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是为保护地球自然和自然资源而于1948年成立的国际机构。
最重要的是,随着最近环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也广为人知。其中关于野生动物,分别评价物种状态的红色名单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红色名单是通过分析生物物种的种群数量、个体减少率、栖息地区域等5个条件,将生物物种分类为9个项目的评价。
分为灭绝(EX)、野外灭绝(EW)、极危(CR)、濒危(EN)、易危(VU)、近危(NT)、无危(LC)、数据缺乏(DD)、未评估(NE)。
截至2022年10月4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对134425种生物进行了评估,并介绍37480种生物是濒危灭绝的物种。
也就是说,很多生物的物种现在都受到了生存的威胁。
虽然有些物种已经灭绝,相反,有些物种通过积极保护摆脱了灭绝的命运。那么今天来了解一下摆脱灭种危机的动物。有哪些动物摆脱了灭绝的危机呢?
10.褐鹈鹕褐鹈鹕主要栖息在美洲大陆。
但是褐鹈鹕曾经有过灭绝威胁的危险时期。
20世纪初,猎捕褐鹈鹕的人非常之多。这是为了收集褐鹈鹕的羽毛并带走它们的卵。
虽然,1918年制定了候鸟条约法,但褐鹈鹕的捕猎仍在暗中继续。而且DDT的发明又给褐鹈鹕带来了另一个危机。
随着DDT使用量的增加,导致了褐鹈鹕的生殖障碍。褐鹈鹕因此再一次面临严重的灭绝危机。在1972年禁止使用DDT,并实施了物种繁殖的恢复计划,使褐鹈鹕的种群得以再次增加。
据估计,褐鹈鹕目前在全世界有超过65万只。因此,褐鹈鹕重新被被归类为无危(LC)。
9.海獭海獭主要栖息在北太平洋和东部北太平洋周围的海岸上,它们以贝壳或海胆等为食生存。
但是,海獭一度也遭到了相当于灭绝的严重威胁。
原因是海獭的毛皮,海獭不是用脂肪维持身体体温的,而是用极为致密的皮毛维持身体体温。
因此,海獭在动物中单位面积的毛发最多。每平方厘米皮肤达12.5万根毛发,亦为动物界之最。因此,海獭的高品质的皮毛成了人类的贸易对象。
因此,估计到30万只的个体数量的海獭一度急剧下降到2000只以下,只因直到20世纪初还在肆意猎杀海獭。
但国际上禁止捕猎海獭,并积极采取保护政策,估计目前全球海獭数量已超过10万只。
8.秃鹫秃鹫主要栖息在北美地区,由于秃鹫是美国的国鸟,因此也算是广为人知的动物。
然而,秃鹫曾经也面临过灭绝。 狩猎、触电和撞击直接导致秃鹫的种群减少,DDT对秃鹫的繁殖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中长期种群减少。
从50万只减少到了412只。因此,在美国秃鹫被选为受保护物种并禁止狩猎。1972年,随着美国法律禁止使用DDT,秃鹫的数量也开始发生变化。
据推测,目前秃鹫种群数量为7万只左右,已经脱离了濒危物种。
7.加拉帕戈斯象龟加拉帕戈斯象龟是现存海龟中最大的物种。在报告的加拉帕戈斯象龟中,最大的加拉帕戈斯象龟长达1.87米,重量达418KG。
但是加拉帕戈斯象龟也曾一度面临从地球上消失的危机。
因为从17世纪到19世纪,因海盗、捕鲸船、商人等狩猎了加拉帕戈斯象龟。其理由包括商业目的,以及收集目的。
因此,16世纪估计约有25万只的加拉帕戈斯象龟的数量在1974年迅速下降到3060只。
旅游业的发展和栖息地的破坏也进一步助长了这种现象。随着对加拉帕戈斯象龟的种群保存变得重要,制定了法律保护制度,通过调节妨碍栖息的山羊等个体数量,加拉帕戈斯象龟的数量增加到19000只。
特别是加拉帕戈斯象龟中,艾斯潘诺拉岛象龟一度只剩3只雄性和12只雌性,处于灭绝顺准。但此后30年间实施保护,艾斯潘诺拉岛象龟的数量增加到1200只被送往大自然。
但这只是比过去好而已,现在加拉帕戈斯象龟还处于濒危物种。
6.蓝鲸蓝鲸是栖息在全世界所有海洋的可以在广泛的地区被发现的动物物种。蓝鲸的特点是其体型巨大。
虽然无法断定最大大小,但如果以捕获的个体为标准,则可以认为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长约33米,重约190吨。
但是,座头鲸曾一度面临灭绝。
因为蓝鲸的油和脂肪被用于肥皂、人造黄油、灯具等,而且蓝鲸的胡须也被用于制作束腰。因此,一度以蓝鲸为目标的捕鲸产业蓬勃发展。
到20世纪中叶,因捕鲸业已猎杀了数十万头蓝鲸,特别是1931年一年就有29000多头蓝鲸死亡。
再加上海洋噪音、海洋污染、与船舶的碰撞、渔网等,蓝鲸的栖息环境变得非常恶劣。
最终,蓝鲸不得不面临灭绝,国际社会对此采取了行动。
尽管一些国家存在非法捕鲸行为,但国际捕鲸委员会从1966年开始禁止捕猎蓝鲸并对其进行保护。
得益于此,目前蓝鲸的个体数虽然还处于灭绝危机状态,但也正在开始恢复。据推测,到目前有15000头左右。
5.孟加拉虎处于食物链顶端的老虎也算是濒临灭绝的物种。
全世界70%以上的孟加拉虎栖息在印度,过去印度就有10万只以上的老虎。
然而,滥捕导致孟加拉虎的数量急剧减少,2006年调查的孟加拉虎个体数量为1411只。
印度政府在印度50个地区建立了保护区进行保护老虎,并积极开展保护工作,导致孟加拉虎的种群开始慢慢恢复。
孟加拉虎的数量在2018年增加至2967只,目前全世界孟加拉虎数量为4000只左右。关键是只是正在进行恢复,并没有结束恢复。
因此,孟加拉虎至今仍被分类为濒危(EN)物种。
4.金狮面狨金狮面狨是一种栖息在巴西大西洋沿岸森林的动物,是目前濒危的物种。
但现在是比过去恢复的阶段,过去非常严重。偷猎也是原因之一,但最大的原因是栖息地破坏。
伐木、采矿业、城市化等造成了金狮面狨的栖息地破坏,随着现有栖息地的90%以上被破坏,金狮面狨的个体数量也急剧减少。
1972年的一项调查,估计金狮面狨全球种群数量在500只以内,而1981年的一项调查发现金狮面狨的数量一度减少至200只以内,几乎灭绝。
因此,巴西政府出面划定了保护区,并进行了公众教育,并促使动物园增加了金狮面狨的数量,使金狮面狨重新返回野外。
由于这些努力,据推测,金狮面狨的种群已从野外恢复到大约3200只。只是栖息地破坏仍然继续,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3.罗岛狐蝠罗岛狐蝠过去在印度亚的几个岛屿上栖息,但现在仅在罗得里格斯岛上栖息。
蝙蝠以水果和花朵为食并吐出种子,因此是植物水分和种子繁殖中起重要作用的动物。
然而,仅从罗岛狐蝠的栖息地减少来看,它们的种群数量也严重减少,甚至面临灭绝。
主要原因是人们砍伐森林。因这些危机引发了保护罗岛狐蝠的行动。
全球46家动物园捕获并饲养了罗岛狐蝠,并在野外进行了栖息地保护和社区教育,这可能导致罗岛狐蝠种群数量增加。
虽然至今仍被分类为极危物种,但罗岛狐蝠的保护工作还算成功。据推测,目前全世界野外栖息的罗岛狐蝠数有100只以上。
2.马略卡产婆蟾马略卡产婆蟾是栖息在西班牙地中海马略卡巴洛亚雷斯岛的动物物种。
1977年首次作为化石被发现,但1979年发现了活体马略卡产婆蟾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马略卡产婆蟾在岛上也只栖息在山区内孤立的山谷中。
当1979年发现活体马略卡产婆蟾时,出人意料地发现马略卡产婆蟾的种群数量很少。
因此,目前被集中保护为特有种饲养后不断把其释放到野外。
据估计,目前有超过500只马略卡产婆蟾在野外栖息。
1.阿拉伯剑羚阿拉伯剑羚是以阿拉伯半岛沙漠和草原地区为栖息地的动物。
但是人们的盲目狩猎导致了阿拉伯剑羚的灭绝,最终在20世纪70年代初在野外灭绝。
最后,在动物园的阿拉伯剑羚成为地球上唯一的物种,在这种危机中,一个名为剑羚行动的项目,动物园和动植物保护协会为拯救阿拉伯剑羚而做出了努力。
这些努力显示出种群增加的可视结果,总体而言,截至2020年底,阿拉伯剑羚的野生种群数量超过1200只。
这得益于动物园等机构在保护数千只以上的阿拉伯剑羚的同时,将阿拉伯剑羚送回野外。
因此,2011年,阿拉伯剑羚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重新调整到易危(VU)阶段,这也是被归类为灭绝的动物转为易危的第一个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