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民俗文化探析花炮美学

强强聊历史 2023-03-01 07:43:16

文|侯博士的笔记

编辑|侯博士的笔记

前言

“花炮”又叫“烟花”、“焰火”、“鞭炮”、“爆竹”,是“烟花”和“爆竹”的总称。

从起源上来说,鞭炮比烟花更早。关于“爆竹”的最早记录见于南朝梁宗弼的《荆楚岁时记》:“公鸡鸣叫,人在屋外放鞭炮,以避妖邪。”

到了隋唐,“煤”又出现了,他们将煤火药放入竹管中,再用导火索引燃,使其发生爆炸,从而形成了最早的“竹制鞭炮”。最早的烟花爆竹是由鞭炮顶端喷射出火焰的现象所激发出来的。

花炮艺术的发展

自唐代以来,花炮已有了很大的发展。

唐代初期,“药王”孙思邈在浏阳隐世,首次记载了用硝石、硫磺和含碳物质制成的“硫化火”。唐贞观时,李畋将硝石装在竹筒里,再用导火索引燃,创造出了“装硝爆竹”,然后将其改良成了用硫磺包在纸团上,这才有了“爆张”、“爆仗”的名字。

宋代是我国“花炮”发展最快的时代,从宋代开始,大量使用纸包“爆仗”,以及用麻杆编成的“编炮”。

清朝康熙时期的《浏阳县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后世之人,以纸为管,内填硫磺,名为鞭炮,赠之,谓之‘春雷’。

往年的大年夜,都是锣鼓喧天。从此以后,除旧布新,喜事喜事,放鞭炮就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仪式。

浏阳自古就与花炮结下了不可磨灭的缘分。

根据一九三五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湖南篇》,湖南是鞭炮的起源地,湘省鞭炮的生产,从唐朝到宋朝,从浏阳开始。同一年,湖南省经济普查所在《丛刊·湖南之鞭爆》中也对此作了考证

鞭爆者湖南之特产,尤其是浏阳之出产,久负盛名,盖湘省鞭爆者,始自浏阳也。浏阳大炮在清康熙时期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到光绪皇帝时,已经远销到香港,澳门和南洋各国,并形成了一个著名的品牌。

柳阳市人民潜心研究,不断创新,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他们研制出了“礼花弹”,达到了国际标准,并在计算机上使用了电子点火装置,从而提高了烟花的安全性,提高了烟花的表演效果,实现了从“玩具烟花”向“大型烟花”的巨大跨越。

浏阳花炮从唐代发展到现在已有1000多年的时间,已形成13大类3000多个品种,出口100多个国家,每年出口创汇6000万美元以上,在国际间的份额达到60%,在国内的份额达到40%,因而享有“花炮之乡”的美称。

中国民俗文化中的花炮美学

花炮艺术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它是一种多感觉、多感官、多形态的工艺艺术品。其独特性就是以瞬间的爆发所产生的声响、色彩、图形、气味、光芒、烟雾、火花等。

为人们创造出一种宏大的审美境界和艺术气氛,让人感到喜悦、愉快和感动,进而可以满足人们特殊的精神生活需求。

总而言之,花炮艺术的美主要表现在形式美、艺术美、功能美、技术美和氛围美四个方面。它源远流长的历史,使它在中华文明中独树一帜。

中国花炮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宋燧文对其进行了界定,“花炮”是一种以实物形式存在的文化产物,它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并为人们所喜爱,是一种一次性的、即时的消费。

花炮不仅是一件传统艺术品,而且是有形的,色彩的,声音的,烟雾的,气体的,物质的。同时,作为一种传统乐品,其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了人民的精神需求,祈求祥瑞,欢乐大众,并带有鲜明的精神色彩。

“湖南浏阳”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也是我国“第一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神秘文化、吉祥文化和节庆文化是最为突出的三种文化,它们对花炮文化的发展以及其艺术形态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巫术文化

中国古代文明以巫术文化为基础。在对大自然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人们在不断地探索前进,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共存。

从而产生了一种神秘奇异、稚拙古朴的文化现象,比如图腾崇拜、驱祟祭祀、信仰宗教等,它们都是人类对宇宙万物进行探索的形式结果,又是“巫术”的起源。

相传,“爆竹”第一次出现是因为驱鬼而得名,叫“山臊”。

“山螨”是一种可以传播瘟疫的邪物,用来驱虫的方法,就是在竹管中放上一团火焰,火焰在竹管中燃烧,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很显然,鞭炮在上古时期就被认为是祈求鬼神的工具,鞭炮的作用就是驱邪避灾,驱除瘟疫,驱除瘟疫。

根据《唐史》,唐贞观19年,唐太宗病倒,李畋用鞭炮为其驱魔,令其身体痊愈,李畋被誉为鞭炮之祖。所以,“爆竹”是鞭炮的原始艺术形态,其声音的重要性,是鞭炮审美的首要功能特点。

从花炮的发展来看,它的音色艺术已经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变化。花炮的声音有很多种,它可以有爆竹的轰鸣声,气流的嘶嘶声,火星的爆裂声,以及悦耳的笛声、口哨声等,它们的节奏很有规律,很有节奏感。

在当代的大型焰火演出中,更是重视音响艺术的综合运用,以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将高低、轻重、长短、快慢结合在一起,把握住了整个焰火的节奏,从雷声轰鸣到百鸟朝凤,万马奔腾到小桥流水,每一种音响都有不同的效果,有强有弱,有强有弱,相互辉映,花炮的音响之美,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吉祥文化

在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吉祥物是最突出的,也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

自古以来,大家都是这么想的。《说文》中对“吉”的诠释是“吉,善也”、“祥,福也”,它反映了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即真、善、美,这一朴素的愿望。

使它的影响力扩大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最原始的图腾到最普通的食物、食物、住所,从最普通的意义,上升到了吉祥如意,长寿,幸福,美满,发财,升官,子孙满堂,这就是中国特有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吉祥文化。

从物吉祥,行为吉祥,语言吉祥,文字吉祥,到数字吉祥,从语言文字到祝福,从人名到地理,从天象生物到季节气候,吉祥文化是中国花炮繁荣兴盛的精神根基。

花炮是民间节日中辟邪扬正、喜庆吉祥的标志,自古以来,无论在重大节日、活动赛事、店铺开业、搬家、寿诞、婚嫁、祭祀等场合,都以其独特的视觉、听觉、嗅觉的壮美场面,以及浓郁的美学情感和艺术气氛,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仪式。

在声音艺术的基础上,火炮的颜色和图案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不仅追求的是光彩夺目、多彩多姿,还在主题立意和形态组合的构思方面进行了新的发展,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所具有的独特个性。

在对花炮的吉祥文化进行发掘的过程中,作者曾经幸运地参加了对吉祥文字烟花的设计和开发,这也算是花炮在发展过程中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

它增强了花炮文化中传递情感、表达意思的清晰度,弥补了花炮仅有图案装饰,却没有三维文字造型的产品形式的空白,并根据每个节日的不同,设计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吉祥图案。

从形式美,到产品工艺的升级,再到外包装的艺术美学,这些都更好地促进了花炮之于人们传情达意、祈福的个性化功能需求。

节庆文化

节庆是中华民间文化的一种主要的传承方式。

放鞭炮和过节的日子,几乎是分不开的。在传统的节庆期间,大家都喜欢放爆竹来庆祝。

特别是在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春节。

人们在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被认为是中华人民纳吉迎祥、迎接新年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传统。

而从历史渊源来看,烟花就是在爆竹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节令民俗工艺品,烟花就是渲染喜庆、增强节日欢乐气氛的产品。

这也是花炮美的原因,它的美在于短暂的宝贵,在于不断变化的光、色、形、声、气,给人带来的全方位的感刺激,在于其宏大的场面和气氛,更在于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希望的祈祷。

可以说,节庆文化是花炮技艺革新、审美形态继承、发展壮大的重要平台。

在宋代,花炮的鼎盛时期,每年农历新年和正月十五的时候,都会有一场盛大的庆典,那就是烟火,一朵朵的烟花连成一片,一次又一次的绽放,声势浩大。

到了明朝,人们在架上鞭炮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带有故事情节的鞭炮“盒子烟花”。

到了清朝,烟花艺术更加兴盛,宫廷烟花的产品创新、节目编排以及燃放技术都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逐渐成为一种有特色的艺术。

现在,伴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可以依靠的是无公害的无烟烟花、冷光烟花、日观烟花、室内和舞台烟花等高科技新产品。

以及电子遥控点火、电脑编排与操控燃放程序等燃放新技能,现代人用创新理念与高科技相结合,将烟花艺术推向了高端与国际市场,以节日文化所带动的烟花艺术逐渐走向了世界的前列。

中国烟花艺术已逐渐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在大型节日、大型庆典等场合被大量使用。

并在烟花产品研发、策划创意、节目编排、发射程序控制、燃放后处理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烟花艺术系统。

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盛大、史无前例的焰火表演、2010上海世博会的焰火演出,既展示了我国花炮制造技术的高超,又将中华民间文化精髓浸润其中的焰火审美传播到世界各地。

结语

花炮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密不可分,民间文化的广袤丰富,并不是将其简单地归结为巫术、吉祥、节庆三个类别。

而是对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包容与包容,才能对其审美形式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花炮遗留下来的精神遗产,是人们智慧与美学的结晶。花炮是民间手工艺品中特有的一种,具有特殊的审美、艺术价值,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发掘、去发展的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①刘旭.湖南烟花文化[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5.

②谭仲池.星空的灿烂诗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14.

③陈泽珲.中国长沙·长沙民间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8 :27.

④王伟,胡淼.花炮艺术及其产业化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⑤宋燧文.中国花炮文化博览[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42.

⑥陈碧,袁艺.烟花鞭炮与中国传统民俗[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11):58-59.

0 阅读:5

强强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