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威胁。面对强敌,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我们才能更有信心地战胜它。
新辅助化疗,作为乳腺癌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对抗疾病的战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理解新辅助化疗,我们首先要明白它与辅助化疗的区别。
辅助化疗通常是在手术后进行,用于消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而新辅助化疗则是在手术前进行的化疗,即在患者还具备手术条件的情况下,先行化疗这一攻坚步骤。
新辅助化疗的目的
新辅助化疗最初是应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肿瘤可能较大或者已经扩散到周边组织,导致无法直接进行手术。新辅助化疗使肿瘤缩小,降低肿瘤的分期,原本不可手术的情况有可能转变为可以手术,为患者争取到了手术切除肿瘤的机会,增加了治愈的可能性。
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大型临床研究发现,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在疗效方面旗鼓相当,也就可以用于一些早期患者的治疗。
新辅助化疗有一个独特的优势,提高保乳手术的比例。对于那些希望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尽量保留乳房外形完整的患者来说,新辅助化疗为她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让她们在治疗和生活质量之间能够找到更好的平衡。
对于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新辅助化疗也可以使肿大的淋巴结缩小,降低分期。尤其是对于那些原本淋巴结阳性程度较轻、cN0-1的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有可能豁免腋窝淋巴结清扫,不仅减少了手术带来的创伤,还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患侧肩关节功能障碍、上肢淋巴性水肿。
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完全缓解pCR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如果新辅助化疗后能达到pCR,也就是肿瘤细胞完全消失,那么患者的预后通常会明显好于未达到pCR的患者。
三阴性以及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后续强化治疗也可使患者获益。临床研究证实,术后辅助使用卡培他滨和T-DM1进行强化治疗,可改善这两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总之,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帮助患者实现手术的可能性,提高保乳机会,还能改善淋巴结阳性患者的治疗方案,并且通过评估治疗效果预测预后。
新辅助化疗前的准备
若准备进行新辅助化疗时,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全面了解病情,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并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全身系统性的评估
胸部CT检查能帮助我们看清胸部的情况,包括肺部是否有异常。腹部超声或CT则可以查看腹部器官,如肝脏、脾脏等有没有问题。如果是局部晚期的乳腺癌,还会推荐进行骨ECT检查,给骨头照个相,看看癌细胞有没有跑到骨头里去。
PET/CT检查,虽然在新辅助化疗前的使用还有些争议,但对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以便了解肿瘤的整体情况。
♦️乳房原发灶的评估
病理诊断是基础,通过空芯针穿刺原发灶肿块来获取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明确到底是不是乳腺癌,以及是哪种类型的乳腺癌。
同时,还会检测一些分子指标,比如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和Ki-67等,通过它们,可以了解肿瘤的特点,从而选择最有效的新辅助化疗方案。
♦️区域淋巴结的评估
在评估区域淋巴结时,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是临床上更多推荐的方法。它和空芯针穿刺活检的敏感性差不多,但操作相对更简便。通过这项检查,拟定区域淋巴结手术的方式和范围。
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个体化选择
♦️HR+/HER2-乳腺癌
HR+/HER-2-,即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的乳腺癌,这种情况,如果患者比较年轻、局部晚期乳腺癌,或者存在ER低表达、Ki-67高表达、高组织学分级,或者高21基因复发分数等情况,通常会建议进行新辅助化疗。
如果只是使用单纯的蒽环类药物进行新辅助化疗,完全病理缓解pCR的概率在6%-12%之间。若是在蒽环类药物的基础上,再联合紫杉类药物,pCR率有所提高,不过大多数临床研究报道显示,比率还是低于20%。
临床上现在比较推荐蒽环类联合紫杉类药物,或者蒽环类序贯紫杉类药物的新辅助化疗方案。
♦️HER-2阳性的乳腺癌
在新辅助治疗中,靶向HER-2药物,目前更多推荐的是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的双靶新辅助治疗。
而对于新辅助化疗方案,蒽环类序贯紫杉类药物,或者不含蒽环类药物的多西他赛+卡铂方案都可以,研究表明这两种方案的效果差不多。
不过,如果患者存在心脏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比如有高血压、年龄较大,或者基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更倾向于选择多西他赛+卡铂这个不含蒽环类药物的新辅助化疗方案,这样能减少对心脏的不良影响。
♦️三阴性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接受新辅助化疗的pCR率比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要高。
在新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上,主要包括蒽环类、紫杉类、铂类药物。参考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蒽环类联合或者序贯紫杉类药物是首选方案,新辅助化疗后的pCR率在30%-50%之间。如果患者经过新辅助化疗后没有达到pCR,那么在手术后,推荐进行6-8个疗程的卡培他滨强化治疗。
总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是一个非常个体化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分子分型、年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为患者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