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全球及中国生猪产业展望

卧枝汇 2024-08-28 02:08:00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与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猪产业作为食品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其生产、消费及贸易模式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根据经合组织(OECD)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联合发布的《2024-2033年农业展望》报告,亚洲与拉丁美洲将成为未来十年猪肉产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全球猪肉市场的供需结构、进出口动态将发生显著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猪肉生产与消费大国,其生猪产业将如何调整与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全球猪肉生产趋势

报告预测,至2033年,全球猪肉产量预计将攀升至1.311亿吨,较2021-2023年基期增长7.6%。其中,亚洲、拉丁美洲、非洲及北美洲将引领增长,分别实现4.8%、3.8%、3.1%和2.6%的增幅,而欧洲则面临3.1%的减产压力。这一趋势反映了全球农业生产布局的调整与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

中国生猪产业展望

尽管《2024-2033年农业展望》未直接针对中国未来十年的具体数据进行预测,但结合《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3—2032)》及国家统计局数据,我们可以勾勒出中国生猪产业的大致轮廓。报告指出,至2032年,中国猪肉产量预计将稳定在5600万吨左右,相较于2023年的5794万吨,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负增长态势。然而,这一数据需置于历史背景中审视:考虑到2023年中国生猪出栏量已接近历史高位,未来十年的产量调整更多是基于产能优化与市场需求平衡的结果。

猪肉消费与贸易格局变化

全球范围内,猪肉消费与贸易格局亦将发生深刻变化。预计未来十年,全球猪肉表观消费量将增长至1.31亿吨,与产量基本持平,显示出供需两端的紧密联动。值得注意的是,亚洲、拉丁美洲及北美洲的猪肉消费量将显著增长,而欧洲则面临消费下滑的挑战。对于中国而言,随着人口结构变化与饮食多元化趋势的加剧,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或将稳中有升,但整体增幅有限。同时,鉴于中国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与自给能力的提升,未来中国有望从猪肉净进口国逐步转变为净出口国,参与全球猪肉市场的竞争与合作。

中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为实现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政府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生猪全产业链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包括设施装备、数字化水平的提升以及产业链科技运用的国际领先。具体而言,畜牧养殖规模化率、设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机械化率将分别达到83%、70%和60%,智能装备与数字化管理水平将显著提高。此外,国家还鼓励和支持集约化猪场建设,特别是多层立体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推广,以节约土地资源并提升生产效率。

粮食自给率提升对生猪产业的支撑

粮食自给率的提升对于生猪产业而言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3—2032)》预测,至2032年,中国粮食自给率有望提升至88%以上,其中大豆和油料自给率将持续改善。这一变化将极大地减轻生猪饲料粮对外依赖的现状,降低养殖成本,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结语

综上所述,未来十年中国生猪产业将在全球猪肉市场格局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推进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路径以及提升粮食自给率等措施,中国生猪产业有望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为全球猪肉市场的稳定与繁荣贡献力量。同时,面对国内外市场的双重挑战与机遇,中国生猪产业需持续创新、优化结构、提升效率以应对未来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1 阅读:2

卧枝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