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端供不应求,十一又爆了

长线如金 2024-10-02 02:49:17

又是一个十一国庆长假,交通出行、景点门票、酒店住宿早早就开始变得一位难求。

以肉眼可见的观察来看,旅游行业是当前经济低迷环境下少有的一个高景气度行业,几乎走到哪里都是一种人满为患的状态,以至于很多人调侃到,出门旅游哪是观景,简直就是在看人头。

行业全面复苏

根据国家文旅部数据,2024年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27.25亿,同比增长1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0%;人均出游消费达到了1001.83元,基本已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水平。

然而,一个新的奇怪现象产生了,一边全国人民出游热情高涨,旅游已成为精神生活的一种刚性需求。另一边A股旅游板块上市公司却表现得惨不忍睹。

宋城演艺、黄山旅游、丽江股份、张家界、中青旅、众信旅游等几乎各个半年报扑街,与2019年同期相比可谓相差甚远。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所谓的满血复活又到底体现在哪里呢?

上市公司表现都不好

关于这些问题,我想如果对这个行业稍微有所研究,答案其实也比较简单,原因主要在于:

1、旅游是一个上市程度并不充分的行业,例如北京故宫、上海迪斯尼、成都动物园这些热门打卡点基本是不可能上市的,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与旅游业相关的个体都没有上市,也不会去上市。所以现有的那些旅游上市公司只能代表自己,并不一定能代表整个行业。

2、旅游行业虽然极其繁荣,但是从已上市公司名单中,你会发现这么多年来真正能杀出的绩优公司非常少,印象中基本上只有宋城演艺和中国国旅这两家,并且后者还只是在挂羊头卖狗肉,名为旅游股实为消费股(后更名为中国中免)。

因此,这些除宋城、国旅之外的上市公司,并不是现在业绩才不好,而是一直都不好。(至少非常不稳定)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在于行业所独有的特殊性。

首先,对于单个景区景点而已,不管生意多好,都是存在承载游客最大上限的,打个比方只能最多容纳1000人的园子,不可能让它同时容纳2000人,所以别看很热闹,其实都没什么成长性。

相反,有的时候因为极端天气或者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还可能造成人流不及预期,出现承载量达不到饱和的情况。

其次,赖以创收的景区景点资源其实也不完全归属上市公司支配,很多情况下地方管委会实际上扮演着凌驾于股东之上的角色,先撸一道羊毛基本是一种常态。

所以别看景区景点每日现金流水入账丰厚,但经过撸羊毛之后,净利润受损,大多都称不上什么现金奶牛。

其三,景区景点门票大多会受到物价部门指导,简单讲就是没有定价权,无法根据供求关系变化调整价格,获取超额暴利。

当然部分衍生产品和服务不在此列,但是门票往往是景区的收入大头,缺乏定价权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3、除了旅游景区之外,还存在一大类就是导游服务业公司。此类公司具有明显的弱差异化特点,很容易陷入价格竞争的泥潭,除了特别的节假日旺季之外,大多数时段也不是什么好的生意模式。

为什么要诟病宋城

从上述特征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需求虽然旺盛,但是旅游却很难称得上是一门好生意。

唯一能够例外的可能只有宋城,因为它靠得是人造景观和演艺输出,不依赖于固有资源,所以上面没有管委会这个婆婆需要进贡,同时也可以类似连锁生意一样,做到异地复制,有效突破单个景区最大承载客流上限这个限制。

也正因为具有这样别人没有的客观条件,所以我认为不能简单拿景区景点的业绩与宋城进行比较,理应对宋城的要求更高一些,故而在之前的文章中对宋城上半年的表现有所诟病。

虽然从盈利端看,黄山旅游、丽江股份、张家界这些比较著名的景区上市公司都很拉垮,宋城似乎比它们还要好上不少。

但是懂行的人一定知道利润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例如管委会撸羊毛、减值或者调节费用等,并不一定能如实反应经营端的热卖情况。

如果看营收的话,你会发现情况截然不同,无论黄山旅游、丽江股份,还是张家界,均已超过了2019年同期的营收数据,唯独宋城却还只能达到2019年同期的八成水平。

要知道黄山旅游、丽江股份、张家界的客流承载能力与2019年相比,基本没有太大变化,而宋城则新开了不少项目(相当于产能提升)。项目变多却没有带来相应的收入增长,这样的表现显然是非常让人失望的,只能说明宋城+千古情的号召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公司的异地复制能力被高估了。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0 阅读:2

长线如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