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初中生欺凌同学后砸死埋尸,恶魔是如何形成?如何保护孩子?

安汐谈情感 2024-03-21 15:23:07

本文字数约:4984 字

阅读时间约:7 分钟

本文章节:

01、3个初中生联手杀害同学,骇人听闻!

02、刑事责任年龄下调到几岁最合适?

03、这3种错误的家庭教育,易教出犯罪的孩子

04、如何保护好孩子,避免其遭受校园欺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3个初中生联手杀害同学,骇人听闻!

很多成年人连杀一只鸡都害怕得心惊胆战,可3个初中生把同学残忍杀害后,还极其淡定!

最近,河北邯郸“3名初中生杀害同学埋尸案”获得全网关注(下简称“邯郸案”)。

3月10日,河北邯郸肥乡区北高镇张庄村3名初中生将同班同学王某某杀害,然后将尸体掩埋在一个废弃的蔬菜大棚里。

这3个犯罪嫌疑人心理素质“极强”,杀人之后若无其事地各回各家,完全没表现出恐慌。

王某某的家人报警后,警察和村支书一起去这3个嫌疑人家里询问,他们还非常淡定地撒谎说没有。直到警方搜集到更多证据后,他们才承认把王某某埋在了蔬菜大棚里!

警察还发现,他们杀害同学是有预谋的,案发前一天就开始在蔬菜大棚挖坑,案发当天又挖了一次,埋尸的深坑有0.56米深。

王某某的尸体被挖出来时,身上多处有严重伤口,脸部还被铁铲砸得面目全非!可想而知受到了多么可怕、残忍的虐待!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层出不穷,一次次给社会大众带来心理冲击,网友们的内心已经“锻炼”得挺强大的了。可这个案件信息曝光时,网友们还是感到骇人听闻、极其可怕,“恶魔果然是不分年龄的!”

目前,邯郸警方以故意杀人罪,对这3名“恶魔”予以了刑事拘留。有的网友认为这3人是“天生的坏种”,应该处以极刑。

不过,按照我国现行的刑法,犯罪时未满18岁的人,不适用死刑。网友们纷纷讨论到底该对这3个人处以怎样的刑罚,才足以还受害者家庭一个公道,缓解社会大众所受到的心理冲击。很多法律、刑事专家也公开发表意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就认为,应该对这3个未成年犯罪者的父母处以同等的刑罚,还必须要求他们对被害者家人进行赔偿。

这个专业观点一出,很多网友强烈支持,包括我在内。这3名“恶魔”初中生的监护人也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接受严惩!

因为,当孩子犯罪后,只让父母承担民事责任是远远不够的。在很多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中,父母本来就擅长花钱帮孩子“擦屁股”,摆平孩子闯的祸。如果只让他们作出经济赔偿,震慑力将会非常弱。

相比之下,刑事责任能对父母起到更好的震慑力,这能倒逼他们更加用心地教育、管束孩子,更大程度地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02、刑事责任年龄下调到几岁最合适?

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频繁发生,大众一直呼吁推进相关法律的完善,刑事责任年龄也有所下调。

目前,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程度的刑事案件,包括醉驾、金额达到一定程度的偷盗等,他们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犯下严重的刑事案件时,才负刑事责任,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

至于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刑事责任的范围进一步收窄,只有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还说,对不满18周岁的人,即使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也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很多人认为,虽然刑事责任年龄已经下调,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惩罚力度还是不够;而且,未成年犯罪者的父母完全不用承担刑事责任,这也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事情就要改变。

如今的未成年人在网络上接触到大量信息,很多人从小学开始,就不是所谓天真烂漫的孩子。对比起他们父母那一代人的同年龄阶段,现在未成年人的心智更早成熟,而且是成熟得多得多!

他们很可能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甚至扭曲理解为“即使我杀人了,法律也会保护我,我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会助长他们犯罪的念头。

即使孩子未满12岁,他们也完全有可能犯下严重的恶行,刻意夺人性命!

去年3月,云南昆明发生过一起惊险的事件。一名7岁女孩想把一名4岁男孩往井里扔,男童用手死死地抓住水井边缘,女孩却发狠地掰开男孩的手,让其落下,随后淡定离开。

这口井水深2米,足以淹死男孩。好在男孩不断呼救,附近村民听到之后立刻救援,才未酿成悲剧。

要是当时男孩未被救起来,这名7岁女孩就成了“杀人凶手”!可在目前的刑法下,她完全不用负刑事责任。

最近,很受网友欢迎的法学教授罗翔也公开谈论了“邯郸案”。他说,法律从来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但法律所能做到的,就是对于犯下弥天重罪的人依然要进行必要的惩罚,只有惩罚才能带来改造的效果。

按照这个专业观点,我认为,为了加大力度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将刑事责任年龄下调到3周岁。

3周岁之前的孩子还是幼儿,基本没有对别人造成严重伤害的体力和智力。再加上他们还未上学,主要生活在家里,对社会的危害风险非常低。

但是3周岁以后,很多孩子就上幼儿园了。很多幼儿园里已经出现了校园欺凌现象,一些孩子经常恶意欺负同学,对别人造成严重的心身伤害。

当然,这里建议把刑事责任下调到3周岁,也是指在特定范围内的。只有孩子犯下极其严重、对受害者伤害性极大的行为,主观意图非常恶劣时,才能考虑追求其刑事责任,并对其父母一起追究刑事责任。

而且,刑事责任的程度有多种,从轻到重分别是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进行合理判处,既能实现震慑和惩罚作用,也不会过重。

03、这3种错误的家庭教育,易教出犯罪的孩子

根据报道,“邯郸案”中3名杀害同学的初中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都不在身边,平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很多人一听“留守儿童”都心生怜悯,觉得他们缺乏父爱母爱,非常可怜。每年有大量热心网友给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捐款捐物,对他们非常关爱。

可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有很多留守儿童正是因为缺乏父母的陪伴和积极引导,他们会逐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凶残之徒!

我们曾经分析过,未成年人犯下恶行,这并不是他们天生就是“坏种”,而是源于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简单来说,他们的父母往往犯了以下3种家庭教育上的错误,希望广大父母引以为鉴:

第一个错误,父母缺乏积极的三观,追求吃喝玩乐,缺乏更高层面的精神追求,有的甚至沾染上赌博、毒品。

他们对孩子的高质量陪伴极其缺乏,但又在物质上过度溺爱,这容易导致孩子同样精神空虚,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喜欢与同学攀比、炫富。

当这些孩子闯祸时,其父母往往会动用资源为孩子摆平,孩子从来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教育方式逐渐把孩子纵容得无法无天,孩子的行为越来越过分,最终严重突破法律底线。

知名歌唱家李双江和梦鸽非常宠溺他们的儿子李天一(现改名为“李冠丰”),李天一被惯得飞扬跋扈、目中无人,最终因犯下强奸罪而入狱。

父母容易犯下的第二种错误,是两人之间经常吵架,对孩子也动辄打骂,家庭气氛非常压抑,还充满了火药味。

这些父母有可能还秉持着“不打不成材”的落后教育观念,又或者当自己有强烈的负性情绪时难以自我调整,冲孩子撒气,对孩子抱怨、指责、辱骂、甚至打骂。

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很懂得察言观色,有一定的讨好型人格。他们遭受了大量来自原生家庭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长期压抑、痛苦。

有的孩子一直缺乏情绪释放渠道,长期隐忍,不断自我否定,很容易罹患抑郁症。

而有的孩子则会寻找自己的“出气筒”,将负性情绪发泄到比自己更弱小的同学身上,对他们谩骂、拳打脚踢,甚至可能在欺凌别人时感到开心、兴奋,类似行为成瘾了。

如果老师、家长不及时介入干预,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他们的欺凌行为会越来越严重!

第三种家庭教育错误:父母缺乏自我反省意识和能力,遇事总是外归因,有人格异常,并导致孩子也出现同类问题。

这部分父母遇到人际矛盾和冲突时,给人感觉蛮不讲理、咄咄逼人,认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几乎从不理性分析自身的问题。

看到一些社会新闻时,他们也很可能像个愤青一样,一味埋怨、指责外界和社会。这部分父母往往是有偏执型人格异常的。

他们的孩子在潜移默化之下,也变得缺乏自我反省的意识与能力,遇事也总是外归因,很容易在学校与老师、同学发生矛盾,甚至上升为肢体冲突事件。

很多留守儿童虽然很少跟父母在一起,但父母回家时、给他们打电话或视频聊天时,多多少少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而且,如果留守儿童的日常照顾者——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他们也有上述问题的话,就更有可能持续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在“邯郸案”中,3名杀人凶手平时肯定有过欺负同学的行为,他们的父母极有可能有所耳闻,但从不重视,更没有及时介入教育孩子。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些父母很可能就有一定程度的人格异常,对别人的痛苦视而不见,几乎没有同理心。

除了家庭因素外,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忽视。很多未成年人非常喜欢玩游戏,尤其爱暴力、血腥的杀人游戏,觉得玩起来非常痛快。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监督,更有可能会沉迷在游戏中,甚至难以分辨现实与虚拟世界。他们杀人后表现得非常冷血、无情,不排除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游戏中已经重复了无数遍这种暴力行为了,即使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内心也几乎毫无波澜。

希望父母们要避免上面3类家庭教育错误,学会真正科学的育儿知识,还要留意一些不良的网络游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有报道说,“邯郸案”中几个学生的校长说,参与杀人的其中一个学生平时成绩还不错,所以他觉得非常震惊。

很多人有刻板认知,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品行也会比较好,是个乖孩子。但事实上,人格异常跟成绩是否优秀、能力是否出众并不是绝对的正相关。

今年1月16日,美国硅谷发生“清华大学谷歌工程师陈立人暴力杀妻案”,轰动全网!陈立人的成绩和履历极其优秀,是“别人家的孩子”中的天花板,是父母们不断“鸡娃”的优秀作品,最终却残忍杀妻!

所以,孩子“成才”之前要先“成人”,希望父母不要一味“鸡娃”,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树立积极的三观,勇于承担责任,形成越挫越勇的高逆商,预防孩子走上歧途!

04、如何保护好孩子,避免其遭受校园欺凌?

“邯郸案”之所以会引起全网关注,不断发酵,除了因为情节特别恶劣之外,还因为它激活了很多人相似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他们也曾经遭受过校园欺凌。

每个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被欺负,尤其是如果他们自己以前被欺凌过的话,更加不愿意孩子遭受同样的痛苦。

可是,父母有这个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掌握避免孩子遭到校园欺凌的有效方法,切切实实地保护好孩子。

第一,无论父母之间是婚姻存续,还是已经离婚,两人都要保持和谐、良好的关系,也要避免对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有意识地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

看起来这跟“校园欺凌”不直接相关,但其实这有助于孩子形成更加积极、自信的性格。

否则的话,家庭气氛和家庭关系不良的孩子,在学校容易显得胆小怕事、内向怯懦、逆来顺受,他们是“欺凌者”最倾向于选择的目标。

很多父母可能会觉得性格内向、胆小是天生的,但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发现,这种性格主要是后天形成的,与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比如,父母长期缺乏对孩子的陪伴和关注,又或者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觉得孩子不听话就大声批评、拉长了脸,又或者总是否定孩子。孩子心里害怕,缺乏安全感和自信,性格也就更容易变得内向、胆小。

而且,因为父母没有满足他们的情感诉求,他们往往过分渴望友情,很容易为了得到同伴的认可而委屈自己、讨好别人。但这种讨好换来的很可能不是平等的友谊,而可能是被同伴欺凌,被当成软柿子来捏。

第二,父母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并掌握良性沟通三步曲:共情、倾听、积极引导,让孩子的内心对父母是敞开的、亲密的。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孩子遭遇了校园欺凌,他们也愿意第一时间告诉父母,而父母能够及时采取科学的方法应对。

不过,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在得知孩子遭受了校园欺凌后,一定不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者指责孩子没用、让孩子直接打回去。这会令孩子认为告诉父母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很快就会对父母关闭心门。

第三,父母可以多引导孩子强身健体,如果孩子的身体能够承受的话,甚至可以考虑学习跆拳道、拳击等课程。这对于性格已经比较内向、软弱,或者体质较弱的孩子,甚至是已经遭受过欺凌的孩子,更加适合!

运动不但能增强孩子的体质,提升自我防卫、自我保护的能力,还能调节孩子的情绪和性格,让他们恢复一定的自信。

第四,父母要引导孩子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更好地与同学、老师相处。

我们曾经分享过人际交往的三大法则:黄金法则、反黄金法则、以及白金法则。

建议父母在教育儿童、青少年时,至少让孩子掌握“黄金法则”,也就是“你想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但是别人到底如何对待你,那是别人的权利”,能够较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即可。

而且,父母要以身作则。

很多父母与孩子、家人、外界的人发生矛盾冲突时,缺乏自我反省能力,总是倾向于把责任归咎于别人,总是抱怨、批评。这显然就不是“黄金法则”,甚至可能是不理性的“反黄金法则”,即“认为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应该怎样对待我们”。

如果这部分父母自己都不改变,孩子也就很难把父母的引导听进去,“你们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我做到?”

最后,校园欺凌主要发生在学校,希望学校一定要制定相关规定,严厉惩罚施害者,而且要让老师们日常多教育孩子们如何识别、应对校园欺凌,及时给予孩子们帮助!

每一所学校对校园欺凌都应该是“零容忍”的,要坚持底线,让屡教不改的“施害者”在校园里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甚至予以退学;要有力地遏制校园欺凌的现象,让校园成为一片真正的净土,保护每一个孩子都能心身健康地成长。



0 阅读:0

安汐谈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