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企业是追求利润的集团,但为了达到目的,不能完全忽视其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与纳粹合作创造收益的企业也是如此。
实际上很多企业当时都曾与纳粹合作或协助并积极支持。那么今天来了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10家企业。
10.美联社(AP)纳粹在德国掌权当时,他们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将世界主要媒体拉拢到自己一方。
2016年英国日刊卫报报道,希特勒主宰当时,在德国唯一可以正常运营的西方通信企业就是美国的美联社。
美联社在1930年代与希特勒政权合作,向美国报纸提供了纳粹宣传部制作并选定的资料,直到1941年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
卫报指出,随着美联社独家供应纳粹的新闻和照片,美联社在收益性方面变得非常有利。但美联社却对此否认了协助疑惑,美联社称希特勒掌握政权的1933年从德国驱逐出境至1941年为止美联社也是受到纳粹的镇压。
9.巴卡拉(Baccarat)像奥地利著名水晶品牌施华洛世奇一样,以水晶产品名声大噪的法国制造企业巴卡拉在二战期间也与纳粹合作,并通过与德国的事业积累了巨大财富。
巴卡拉还支援了法国的亲德国政府维希政府。例如,从1940年到1944年,巴卡拉制作了纪念纳粹和纳粹协助者的水晶纪念品。
1942年,巴卡拉的玻璃工匠还为维希政府的亨利·菲利普·贝当制作了一把水晶剑,这只剑重达400多公斤。
到1992年,巴卡拉的最高职位者还是过去的纳粹协助者。其中有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把数万名犹太人驱逐到强制收容所,1991年被起诉为反人道主义犯罪的勒内·布斯凯的人物在1993年被暗杀。
8. 雀巢(Nestle)在我国以咖啡产品而闻名的瑞士企业雀巢过去也没能摆脱纳粹的束缚。准确的说不是摆脱而是协助,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瑞士虽然是中立国,但自发地协助纳粹,向德军支援战斗粮食。
作为代价,雀巢得到了犹太人等强制工人的支援。最具代表性的是雀巢在1947年收购的子公司美极,在瑞士和德国边境附近的多个集体收容所将他们带回来为其工作。
这样的雀巢公司在2000年支付了1460万美元的大屠杀幸存者和犹太人团体的协议金。
雀巢当时通过声明表示,在纳粹支配的国家生存的雀巢集团的部分企业确实雇佣了犹太人或战俘。
雀巢公司还表示,虽然战后收购了协助纳粹的企业,但因为是法律继承,所以接受减轻受害者痛苦的道德责任。
7.雨果博斯(Hugo Boss)1924年在德国麦琴根成立了时装公司雨果博斯。雨果博斯因德国的经济不景气而陷入破产,但加入纳粹党后,随着德国军队的军服供货,摆脱了破产的危机而重新成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因无法满足德军军服激增的需求,雨果博斯遭受了严重的人力不足,因此雇佣了很多强制工人。
麦琴根的雨果博斯工厂雇佣了1241名强制工人。另外,还有法国的40名战俘也被强行带到了雨果博斯工厂。
2011年当时,雨果博斯发行了希特勒纳粹德国时期公司历史的书籍,并雨果博斯首次正式公开道歉。表示想对纳粹国家社会主义时期在雨果博斯的工厂受苦的工人表示深深的歉意。
6.奥迪(AUDI)德国汽车大企业奥迪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协助纳粹成长的企业之一。据了解,作为动员了很多犹太人等强制工人的战犯企业,奥迪以汽车联盟的名义运营时,超过3700名纳粹收容所囚犯在奥迪工厂工作。
战争爆发后,奥迪从1940年5月开始停止民用生产,只进行军用生产。为了生产坦克和飞机发动机等,转换了工厂设施。当时在奥迪工厂工作时因事故不能在做事的工人们被送到强制收容所被处决。
奥迪过去对强制工人主张,只是听从纳粹的指示,只是战争的不幸结果。但后来奥迪一度面临了集体诉讼和抵制运动的危机。
5.大通银行(Chase Bank)美国最大的银行摩根大通在二战时期曾避开美国政府冻结纳粹资产的命令与纳粹亲密合作。
另外,还被指责冻结了以欧洲为基础的很多犹太人的账户,消除了他们可以去同盟国的余力,破坏了犹太人唯一的生存机会。
在战争期间有很多犹太人的银行账户被大通银行冻结。据悉,大通银行还帮助德国裔美国人出售纳粹的战争债券。
从1936年到1941年,大通银行帮助德国筹集了2000多万美元的资金。作为回报,大通银行从中赚取了120多万美元的手续费。
4.宝马(BMW)德国著名的汽车公司宝马也为了公司的成长,在二战当期间雇佣了很多强制劳动者。
部分资料甚至提到仅强制工人数就达5万人。这是因为拥有宝马的君特·匡特和儿子与希特勒政权有着亲密的关系。
君特·匡特于1933年成为纳粹党员,4年后还被希特勒授予军备经济领导人的称号。这使君特·匡特从纳粹处受益匪浅。
例如,战争快要结束时,德国最大的飞机发动机工厂慕尼黑 阿拉奇的宝马工厂工人数从1939年的1000人剧增到1944年的17000人以上。
这些工人都是由外国民间人士和战俘、强制劳动者组成。特别是强制劳动者还投入了工厂增设工作。宝马像雨果博斯一样,在宝马2016年迎来100周年之际,因过去向纳粹提供军用装备,并动员了犹太人等强制劳动者,对此进行了公开道歉。
3.万国商业机器(IBM)这家世界级的电脑企业在纳粹政权时期在德国设立了分公司,生产并管理了数据记录装置即所谓的打孔卡数据记录装置。
通过德国全境的家庭调查,作为搜索犹太人的装置使用,在强制收容所内的囚犯管理上也非常有用。
即,用于准确记录进入收容所的犹太人。纳粹强制劳动受害者还主张,如果没有IBM的帮助,纳粹的大屠杀就无法有效执行。
IBM一直辩解说自己的德国分公司被纳粹收购,那么IBM向大屠杀基金慷慨捐赠的事实应该要如何理解呢?
2.拜耳(Bayer)在我国以阿司匹林著称的德国制药公司拜耳也被贴上了协助纳粹的邪恶企业的标签。
大部分相关活动都是在强制收容所进行的医疗实验,最重要的是,以收容所的犹太人为对象的医疗实验,但是在法律、伦理问题上是自由的。
因此,委托纳粹亲卫队医生以在强制收容所强制感染的患者为对象,进行叶黄素等药物实验。据悉,拜耳的一位高层官员监督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莫诺维茨的化工厂,在那里医生们对感染结核和白喉的囚犯进行了拜耳的药品试验。
另外,拜尔的母体IG法本(全称为染料工业利益集团)也是纳粹在强制收容所毒气室使用的有毒气体齐克隆B的制造企业。
1.安联(Allianz)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世界级保险公司安联成立于1890年,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企业。
但是安联是纳粹的积极支持者,也许是因为这种影响,希特勒的第一个内阁中还包括了安联的老板。当时担任CEO的库尔特·施密特在希特勒政权中被任命为财政长官,所有主要保险合同都相接到了安联。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有设施和职员也加入了安联保险,安联还通过犹太人支付的保险金获得了巨额利润。
而且,安联随意终止犹太人加入的人寿保险或拒绝支付,向纳粹支付了契约者或生存者应得的保险金。
战争结束后,安联曾以丢失大屠杀遇难者保险单等理由拒绝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