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角度、力度、速度——八十八聊临写《圣教序》之“也”字在

云峰语录 2024-08-13 08:05:43

一笑三语:角度、力度、速度——八十八聊临写《圣教序》之“也”字

在书法的浩渺世界里,每一个笔画都蕴含着无尽的韵味和玄机。今日,清和堂主人范云峰与诸位一同走进《圣教序》,聚焦于其中的“也”字,探寻其独特的书写魅力。

起笔先写横,这看似简单的一笔,却暗藏乾坤。起笔时需顺锋入笔,这一“顺”字,讲究的是自然流畅,毫无阻滞之感。略顿之后,向右上方倾斜写出横折。此倾斜角度绝非随意而为,需适当把控,角度过小,则字显得呆板无神;角度过大,则字失去平衡,有倾倒之危。唯有恰到好处的倾斜,方能为整个字增添动力感,使其仿佛拥有了生命的跃动。

接着是中间的竖划,这一竖,并非笔直如棍,而是要稍微弯曲,且上粗下细。这微妙的弯曲和粗细变化,恰是增加字的美感之关键所在。这竖划的位置和形态,犹如房屋的支柱,决定着整个结构的稳固与和谐。书写时,务必全神贯注,稍有疏忽,便会影响整个字的韵味。

最后的竖折,乃是此字的点睛之笔。要写得遒劲有力,方能展现出书法的刚健之美。收笔处稍稍上扬,宛如飞鸟振翅,瞬间为字注入了灵动的气息。然而,这个笔画的写法绝非仅凭力量就能达成,更要注重力度和速度的巧妙结合。力度过大,笔画显得生硬;力度过小,又失之于柔弱。速度过快,笔画易浮滑;速度过慢,则失之于拖沓。只有在力度与速度之间找到精准的平衡,才能保证字的整体美观。

而这个“也”字的最大难点,就在于“竖折”的折笔处。在此处,要略作停顿,这短暂的停顿并非是犹豫不决,而是重新蓄力,如同拉满的弓弦,等待着瞬间爆发的那一刻。随后,迅捷而出,一气呵成,使这一折笔既有沉稳之态,又有果敢之姿。

临写《圣教序》中的“也”字,犹如一场与古人的心灵对话。每一个笔画的起承转合,都是对书法艺术的深刻领悟和表达。通过对这个字的精研细写,我们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书写技巧,更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中那种对美的极致追求和对艺术的敬畏之心。愿我们在这一撇一捺的世界里,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范云峰甲辰七月初十北京早安!

0 阅读:9
云峰语录

云峰语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