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程度、梯度、幅度——再聊写意画用墨之积墨法在中国画的技法宝库

云峰语录 2024-08-10 05:59:05

一笑三语:程度、梯度、幅度——再聊写意画用墨之积墨法

在中国画的技法宝库中,积墨法宛如一位神秘的魔法师,能够让画面展现出深邃且丰富的韵味。前天三语聊及写意画用墨的积墨法,有朋友留言询问能否再聊得细致一些。那么,我清和堂主人范云峰今日便三语再谈积墨法。至此,我觉得若要在积墨法中精妙地呈现出墨色的浓淡变化,就如同驾驭一场细腻且精彩绝伦的演出,需要留意诸多关键之处。

首先,初始用淡墨打底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它仿佛是构建大厦的坚实基石。淡墨的程度恰似一把极为精细的标尺,必须拿捏得精准无误。过淡则无法为后续的叠加提供充足的承载基础,过浓则可能打乱后续的节奏韵律。这恰到好处的淡墨,为即将开启的墨色之旅铺设了一条平稳的道路,为后续层层叠加的精彩埋下了精妙的伏笔。

紧接着,每次叠加的墨色要有梯度式的递增,宛如音阶逐步升高般自然流畅。当淡墨渐渐干透,便是墨色递进的关键时刻。然而,这递进的幅度犹如在钢丝上行走般需要极其精准的把控。每一次墨色的增加,都应是小心翼翼的尝试与探索,切不可因心急而一下子过浓,从而破坏了苦心营造的层次之美。这就如同在雕琢一件无比珍贵的艺术品,每一笔的增添都需要深思熟虑、反复斟酌。

再者,叠加的次数和顺序绝非随性而为,而是要依据画面的需求以及表现对象的独特特质,进行精心的筹谋规划。在描绘物体的明暗部分时,暗部往往需要多次叠加较浓的墨,以凸显其深邃与厚重之感;而亮部则需谨慎把控,保持相对的清淡。这一次次的叠加,如同编织一幅细腻的锦绣,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画家对光影、形态的深刻领悟与精准把握。

同时,行笔的速度和力度也在悄然左右着墨色的呈现效果。行笔快速且力度轻盈时,墨色便如轻烟般淡雅缥缈;行笔缓慢而力度沉重时,墨色则似磐石般浓郁坚实。这一快一慢、一轻一重之间,墨色仿佛拥有了鲜活的生命,能够随着画家的心意而变幻无穷、奇妙多姿。

此外,在叠加的过程中,笔锋的巧妙运用堪称点睛之笔。中锋的刚正挺拔与侧锋的灵动多变相互转换,如同舞台上的主角与配角,共同演绎出墨色的多彩华章。中锋能使墨色坚实有力、稳如泰山,侧锋则赋予墨色柔和多变、韵味无穷,二者的交替使用,为墨色的浓淡变化增添了丰富多样的层次。

最后,观察和感受是这场墨色之旅的指南针。画家要持续不断地审视画面,如同一位目光敏锐的观察者,用心灵去捕捉每一处细微的变化。根据实际呈现的效果,及时恰当地调整墨色的浓淡,使之趋向理想的境界。这一过程,是与画面的深度对话,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也是让墨色在纸面上绽放出最为绚烂光彩的关键之所在。

范云峰甲辰七月初七北京早安!

0 阅读:3
云峰语录

云峰语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