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2月,郭松龄率部在巨流河与张学良指挥的奉军展开决战。面对奉军的炮火,郭松龄下令还击,不料手下提前做了手脚,炮弹引线被抽出,一发打出去落而不炸。 郭松龄是张学良的良师益友,主将之间的感情厚重。 尤其是第二次直奉之战后,因为和韩麟春、姜登选闹口角,郭松龄愤愤离开战场。 张学良连夜追上郭松龄,好心劝解他:“茂宸,从前我是你的学生,可如今我是你的长官,没有我的命令,你擅自离开就是破坏军队纪律,如果你要违命,正好我身上什么也没带,你就把我打死好了,你要不打打死我,就得跟我回去” 郭松龄见他诚心要劝自己,也是深受感动,哪里舍得打死他,反倒是觉得自己确实违背了军令,让张学良枪毙自己,以儆效尤。 张学良语重心长:“茂宸,死在这里可不划算,要死就死在前线。你要在战场上给我争面子,我才有底气为你说好话。” 张学良一番诚意,打动了郭松龄。可万万没想到,俩人会兵戎相见。 奉军派系矛盾不可调节,尤其是郭松龄和杨宇霆。 郭松龄时常怒骂杨宇霆是个小人,但无奈杨宇霆是张作霖的人,每次合作自己都被杨宇霆压一头。 第二次直奉大战结束后,没做什么的杨宇霆都有了奖赏,卖力的郭松龄却什么也没得,使得他渐渐生出了扶持张学良上位的想法。 张学良可没想着要“篡位”,但是郭松龄心意已决,不管不顾的就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反奉了。 郭松龄手下的都是跟随张作霖的东北老部队,到了战场上和奉军一碰面,基本都是老熟人,第一场仗竟然是互空射。 这些人虽然跟随郭松龄,但让他们反“大元帅”还是有很大顾虑,双方刚交手没多久,下面就有将领纷纷倒戈。 由团长率营跑路的,还有在战场上直接缴械的,还有直接私下跑了的,甚至有一个旅长陈再新,跑到日本领事馆给奉军打电话通风报信的... 在巨流河战场时, 郭军这边甚至出现了没有引信的炮弹。 奉军这边不一样,张作霖为了不落败,请求日军插手,奉军部队里掺和了很多的日军,下手极其狠辣,打的郭军伤亡惨重。 郭松龄落败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积极争取同盟者。 奉军虽说有11个师,比郭军多了5个,但是部队分散,只有两三个调奉,郭的赢面还是很大的。 但是郭松龄却拒绝了主动来投诚的阐朝玺、汤玉麟、于琢激等人,只因为他觉得这些人想要黑龙江或者吉林,胃口太大,这些人一起在之下直接转投奉军,给奉军加大的力量。 要知道汤玉麟有骑兵一师,而后期郭松龄身死,就是苦于没有骑兵。 除此外,郭松龄还将姜登选给杀了,这让军中其他将领对他十分心寒,自然也不团结;手下五个军军长甚至都换上了自己庆幸,原本的师长则降职,这也让很多人不服气... 种种原因下,郭松龄的失败是早有预兆,日军就是看到郭松龄处于不利地位,才肯帮张作霖一把,甚至日军虽然参战,但却不是郭松龄失败的主要原因。 参考信源:学术月刊1987-12-27——《郭松龄倒戈失败剖析》
1925年12月,郭松龄率部在巨流河与张学良指挥的奉军展开决战。面对奉军的炮火,
云孜聊过去
2024-09-14 15:51:00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