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2 月 28 日晚,开国元帅陈毅之子陈小鲁因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在海南三亚 301 医院去世。
陈小鲁走得非常突然。这天上午,他还和夫人一起开车去朋友家吃饭,傍晚夫妻俩还和往常一样散步半小时,可到了晚上九点多准备洗澡时便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在送往医院的路上辞世。
得知陈小鲁突然逝世的消息后,陈小鲁的好友、开国大将罗瑞卿之女罗点点发文称,作为国内大力推广“尊严死”的公益人士之一,陈小鲁一贯认为每个人都不应该回避谈论死亡,死亡实际是生命过程中很自然的一部分,因为“生命树上无论什么颜色的叶子都美丽,人们对生命死亡的意义理解尽管不同,但通过尊重个人的意愿的选择,生命树叶都能尊严飘落。”
陈小鲁说过,很多医生都已无力回天的病人,靠切开喉管和呼吸机维持呼吸,靠电击、强力按压心脏恢复心跳,靠升压药维持血压,靠鼻饲维持营养……这些作法对生命是多么大的折磨!因此对于自己的后事,陈小鲁早有安排,早就叮嘱过家人,当医学面对自己的病情无能为力的时候,他会选择“有尊严地死去”。因为“死的时候舒服点,别老拖累人,是我最大的愿望,也是身为人最朴素的愿望。”
一
陈小鲁1946年出生在山东,是陈毅元帅的第三个孩子,他的名字来自《孟子》中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从一懂事开始,陈毅对陈小鲁的要求是:不要以干部子弟自居。在他九岁生日那天,陈毅写了一首 《七古·手莫伸》的诗送给陈小鲁,要求他“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 第二想到党培养, 无党岂能有所作? 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可活? 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惭怍。 ”
陈小鲁记得,小时候父亲经常和自己讲他的革命经历,告诉自己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要善于分析形势,判断形势,才不至于在紧急关头迷失方向。 直到多年后,陈小鲁才真正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
1954年,陈小鲁随父亲住进了中南海。那时中南海很热闹,夏天可以划船、游泳,毛泽东也时不时来游泳。主席每次看到陈小鲁这帮孩子,总是热情地招呼“你们都来游啊”,而陈小鲁每次也是喊一声“毛爷爷好”,便一个猛子跳下游泳池。
1966年,正在北京八中读高三的陈小鲁,迎来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和其他学校一样,八中很快便成立了红卫兵组织,陈小鲁被推举为头头之一。随后陈小鲁带着同学们成立了“西纠”(首都红卫兵西城区纠察队),附近的学校红卫兵组织纷纷加入,陈小鲁一下子成了有名的“学生领袖”。
和其他所谓的“学生领袖”不同的是,陈小鲁反对“武斗”。有一次,“西纠”组织了一次批判会。一群学生冲上去痛打教育局干部和学校党支部书记,陈小鲁挡都不住,好几位老师也被打得半死。看着这种场景,陈小鲁开始迷茫:“革命”就是窝里斗吗?
从那以后,陈小鲁开始了反思,尤其是在看到很多老革命被打倒之后。看着这些伯伯叔叔们一个个“落马”,陈小鲁很不理解:“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这是王明博古的左倾机会主义做法,到现在为什么又出来了?”
不久之后,陈毅元帅也受到了冲击,这让陈小鲁更感到迷茫。就在这时,陈小鲁被周恩来总理找去谈话。总理告诉他:“你应该到部队去”,并且强调说,“这不是我的个人意见”。
聪明的陈小鲁马上想到,这不是总理的个人意见,那肯定是主席的意思。“这种安排对我对父亲都是一种保护。”
二、
1968年4月,陈小鲁成了陆军第39军的一名战士。临行前,他给八中的同学留了条子:相信党中央,相信毛主席,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这也证明当时的陈小鲁已经做好这辈子不回中南海,靠自己奋斗的准备。
在部队,陈小鲁开始了人生的“变道”行驶。
除了部队少数几个领导外,没有人知道陈小鲁是陈毅的儿子。在连队,陈小鲁和普通战士一样训练、学习、执行任务,没有丝毫特殊。在他的努力下,连续三年都被评为“五好战士”,还在一次抗洪抢险中国表现优异荣立了三等功,并且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1970年,陈毅查出直肠癌后,自知来日无多,很想见陈小鲁一面。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得知这一情况后,特批陈小鲁回京探望父亲。
几年不见,陈毅见儿子已经褪去稚气,成了一名标准的军人,不禁老泪纵横。当他问起陈小鲁在部队的情况时,陈小鲁不好意思地一指军装:“还是两个兜!”(当时干部是四个兜)
1975年,陈小鲁与粟裕的小女儿粟惠宁走到了一起。当时的沈阳军区当时正在搞大批判,陈小鲁决定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于是他以“跟爱人两地分居”的理由,调到了总参工作。
调到总参没多久,那场浩劫终于落下了帷幕。陈小鲁由衷地感到,国家有希望了。1986年,陈小鲁被组织上调到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工作。
在“政研办”,陈小鲁被称为“红二代当中的改革派”,因为他在工作中从来都是直言不讳,从不回避问题。陈小鲁自己也承认当年在政改研究室,是个刺头,提的问题比较尖锐,一般人不会这么干。
1992年1月,政改室被撤销后。陈小鲁向时任体改委主任的贺光辉提出,将自己的档案放到人才交流中心。从这时起,他开始了离开体制的生活。他曾解释这样做的原因,那就是“不用再说违心的话了。”
离开体制内之后,陈小鲁在海南创办了亚龙湾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还发行了股票。遗憾的是,随着海南经济泡沫的破灭,陈小鲁在海南的生意失败,不得不回到北京。
回北京后不久,陈小鲁又与人一起创办了标准国际投资管理公司,做一些投资顾问的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奋斗,虽然没有登上过所谓的“富豪榜”,但也算是实现了财务自由。
三、
1998年,陈小鲁决定从商海抽身,与妻子好好享受晚年生活。
退休之后,陈小鲁得知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女儿罗点点,创办了一个名叫“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的机构,力争给每个走向生命终点的人提供过度抢救之外的一种选择,使之能够真正善终。
在一次聚会中,罗点点告诉陈小鲁:“我们期望每一个人的权利都得到同等的尊重,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尊严。每个人的死亡,如同一滴水洒在宣纸上,水在纸上会慢慢晕开,一点点扩大,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因此我希望并致力每一个人都能用自然和有尊严的方式离世。”
罗点点还告诉陈小鲁:虽然每个病人的家属都希望医生能救活自己的亲人,但面对一些医生都无力回天的病人,切开他们的喉管、靠呼吸机维持他们的呼吸,靠电击、强力按压心脏恢复他们的心跳,靠升压药维持血压,靠鼻饲维持营养,从没有人想到过这对那些虚弱不堪的生命来说,是多么大的折磨?
见陈小鲁边听边点头,罗点点又举了一个例子:1999年,95岁的著名作家巴金因病住进医院后,病情不断恶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只能靠喂食管和呼吸机维持生命。可他周围所有的人都希望他活下去,巴金不得不强打精神,忍受痛苦去配合治疗。巨大的病痛使巴金不止一次地说,我是为你们而活……
直到2005年10月17日下午,101岁的巴金进入弥留之际后,医生们这才放弃了对老人的电击,让巴金老人安详地离去。
罗点点认为,像巴金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因为在中国人看来,放弃抢救自己的父母,无论是对医务人员还是对家属而言,都是一个沉重的法律和道德包袱。对于这点,罗点点本人深有体会。
罗点点的婆婆,是一位从中央音乐学院离休的教授。2003年,婆婆被诊断为老年痴呆,2004年春节前,罗点点在外出的时候,婆婆突然被一口痰堵住,出现了心跳呼吸骤停的情况。
罗点点和丈夫的兄弟姐妹连忙将婆婆送进医院,请医生立即对完全丧失了意识的婆婆插上呼吸机进行抢救。
医生告诉罗点点的丈夫,老人很难抢救过来,但对老人使用生命支持系统,能让老人多拖几天再走。
尽管费用很高,但罗点点的丈夫和兄弟姐妹们都表示:只要能让老人多活几天,花多少钱他们都愿意。
等罗点点赶到医院时,婆婆已经被送进了ICU病房。罗点点站在婆婆床前,握着婆婆的手,突然看到婆婆的眼角流出了一滴浑浊的眼泪。
那一瞬间,罗点点的心崩溃了。她在想一个问题:我们这样做,到底符不符合婆婆的愿望?是不是在让她承受痛苦?生命和死亡深不可测,我们是谁,凭什么决定他人生死,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呢?
罗点点动摇了,但丈夫和其他人都坚持一定不放弃的决定。在呼吸机和维持血压的特效药的共同作用下,婆婆坚持了三天,最终还是走了。罗点点永远不会忘记,在给婆婆换衣服的时候,看到婆婆的前胸都被电击得变得乌黑了。
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罗本本发现了婆婆留下的一个纸条,上面清楚说明了对自己生命尽头时不使用过度抢救的要求,并希望把决定权交给儿媳罗点点。遗憾的是,罗点点并没有及时看到这张纸条。
四、
罗点点的话,深深地触动了陈小鲁。他想起了一个朋友的父亲,在被诊断出胃癌晚期后,这位朋友不顾医生的劝阻,执意将奄奄一息的父亲送上手术台,结果老人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在接下来的一周受尽了疼痛的折磨,“拉的全是血”。最终,老人家带着无尽的痛苦离开了这个世界。
陈小鲁想起自己的父亲陈毅元帅查出肠癌后,虽然经过了手术和化疗,但仍然不断恶化。陈小鲁赶回北京时,看到父亲躺在病床上,全身插满管子,医生不停地给他进行各种治疗,吸痰、清洗、不停地翻身,父亲非常痛苦。陈小鲁也曾悄声问医生,能不能不抢救了?
医生盯着陈小鲁看了很久,说了一句话令他一生也不会忘记的话:且不说我们敢吗,你敢写个条子给我们吗?
这次聚会之后,陈小鲁深切地认识到,对临终病人进行各种无谓的抢救不一定是件好事,也许会增加病人的痛苦,还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让每个垂危的病人尽量无痛苦地死去,才是一件符合自然规律的、人道的事情。
不久后,陈小鲁自愿加入罗点点的团队,并协助罗点点出版了一本名叫《我的死亡谁做主》的书籍。开国上将张爱萍将军的夫人李又兰在读过该书之后,当着陈小鲁的面写下了一份填生前预嘱,申明自己如果得了不治之症而饱受痛苦的话,自愿放弃临终抢救。“千万不要用生命支持疗法抢救,如插各种管子及心肺功能启动等,必要时可给予安眠、止痛,让我安详、自然、无痛苦走完人生的旅程。”
2012年,在93岁的李又兰老人弥留之际,她的子女果然按照老人生前预嘱说的那样,没有过度抢救,让李又兰老人安祥地飘然仙逝。
五、
在推广“尊严死”的过程中,陈小鲁越来越感到,相比生前预嘱,“缓和医疗”理念可能更容易被中国人所接受。
缓和医疗的特点是:重视生命,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既不加速死亡,也不延后死亡;而是尽量给病人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让他们的最后时日尽量舒适、宁静和有尊严。
在陈小鲁看来,肿瘤、心衰晚期、肾衰晚期、肝硬化晚期等病人,都属于缓和医疗的范畴。他们可以接受化疗、抗生素、透析等其他合适的治疗,但不要做过度的治疗、有创伤性的抢救和昂贵而无谓的药物,应尽量让他们舒服一些,得到“温情、安宁和尊严”。
陈小鲁希望有一天,我国的“缓和医疗”代替传统的“治疗”,更加注重全方位地关怀病人,既把病人看作生物性的人,也把病人看有灵性、有精神的人。医学手段应该越来越少,逐步让病人的生命进入自然的生物过程。
陈小鲁也知道这些观念,和目前国内主流观点还存在严重冲突。所以他希望党和国家出台法律,倡导和支持推广“生前预嘱”和“缓和医疗”。因为这关乎患者的生命质量,关乎医学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正因为如此,陈小鲁很早便做出决定:他和夫人粟惠宁如果有一天患上了不治之症,他不希望医生对他们过渡治疗,他们想在“温情、安宁和尊严”中离开这个世界。
陈小鲁肯定想不到,自己的离世会如此匆匆,从发病到去世,仅仅不到两个小时。所以他生前留下的预嘱,也成了一张废纸。但不管怎样,他提出“生前预嘱”和“缓和医疗”,是对每个人死亡质量改善的一种探索,是对一种文明理念的推广和实践,是对生命的一种唤醒,更是文明进步的标志。从这个角度来说,陈小鲁是伟大的。
参考资料:
《燕赵都市报》:《陈毅之子曾想让父亲尊严死,医生:我们敢吗?》
凤凰网:《陈小鲁:不再说违心的话》
《小康》杂志:《陈小鲁的“变道”人生》
哈哈哈哈哈
过度抢救真的好吗?我也希望到了那一天能有尊严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