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北外教授呼吁教材删除《背影》,鲁迅文章陆续被踢出课本?

读史局 2022-09-02 14:49:45

最近有关插画事件让学生教材广受大众关注,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丁启阵也想借着网友的热情,企图洗刷掉自己蒙受的12年“不白之冤”。

原来,早在12年前,作为北外副教授的丁启阵,点赞了一条关于武汉某中学将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从教材中删除的文章。

12年后,他声称因为自己的这一做法,直到今天他已经被网友莫名谩骂12年之久,如今即使不为自己,为了家人他也要据理力争为自己“平反”?

身为北外副教授的丁启阵为何要求删除《背影》一文呢?网友为何要谩骂丁教授?

丁启阵:删除《背影》理由有三

据1932年至今,《背影》已经被编入教材整整90年,影响了一代代中国学子。

朱自清用短短的1500多字,勾画出一个父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操心打算的形象。

“亲自将我送到车站,为我找好座位,趁着车还没开,到另一条火车月台上给我买橘子让我路上吃,他肥胖的身子在两条火车轨道间费力地爬上爬下,我的眼泪流下来。”

简单的笔触本是平常的父子之间的小事,却在朱自清的笔下让读者身临其境,不由地联想到自己和父亲的相处。

不少古今名家对此篇文章也是好评不断,《背影》一文凭借老实、真情、简单朴素的描写打动万千学子。

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副教授丁启阵却另辟蹊径,提出几点不同看法,却招致网友谩骂。

丁启阵提出第一点:朱父直接穿越铁轨去买橘子,明显不符合交通规则,在课文中出现容易误导学生。

《背影》中确实描写到“他穿越铁道,走向那边的月台,撑着肥胖的身子吃力地爬上去”的场面。

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时的年代和如今车水马龙的时代自然不同,当年的火车并不常见,铁轨上一天大概也跑不了2趟火车,所以当时并没有禁止穿越铁轨的说法。

如今无论是马路上还是铁轨上都是川流不息,自然不会有人穿越铁轨。

再就是这篇文章出现在中学课本上,作为中学生应该具备自主判断的能力,再不济课堂上也有老师讲解分析。

身为老师丁启阵为学生着想的心理是好的,但是《背影》主要讲述的是父爱,他却着眼于穿越铁轨违法是不是有些吹毛求疵?

要是因为这点“强词夺理”的理由删去《背影》会不会因小失大,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遗憾。

第二点:丁启阵教授认为,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掉眼泪不应该,当年的朱自清已经20岁,作为一个男子汉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的背影就哭鼻子,简直太懦弱。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教育后人,男子要成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成为堂堂正正的真君子,现代文化也要求我们:男子汉流血流汗不流泪。

难道这就意味着男子不能落泪?不能感动?不能动情吗?

《背影》文中写到:当时我已经20岁,自认为自己长大了,完全可以一个人坐车去北京上学,但是父亲还是不放心,一直拜托伙计要照顾好我,行李太多为了让脚工帮我运行李给人讲了半天的价。

我在旁边笑他太迂,这些明明我自己就能干,当时的我觉得自己聪明的不行。

直到父亲将我的一切安排妥当,又觉得路途遥远,打算给我买点橘子,看着他有些老迈又肥胖的身子,蹒跚而又费力地爬上月台,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他将橘子全递给我,又交代我几句,转身离开,直到消失在人群中,我的泪又流下来了。”

文中的流泪不是懦弱无能的眼泪,是发自内心的动容,是一个儿子看着年迈的父亲为自己忙前忙后的心酸与感动。

如果一个男子连情感都没有,面对父母没有感激之情,这样的“冷硬”之人培养他又有何用?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可见再铁血的男子也要有情感,也要学会表达情感。没有情感的人与机器何异?

让人不禁疑问,难道丁启阵教授在生活中从不会掉泪,真的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无论遇到任何事都能用坐看云卷云舒的心态面对?

第三点:丁启阵认为,朱自清的父亲家事处理得一塌糊涂,不应该写进教材成为父爱的典范楷模。

丁启阵认为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此人,养小老婆导致家庭环境剑拔弩张,还因此失去了自己的工作,实在不是个宣传父爱的好形象。

此话一出,不仅普通网友纷纷抨击他,甚至有些在教育岗位上执教多年的老教师都忍不住回应。

《背影》讲述的是父爱,一个男人一生有很多身份,可以是儿子、丈夫、父亲、朋友等等。

一个身份的不合格难道要将整个人全盘抹杀不留余地吗?难道这世上每个人都是完人吗?

或许站在如今的角度看待朱鸿钧纳妾这件事,确实不是个丈夫应该做的事,但当时处在新旧思想交织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虽然新思想不断涌入,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扬,但是旧思想毕竟根深蒂固,当时已经51岁的朱鸿钧难免受旧思想的影响更重一些。

我们看文章学习的是父爱,感恩的也是父爱,如果按照这个刁钻的程度阅读一篇文章,还能剩下多少文章值得学习?

学习过程中学生有自己的判断,老师也会适时讲解分析正确引导,适当的批判精神是好的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过度地追求完美就是吹毛求疵。

不知是丁启阵教授过于坚持还是他骨子里就不服输,尽管过去12年之久,被无数网友开解和谩骂,他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动摇,而且坚持向公众宣传着自己的看法。

但目前的好消息就是,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依旧没有删除,仍然在八年级的教材上供学生阅读和学习。

鲁迅的文章陆续被踢出教材?

初中时学习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多少人默默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下一个“早”字,提醒自己日日勤奋,时时早事事早。

说到鲁迅自然联想到,他身处的那个无论是文化还是政治、经济都十分动荡的年代,对于他那样一个倔强的人,一个落魄的人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动荡、贫穷裹挟着他,他依旧高举文化的大旗,在他的笔下创作出《少年闰土》、《孔乙己》、《纪念刘和珍君》,他也写出《彷徨》、《呐喊》、《药》。

从小学到高中,鲁迅的作品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整个学生生涯,初读时难以理解,再读时热泪盈眶,他的作品很神奇,寥寥几笔便让人物鲜活灵动,短短几句便叫人陷入绝境无路可走。

他生活在吃人的社会,他笔下沾的是墨流的却是血,是那个时代底层百姓的血,是那碗被当作药引子的血,也是救人的血。

幼年不懂鲁迅,中年恨不得翻来覆去读鲁迅,那个名叫周树人的男人,注定要和我们打一辈子交道。

自2012年以来有人发现,鲁迅的文章被逐渐踢出教材。

第一:文化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社会的大潮流下不断有新的思想、好的文章出现,总要替换下教材上一些不适用的文章。

鲁迅的文章饱含封建残余,老爷、少爷、大人等称呼不合时宜较为落后,应该予以删除。

第二:鲁迅的文章思想较为深奥,文笔也晦涩难懂,学生的理解不透彻,鲁迅笔下描写的世代离他们太远了,无法达到共鸣。

鲁迅生活的时代是民国初期,距今不过百年历史,如果因为时间离我们逐渐遥远,那我们学习历史的作用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只着眼于现在,不从历史中寻找经验和方法,不领略古人的智慧,不看战争的残酷,我们当今的学生能知道我们先辈流过的血,受过的伤吗?

他们只会肆意享受和平而不知感恩怀念,那我们的教育还有何意义。

社会的发展是让我们享受便利,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忘记过去!

第三:鲁迅的文章过于激烈,他是一个旗帜鲜明的革命家,举起挑战封建礼教的大旗,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过于极端,不适合引导学生。

现在的社会,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将孩子捧在手心里,生怕他们遭受哪怕一点风雨和磋磨。

哪知风雨才是小树成长为国之栋梁最好的考验,学生作为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他们自己有承受风雨的能力,学校和家长应该学会适当放手,给孩子一些自由成长的空间。

无论是朱自清的《背影》还是鲁迅的文章,是删是留都应该广泛地争取意见,专家教授的意见值得尊重,但也应该得到大众的认可和接受。

1 阅读:24

读史局

简介: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