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4765 字
阅读时间约:6 分钟
本文章节:
01、她被诊断双相障碍,父亲竟逼她自杀骗保
02、她有大量心理创伤,所罹患的可能不是双相
03、渡过难关有利于她康复,但还要留意这些隐患
此图为AI生成
01、她被诊断双相障碍,父亲竟逼她自杀骗保
中国有句老话,“虎毒不食子”,即使凶猛如老虎,也不会伤害自己的崽,天下间的父母都应该是爱护自己孩子的。
可是,竟有一名父亲,他得知女儿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后,认为她这辈子反正也是个得了“精神病”的废人了,于是想逼迫她自杀骗保,偿还他欠下的巨额债务!
世间竟然有如此狠毒、无情的父亲!
最近,我在“凉子访谈录”上看到了这个真实故事,女孩小雅差点就这样被亲生父亲逼上死路!
小雅的经历让人痛心,但她深陷绝境仍积极向上的韧劲又令人动容。
小雅读研一时,因为疫情在家待了半年。她父亲在家脾气暴躁,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吵起来,小雅感到非常痛苦。
小雅的母亲去世时留下了一套房子,小雅父亲再婚后就搬了出来,把这套房子租了出去。小雅实在不想跟父亲频繁发生冲突,她问能不能暂时不把母亲的房子租出去,让她住一段时间。
结果,她父亲说因为欠债,那套房子早就被他卖掉了!
小雅父亲因炒股或赌博欠下20万的债务,他偷偷把小雅母亲留下的房子卖了40万。但他并没有拿这笔钱去还债,反而又亏得一干二净。
小雅气得浑身发抖,而且她意识到,20万的债务对月收入只有5千元的父亲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他没有办法在期限之内还清,那怎么办?
结果父亲说出了一个丧尽天良的办法。
他对小雅说,“既然你得了精神病了,你看你那个二娃哥哥在精神病院住了10几年,他就是一废物了,每个月还要用家里那么多钱。这笔钱如果我还不上的话,我可能会坐牢,不如你去买一笔保险,然后自杀,我就能获得赔偿,还清债务。”
他还说他有一位上级的母亲,就是因车祸被撞死的,获得了60万的赔偿金,他想让小雅自杀“骗保”!
小雅根本没想到,亲生父亲竟然会自私自利到让她以命抵债!
她本能地想拒绝,“为什么你不去还这笔钱,而是来逼我还这笔钱?”,还跪下求父亲放她一条生路。
她还理性地向父亲分析这是行不通的,因为她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即使她假装被车撞死,保险公司也肯定会查到她买药的记录和患病史,最后发现她是自杀,不会赔偿。
可是,她很害怕如果自己一味拒绝,暴怒的父亲有可能当场就把自己暴打一顿。她说让她活下来的价值更大,她答应父亲会在债务期限内帮他凑出这笔钱,小雅父亲才放弃了“骗保”的想法。
不得不说,小雅在那么痛苦、震惊、恐惧的情况下,还能如此清醒和机智,真的非常难得。
从那时起,小雅几乎每天度日如年,整整4个月严重失眠、恐慌,不知道能去哪里搞到这笔钱。她每天服用抗抑郁药,还说自己染上了药瘾,每次药瘾发作的时候非常痛苦。
小雅说自己是睚眦必报的人,对于父亲的无情和自私,她充满仇恨,曾想过要在这笔债务上动手脚,让父亲以贷养贷,一辈子爬不起来。可是,母亲去世后,父亲是她在血缘关系上最亲近的人,她还是不忍心这么做。
她想到了一位学生家长。在本科毕业时,她在一个有钱的家庭里做过一段时间的住家家教,她去找了那个学生的父亲,向他解释了来龙去脉,希望他能借钱给自己。
正好这位叔叔的儿子想读博,小雅想办法让他儿子成功出国读博了,出于对小雅的认可和信任,可能也有怜悯,这位叔叔真的借给了她18.5万元。
欠了别人的钱,小雅也要还。后来,她在参加考研培训工作的时候,参与出版了一本书,因此分得了22万,她立刻就把欠叔叔的钱还清了。
一来二去,小雅相当于通过自己挣的钱,把父亲的债务还清了。
但她非常聪明,她意识到,如果父亲知道是她挣钱还了债,那一定不会把钱还给她。
所以她找上面那位叔叔陪她演了一场戏,说这笔钱是这位叔叔借的,父亲必须还,否则还是要坐牢,只不过可以还得慢一些,每个月还2500元。
事实上,小雅并不打算真的让父亲还自己这笔钱。她是想通过这个方式,帮助父亲存下一笔钱,“也算是为他未来的生活存下一笔基金吧,(不然)他不会有这样的念头”。
父亲那样对待她,她还是愿意为父亲着想。她说,“为人子女的不忍心,战胜了内心的仇恨”,“父母不一定爱孩子,但孩子肯定是爱父母的。”
还完债务后,小雅肩上的重压终于放下了,她成功地戒掉了药瘾,“双相障碍”也进入了稳定期,能正常读研、工作。
02、她有大量心理创伤,所罹患的可能不是双相
双相障碍在精神科临床上属于“六大重性精神病”之一,很多大众以为“精神病”患者是行为异常、胡言乱语,甚至是蓬头垢面的。
但小雅接受采访时思维逻辑清晰,语言表达得很好,还能力出众,在短时间内帮父亲化解了20万的债务危机,这是一般年轻人都未必能做到的。
她呈现出来的样子,与很多人以为的“精神病患者”的形象,简直有天壤之别。
所以,她能以双相障碍患者的身份接受采访,直面镜头,这不但需要很大的勇气,也意义非凡!
这会使更多人对精神疾病、尤其是所谓的“重性精神病”有更加理性、正确的认知,不要再对此患者群体“污名化”。
小雅没有说自己为什么罹患了双相障碍。但在采访中,主持人问小雅被父亲逼着自杀骗保后,处于怎样的一种状态?小雅说,狂躁,“很害怕很暴躁”。
她没有更详细地描述这个“狂躁”到底是怎样的表现,有可能是她也暴跳如雷,对父亲怒吼,又或者情绪非常激动,浑身发抖,歇斯底里,甚至可能有砸东西、捶墙等行为。
在很多主流精神科大夫的眼中,这属于轻躁狂/躁狂发作的症状。小雅有可能是之前就有这样的症状,情绪波动极大,所以就医时被诊断为“双相障碍”。
可是,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雅的这个状态并不是真正典型的轻躁狂/躁狂发作,而是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被激活的“激越状态”。
也就是说,从精准精神心理学角度,她不是真正典型的双相障碍,是“抑郁症伴激越状态”,并有一定程度的偏执型人格改变。
当然,对于“轻躁狂/躁狂发作”的定义,国内外精神科临床上还有争议,我们分析过这个话题。
不过,小雅遭受过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这是非常确定的,符合从精准精神心理学角度提出的新的病因学诊断——创伤后应激反应失调(PTSRD)。
而这些叠加性心理创伤主要来自于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小雅说她很想和父亲好好相处,但父亲从来没有喜欢过她。不难听出,在小雅的成长过程中,她父亲根本没有给予她充足的陪伴与父爱,而是对她忽视、冷漠,甚至很可能经常否定、打击她,对她造成了很大的心理伤害。
甚至有可能,小雅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过不少较大的心理创伤,再加上遭遇母亲去世,她真正罹患的是复合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而不是“双相障碍”。
复合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是2018年才确立的精神心理障碍。可能在小雅就诊时,绝大部分精神科大夫还对这个病很不了解。
她患病后,父亲又在利益关头狠心地“捅”她一刀,导致她的病情一度加重。
还有的网友对小雅父亲感到非常震惊、疑惑。他作为父亲,得知女儿患上双相障碍后,不但不与女儿共同面对疾病,努力成为女儿的避风港,反而想让女儿自杀骗保,这简直颠覆了大众的认知!
怎么会有这种禽兽不如的父亲?!
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雅父亲本来就极有可能有人格障碍,缺乏同理心和自我反省能力,为人自私。再加上,他很有可能出现了赌博成瘾。
成瘾疾病会进一步扭曲一个人的心智,令人出现人格异常,又或者令原来的人格异常不断加重,为了继续进行成瘾行为,他们会绞尽脑汁、不择手段、谎话连篇,甚至不惜违法犯罪!
小雅的父亲很可能已经达到了人格障碍的程度,严重缺乏自我反省能力和同理心,一度想逼迫女儿自杀,行为远远超出了社会规范。
03、渡过难关有利于她康复,但还要留意这些隐患
小雅有“渣父”如此,可幸好,她有一个给了她强大信念的母亲。
小雅说,母亲是她生命中力量的源泉,她感觉她人生中一切的奋斗、努力、光荣以及骄傲都来自母亲。
她读高三的时候,母亲被查出得了子宫癌晚期。医生说母亲最多只能活2个月,但母亲非常乐观,坚持健康饮食,每天锻炼、唱歌,愣是活到了小雅上大学。
母亲去世时,小雅来不及见母亲的最后一面。她万念俱灰,甚至想过随母亲而去。但她想到了母亲生前的乐观和坚强,那股活着的强大力量让小雅恢复了理性。
小雅母亲给予的爱和信念不断疗愈了她,哪怕有一个不断伤害自己的父亲,她也能渡过难关,不至于彻底情绪崩溃。母亲曾希望她考上清华大学,这也支撑着她不断努力,从不自暴自弃。
从这个角度看,小雅的逆商其实相当高,在一次次绝境中,她虽然很痛苦,但仍然发挥后天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努力解决问题。这跟她母亲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很大关系。
很多青少年与小雅一样,也遭受了大量来自原生家庭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他们反复埋怨父母,甚至埋怨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很不公平,将自己遭遇的挫折与困难都归咎于原生家庭,甚至认为“父母皆祸害”,却忘了自己后天其实有很大的人生主动权。
这部分青少年无法决定自己出生在怎样的原生家庭中,在小时候也无法阻止父母对自己造成伤害,这确实令人痛心。
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能够通过努力、奋斗,尽早独立,并且降低对父母的要求和期望值,掌握“幸存者”思维,从而尽量减少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改写自己的命运。
看到视频中的小雅又一次凭借努力渡过了难关,我真的非常欣慰。如果她能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这对她病情康复极其有利。
她说她已经进入了病情稳定期,不过,我担心她的康复之路还存在一定的隐患:
第一,她从小到大遭受的主要叠加性心理创伤还没有得到真正的修复,在遇到一些负性事件导致创伤被激活时,她仍有可能情绪剧烈波动。
这有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人际矛盾,也有可能会被精神科大夫认为她是复发,甚至不排除需要住院治疗。所以,希望她不要对自己的病情掉以轻心,要做好逐步恢复的心理准备,继续加强自我觉察、自我调整的能力。
第二,她一直以来与父亲的亲子关系不良,这很可能会对她的婚恋观产生不良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亲与女儿的亲子关系、父亲的行为等,会对女儿的心理行为和婚姻关系产生影响。大量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的临床实践经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健康的父女亲子关系能够使女孩在婚恋上更加理性、成熟,还能帮助女儿形成更加坚强、自信、乐观和果断的人格品质。
相反,如果父爱长期缺位,甚至父亲对女儿造成过叠加性心理创伤的话,女儿要么过度寻求男性的关注,出现“恋爱脑”,在情感中非常不理性;要么会将对父亲的负性情绪泛化到所有异性身上,出现不婚主义,甚至出现继发的同性恋。
小雅一直以来缺少父爱,她在婚恋问题中存在极大的隐患。主持人问她:“以后是否还会选择信任别人、爱别人?”小雅哽咽地说,“不知道。”
遭遇了至亲的背叛,小雅甚至可能对人性产生了怀疑,不再愿意相信别人。如果她以后谈恋爱,很可能会非常敏感、多疑,频繁地与对方发生矛盾与冲突。
若她在婚恋过程中又不断遭遇叠加性心理创伤,这又很可能会引发她情绪崩溃,引起病情复发,最后,她可能成为不婚主义者。
她也有可能在情感中缺乏理性,遇到对自己稍微比较好的男性就死心塌地,哪怕对方伤害自己,也无法及时止损,出现“恋爱脑”。
还有,她的体型稍胖,很可能是精神科药物副作用(代谢紊乱综合征)导致的。
很多女性非常在意自己的外貌、身材,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过外形方面的心理创伤,比如被嘲笑自己长得胖、长得丑等等。
如果小雅也有这方面的心理问题,又一直难以减肥成功的话,她可能会因此出现情绪波动,也引发病情波动。
第三,小雅要更深入地认识到父亲的问题,并更有智慧地与父亲相处。
她父亲极有可能是人格障碍共病赌博成瘾的患者,而这个问题并非依靠小雅的亲情感化和能力所能解决的。
目前,小雅父亲很可能还不知道小雅替他还债的真相,以及接受采访的事情,可如果他知道了,他极有可能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小雅的行为是不给他留面子,从而导致他会更加歇斯底里地对待小雅;
而且,小雅有了稳定的工作及收入后,小雅父亲还可能理所当然地认为小雅应该给他养老送终,要给他更好的生活条件等,从而对小雅进行道德绑架。
所以,小雅要更有智慧地学会与父亲隔离,这是她获得人生幸福的前提。
小雅是个非常勇敢、坚强的女孩,希望她能够意识到这些隐患,不断提高自我觉察能力。也祝福她能够遇到一个有责任心的、能理解她的男性,在美好的婚恋关系中逐渐疗愈心理创伤。
如果小雅身边有比较亲密的朋友、亲戚,希望他们也能够给小雅帮助、支持和陪伴,帮助她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