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娃不听话,别提有多头疼了
元嘉聊健康
2024-10-05 12:15:31
🆘抽娃不听话,不像抽娃敏感或者心思细腻的特点,不听话会循序渐进,越演越烈。在前期不是特别严重的时候,家长会采取强硬的方式,可以按时让抽娃听话,但是久而久之,这就成了刁惯,等到孩子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s活不听,不光跟家长对着干,还跟老师对着来,甚至不遵守社会的规矩,那时候想改就难上加难了。
--
▶这就是因为用指责的方式去纠错,ta就会慢慢产生对立违抗的情绪,你要我睡觉,我偏不睡,你叫我做这个,我偏做那个,所以原因就是在这里。那家长就去换一种方式,用鼓励的方式,你找他优点。那我碰到的家长说平时就是这样对孩子的,天天夸他,把他捧上去了,要什么给什么,吃什么买什么,结果马匹拍在马腿上。。。
--
✅这个方式是错的,正确的方式就是当他做一点好的时候,你就及时要鼓励他,及时给到他正向反馈。比如说他帮你做一件什么事情,你要谢谢他,可以说“你今天怎么是那么好,我非常感谢你”。而不是说他要吃什么,就给他端什么,他要做什么,我就要满足他,这不叫正向引导,要对他做出正向行为引导,他做了一件你觉得好的事情,你要把这件事夸大、突出,然后他慢慢就知道这个东西是妈妈欣赏的,是妈妈想要的。
--
▶越用上面那种错误的方式,抽娃会越反抗,正向引导、鼓励不等于溺爱。小孩子现在还是白纸一张,家长想要他变好,那就换位思考,想要他变成什么样子,就用这种方式去鼓励他,比指责有效得多。
--
当然,希望无论家长感到多么生气或沮丧,在亲子互动的言语沟通中,都不要踩以下这些雷区。:
-
1⃣“管你是为了你好”“爱你才会管你”
2⃣“你为什么不能表现得正常点?”“你是不是真的有病啊?”
3⃣“我怎么就养了你这样一个孩子?”“真后悔当初生了你。”
4⃣“你看看别人家小孩多好。”“你能XXX一半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等等。。。。
--
▶家长可能以为能激励孩子,但有时候可能只会让孩子变得嫉妒或者干脆放弃。我们要看别人的长处去学,但看的是行为过程而非结果,不是每个孩子在每个领域都能取得相同的好成绩,每个孩子擅长的也不一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