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白养!”内蒙古一光棍收养两个月大男婴,40年后,男孩当上了武警上校军官,第一件事就是找到自己的领导,申请带着自己父亲来上班,“我父亲年纪大了,家中无人照顾,我必须带着他上班!” (文章内容有可靠的信息来源,全部赘述在文章末尾) 在北京军事科学院的办公室里,一位身着军装的上校正专注地工作着,他就是董永,一位从贫困农村走出来的优秀军官。 然而在他的办公桌旁,还坐着一位年迈的老人,那是他的养父董栋小,这幅温馨的画面背后,是一段跨越四十年的感人故事。 董永如今已是军事科学院的重要成员,他的工作涉及军队政治工作研究等重要领域,尽管工作繁忙,但他始终坚持将年迈的养父带在身边。 为此他多次向领导申请,最终获得了特殊批准,无论是日常办公还是外出调研,董永都会细心照顾父亲的起居,这种坚持,源于他对养父深深的感恩之情。 1979年,在内蒙古的一个寒冷夜晚,当时46岁的董栋小听说有人要将一个两个月大的孩子送人。 这个消息对于刚失去妻子和两个亲生儿子的董栋小来说,仿佛是黑暗中的一线希望。 董栋小毫不犹豫地决定收养这个孩子,然而收养一个婴儿对于一个贫困的单身老汉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给孩子买奶粉,董栋小不得不卖掉家里唯一的一头母猪,他甚至请来了一位奶妈,用自己微薄的积蓄支付了八个月的奶水钱。 这个决定,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积蓄,但董栋小从未后悔,他给孩子取名“永”,寓意永远在身边,希望这个孩子能给他的生活带来新的希望。 在董永成长的岁月里,董栋小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为了供董永上学,他不惜挨家挨户借钱。 尽管自己是个文盲,但董栋小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坚信,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董永的命运。 为了筹集学费,年过半百的董栋小依然坚持每天早出晚归地打工,他的辛劳没有白费,董永从小就表现出优异的学习能力,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董永的求学之路充满了艰辛,在上高中时,为了节省开支,他每天只吃几个干馒头,这些馒头是董栋小在每学期开学前特意烘干,装在化肥袋里让董永带到学校的。 面对如此艰苦的条件,董永没有抱怨,反而更加发奋图强,他不仅学习刻苦,还主动帮助父亲干农活、做家务,用实际行动回报养父的养育之恩。 董永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他不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内蒙古师范大学,还在大学期间通过勤工俭学减轻了父亲的经济负担。 毕业后,怀揣着从小的军人梦想,董永毅然选择了参军入伍,他的军旅生涯可谓一帆风顺,从普通士兵到武警部队军官,再到考取国防大学博士学位,董永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坚定。 他每天为父亲准备饭菜,定期为父亲洗澡理发,就像小时候董栋小照顾他一样,这种孝心,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董永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军旅生涯上,他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他多次参与扶贫助学项目,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教育资源和经济支持。 他经常到学校做励志演讲,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奋发向上,董永的故事,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榜样。 如今89岁高龄的董栋小在儿子的精心照料下,晚年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董永不仅为父亲配备了专业的护理人员,还定期安排体检,购置了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设备。 这让董栋小能够更方便地与外界沟通,甚至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通过视频通话与远方的亲友保持联系,看着父亲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董永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董永的家庭生活同样幸福美满,他的妻子全力支持他照顾养父,两个可爱的女儿则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每当看到孙女们亲昵地喊着“爷爷”,董栋小的脸上总会绽放出慈祥的笑容,这个没有血缘关系却充满爱的家庭,成为了许多人羡慕的对象。 当董栋小决定给予一个陌生婴儿温暖时,他种下了爱的种子,这颗种子在董永心中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了参天大树。 董栋小和董永之间的父子情,不仅是一个关于孝道的典范,更是一个关于人性光辉的生动诠释,它让我们看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血缘更深厚的情感,那就是无私的爱与感恩。 来源: 人民资讯2022年2月15日 《带养父进京做博士后研究,11年形影不离,这位上校让人动容……》
“没白养!”内蒙古一光棍收养两个月大男婴,40年后,男孩当上了武警上校军官,第一
江卿曻啊
2024-10-11 12:58:0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