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事件揭示美俄底线,这仗打完,美俄还是那个美俄,世界也还是那个世界,只有乌克兰不再是那个乌克兰了 这次无人机事件,一开始闹得确实有点紧张。美国是严词声讨,大有寸步不让之势,俄罗斯虽然还是坚持反驳,但实际上并没有以前那么硬气,而是反复声称没有动武、不想升级;最后有意思的是,美国虽然放出了无人机螺旋桨被苏-27撞断的视频,但同时又声明不寻求与俄罗斯直接对抗。这话说得这么清晰明了,当然并不是因为美国人像我们一样直爽,而是怕俄方产生“战略误解”,显然美国人也是在给俄罗斯人展示自己的底线。 俄罗斯之所以一开始没有那么硬气,恐怕是因为内部也不知道那架飞机是被自己撞下来的。因为MQ-9虽然贵,却只有不到2吨的重量,螺旋桨又是碳纤维的,这种材料强度不错,硬度却一般,对苏-27的航空铝合金蒙皮不会造成什么太大伤害,如果只是腹鳍蹭了一下,最多只会留下一点痕迹。这么点撞击造成的振动和声音都不会比发动机更大,飞行员在座舱里应该不会有什么感觉。 从视频里俄罗斯苏-27的飞行动作来看,飞行员是真没想撞上去,因为MQ-9的机翼又细又长,在空中就像是一根大扁担,飞行员真要想撞,直着从中间横穿过去就能把机翼切断,完全犯不着从侧后方逼近后转弯放油脱离这一套动作。同样是苏-27,老一代苏联飞行员连比自己大几倍的P-3反潜巡逻机都敢撞上去,要说普京大帝手里的新一代飞行员连个大扁担都撞不到或者不敢撞,怕是没几个人信,所以结论就只能是:俄军压根没想撞。 话说放油这种损招,不知道这飞行员是得到了后台的指示,还是自己临时起意,反正墨林是看不大懂。想用油雾干扰对方视线?作用不会太明显,高速情况下航空煤油的油雾在物体上附着不了太长的时间。用油雾让无人机发动机缺氧停车?理论上倒也有可能,但显然也是没有做到,视频中也可以看出来无人机的摄像头和发动机基本都没受到影响。根据墨林的理解,用飞机或发动机的尾流去干扰已经足够,放不放油其实并没有什么必要。 于是现在看起来,事情又回到了原点,双方的共识就是不直接发生冲突,剩下的该怎么玩就怎么玩。美国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那就是可以牺牲最后一个乌克兰人,但绝不会牺牲一个美国人——当然雇佣兵除外,这仗打到现在,美国已经稳赚不赔,见好就收的可能性在一点点增加;俄罗斯损失了大量装备、人员和设施,也损失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利益,但在某些国家明里暗里的支持下,挺过去应该不成问题,当然也会损失一些口碑——反正俄在西方的口碑也不怎么样,倒也就无所谓了。 只有乌克兰,打到剩下一堆残垣断壁,遭殃的还是老百姓,要怪也只能怪他们自己选出了那个为他们掌握方向盘的司机,当然司机自己会毫发无伤。
无人机事件揭示美俄底线,这仗打完,美俄还是那个美俄,世界也还是那个世界,只有乌克
墨书聊天
2024-11-20 22:09: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