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姿态、状态、动态
——九十二聊临写《圣教序》之“乎”字
在书法艺术的广袤天地中,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尽的韵味和奥秘。我是清和堂主人范云峰,今天,三语和大家一同深入探究《圣教序》中“乎”字的精妙之处。
然,“乎”字,看似简单,实则内藏乾坤。首先,品味“乎”字的笔画起始。起笔时,上面的撇画相对平直,它并非随意而为,而是在平直中蕴含着一种内敛的力量。若是过于倾斜,整个字的重心便会失衡,美感也将大打折扣。因此,这一撇的平直恰到好处,为整个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着看左边的点,这个点的书写别具一格。它与右边的点相互连接,形似一横,且朝上微微仰起,带着恰到好处的弯度。这种弯度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在自然书写中流露出来的韵味。之后,便是下面的长横,点与横的连接紧密而流畅,仿佛是天衣无缝的结合,没有丝毫的突兀之感。
再来关注其竖钩的写法。这一竖钩,宛如一道优美的弧线,略带拱形,不仅展现出独特的形态之美,更在书写时需要精准的把握。在钩的部分,稍作停顿,这种停顿并非是生硬的停滞,而是一种力量的积蓄,而后顺势向下,犹如瀑布飞流直下,一气呵成。如此姿态,既需要书写者对笔锋的掌控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又需要内心对书法艺术的深刻领悟。
值得一提的是,竖勾在整个字中的位置偏右。这一巧妙的布局,使得整个字的结构显得紧凑而有力。它就像是一座建筑的支柱,稳稳地支撑着整个结构,让“乎”字展现出一种稳固而坚定的姿态。
再看线条之间的呼应状态。在“乎”字中,各笔画之间线条流畅,呼应紧密。每一笔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这种呼应仿佛是一场无声的对话,让整个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形成了强烈的整体感。无论是撇与点的呼应,还是横与竖勾的呼应,都在这小小的“乎”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乎”字的横画部分呈现出左侧较长、右侧较短的特点。这种长短的变化并非偶然,而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动态平衡。左侧的长横给予了字一种舒展的感觉,而右侧的短横则起到了收敛的作用,两者相互配合,使得整个字在视觉上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美感。
最后,竖钩转折处的处理更是精妙绝伦。竖钩在转折处圆润自然,毫无生硬之感。这种圆润仿佛是经过岁月打磨的玉石,温润而光滑。它体现了书写者高超的技艺和细腻的心思,让整个“乎”字在细微之处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总之,临写《圣教序》中的“乎”字,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笔画的姿态、线条之间的状态以及整体的动态平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才能在书法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范云峰甲辰七月十八郑州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