他没了性命之忧,但从此以后他就留下了怕光怕风和怕声音的后遗症。
平时还好,头一旦疼起来,他便感觉整个世界天旋地转,人也无法集中思考。
粟裕同样身体不好,像他这样能够在绝境中屡屡博得生机的将领,必然也面临过许多致命的危险境地。每一次胜利,都是他用伤痕累累的身体换来的。
他总共受过六次伤,有两次都伤在头部,并且他的大脑里面还留着三枚无法被取出的弹片。
他也会时常头疼,甚至他没有办法左右事物。就连吃饭的时候,饭和菜也必须摆在他面前的一条直线上。
1950年9月,毛主席急切地盼着良将能够带兵出征,可粟裕和林彪的身体都不适合承担如此艰巨的任务。
在发给东北区一把手的电报中,毛主席的遗憾溢于言表。两个可以承担主帅之责的良将,都没有办法赶赴战场。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在大西北主持开展工作的彭老总才接到了紧急命令,赶到北京,接下了这个担子。
好在经过几次改变之后,志愿军主帅的位置终于确定,大部队也能顺利动身。
外人其实很难想象,如果粟裕和林彪有一个人接下了这个任务,抗美援朝战争的走向又会是如何。他们二人的作战风格不同,且各自与彭老总的风格也不同,所以指挥的战争特点肯定不同。
主帅之姿态,必会影响军队之姿态。
不过所有的想象和假设都没有意义,因为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抗美援朝就是胜利了,中国军队就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中国的国际地位就是提高了。
结语顺境看林彪,逆境看粟裕,绝境看彭德怀,这句话还真是各有其道理。林彪能够在顺境中打仗,还能够把自己所处的境地变成顺境,选择最稳妥的作战方案。粟裕敢于突破逆境,拥有扭转战局的能力。彭德怀则敢于绝境亮剑,大杀四方。
参考
新华网:
中国经济网: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