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4年,郭子仪凯旋而归,唐宗代问想他要什赏么赐?

夏恂谈历史 2023-11-08 07:33:02

764年,郭‬子仪凯旋‬而归,唐代宗问他想要什么赏赐,郭子仪答道:“臣只要六个绝代佳人即可。”唐代宗惊讶道:“你今年68了吧?”郭子仪答道:“都说多子‬多福,臣还希望能多添点儿孙。”   朝臣‬闻言,都笑话郭子仪,殊不知这才是郭子仪的高明之处。

有唐一代,名将辈出,其中最传奇的非郭子仪莫属了。郭子仪在50多岁才发迹,此后屡建大功,内平叛乱,外御强敌,两次收复长安,他功劳之大,当时无人可以超越。

不过,自古功臣难当,郭子仪却没有落个"狡兔死良狗烹,鸽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凄惨下场,而是享受到了"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的最高礼遇。

揭开郭子仪身上的光环,回到他所经历的历史情境中,他在和皇帝相处时面临的压力之大、困境之多,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至于郭子仪是如何保全其身,荫福子孙的,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和学习。

俗话说的好,高处不胜寒,郭子仪有深刻的体会,因为他曾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当年,他平定了安史之乱,夺回了长城和洛阳城。当他担任官职时,几乎没有封赏可得,他前面的宰相都比他矮了一截。

这句话听起来很难,如果郭子仪想反抗,没有人能阻止他。这表明唐代宗当时非常害怕他。更糟糕的是,唐代宗身边还有一些搞非议和谗言的人。可以说,郭子仪只要犯错一步,就几乎无法挽回。

但是幸运的是,郭子仪虽然是一名武将,却表现的很机智,非常懂得做人,因此在他建立了伟业后,他却能够善终。

在皇帝封赏臣子时,为什么还要询问臣子的意见?

因为郭子仪已经没有可以封赏的了,你应该让他进一步,总不能让他当皇帝吧。不说封赏的话,至少应该给予一些赏赐,以满足臣子们的心意。在安史之乱之后,朝廷财政非常困难,无法拿出这么多财物。

实际上,为了封赏郭子仪,唐代宗愁了好几天没有好好睡觉。当他听到郭子仪要六个美女时,他的心情更加不好。这些女人到底是什么要求?

郭子仪的举动不仅表明他没有野心,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同时也解决了唐代宗的困境,将他的尴尬变成了自己的尴尬。这样的臣子谁不喜欢,此后,唐代宗彻底放下了对郭子仪的疑虑。郭子仪因此躲过了一劫。

醉打金枝的故事我们很多人听说过,话说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唐朝的公主以刁蛮著名,升平公主也不例外。所以他们经常吵架,几乎每三天吵一次,十一天大吵。

有一次,郭子仪被升平公主气糊涂了,竟然说:“你不是就仗着你父亲是皇帝,才敢如此嚣张吗?要不是我父亲,唐朝早就完了。我父亲不是随便做皇帝,否则这位皇帝早就是他了。”

升平公主气急败坏,跑去告状。如果是其他人,唐代宗可能会处罚他们。但唐代宗并没有安慰升平公主,反而狠狠训斥了她,让她好好侍奉丈夫和公公。

郭子仪后来知道了这件小事,带着儿子郭暧前去宫中请罪,但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天。皇上很镇定。弄清楚缘由之后,并没有惩罚郭暧。平静地说了一句话:“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言语上的意思就是长辈对下辈吵架的事情不用那么计较,这样看来老一辈再来插一手,这样就显得多余了。皇上的意思就是没多大事,能理解能理解。

唐代宗安抚了一下他们,然后送他们父子出宫。至于升平公主,回去后变得温顺了许多,夫妻关系逐渐好转,很少吵架了。

这一切都是郭子仪事先策划的结果。可以说,唐代宗最终认识到他是一个君子,相比之下,身边的一些人更难对付。但郭子仪知道如何化解他们的敌意。

有一次,一个名叫卢杞的官员来拜访。卢杞是一个不起眼的官员,他让侍女们留在后院,然后亲自迎接卢杞。他们聊了一整天,郭子仪对卢杞非常友善,使他感到宾至如归。郭子仪甚至特意留下卢杞吃了晚饭,完全把他当成亲人。

等郭子仪亲自将卢杞送出家门后,才让侍女们出来。她们很好奇地问:“老爷,通常大官来访时,你都不让我们靠近。为什么卢杞来了,你却像对待大敌一样?”

郭子仪回答说:“卢杞长得相貌平平,你们看到他肯定会笑话他。但他心思小,眼光狭隘,却又非常有才干,迟早会成为宰相,我是在规避麻烦。”

后来,卢杞果然成为宰相,那些曾经陷害他的人都没有好下场。他独自对郭子仪称赞有加,甚至在皇帝面前夸奖了郭子仪。

可以说,郭子仪了解人性,才能化解他们的敌意。正是因为他懂得做人,才能在高层政治的复杂情况下善终。唐德宗继位后,非常尊重他,称他为“尚父”,加封太尉和中书令。能够让皇帝如此信任的大臣,在历史上找不到第二个。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历史冷知识#

1 阅读:332

夏恂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