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里戈任坠机身亡与瓦格纳的“实控人”变更
瓦格纳的“头领”普里戈任坠机身亡,这次带走的还有重要指挥官乌特金以及一众瓦格纳高层。这次坠机的原因还在调查当中,原因无外乎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但是如果没有瓦格纳兵变失去了内部的保护,外人即便有心也无力将瓦格纳高层一网打尽。
(“普里戈任背后的男人” 、瓦格纳“真正领导人”乌特金也在此次空难中罹难,此人有一定的纳粹倾向,其纹身图样皆为种族主义标志)
但是从这件事的意义来说,瓦格纳的“实控人”此次肯定是要变更了。瓦格纳的成型,本来是普京出钱,普里戈任出力,这二人配合的结果。这就相当于普京是“投资人”,而普里戈任是“总经理”。但是由于瓦格纳的雇佣兵任务性质和大量招募退伍的老兵这个群体,其政治光谱上越来越靠近了“皇俄派”的主张,成为了一支有普京“投资”的皇俄派武装力量。
但是与所有的投资人与创业者都有矛盾一样,当普里戈任翅膀硬了,就开始有了自己的政治取舍。随着克里米亚事件后西方对俄罗斯的长期制裁,普京的建制派势力因为经济基础的衰退而不断萎缩,这时候汇集了社会的不满与强烈民族情绪的皇俄派就此消彼长地不断做大,这在俄罗斯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所以普里戈任选择逐渐脱离了对“投资人”普京的个人忠诚,而投入到了越来势力越大的“皇俄派”的怀抱,把这派势力作为自己的“靠山”。
二、俄乌战争的隐含逻辑
而俄乌战争的爆发,其实正是这种趋势运行到顶点的一个标志。因为对于当时的普京来说,几年的新冠疫情已经使得经济残破不堪,此时皇俄派的呼声甚嚣尘上。更可怕的是这股势力广泛流行于中下层军官,这种力量分布对于普京的建制派政权来说,是最主要的威胁。
美国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能成功地挑动起俄乌冲突。因为此时怂恿乌克兰加入北约,就是对俄罗斯最敏感的神经进行刺激。这个刺激皇俄肯定受不了,普京如果不出兵,那么皇俄派就要跟普京反目;如果出兵,按照权力场“按劳分配”的通行原则,俄罗斯的权力就要向皇俄派转移。所以普京当时的抉择就是两头堵,要么是内部火并,要么是慢性自杀。
但是从后来的普京的实践来看,他是一个颇具备东方辩证思维且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的人。普京的策略分两个阶段,第一个是“闪击乌克兰”想搞一次短期战斗降服乌克兰以此满足皇俄派的战略需求,从而成为皇俄派认可的“共主”;但是情报泄露俄罗斯“速通”基辅的行动失败时,普京的第二个战略就是通过消耗战一方面消耗乌克兰,另一方面消耗皇俄派。第一个策略是做大自己建制派的势力,这是普京“大团圆”的最好结局;第二个策略是侧重削弱国内的主要对手,这是正确认识到了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起决定性作用。
要么限制皇俄派的战争暴露时间,要么限制皇俄派的物资人员补给,这就是俄乌战争为什么会打成这个样子的原因:这就是一场政治仗,既要国际上争夺乌克兰,也要国内压制住皇俄。
这就是为什么普京在前期急于与乌克兰达成和议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后来瓦格纳等一众能打的皇俄派武装力量总是缺乏弹药补给的原因。因为前期只有迅速结束战争,才能避免皇俄派在持续的战争中做大,而后期只有限制了皇俄派武装力量的资源,才能让他们不断消耗有生力量,这样他们的“功劳”虽然大了,但是人数少了,其势力不会膨胀过大。这正是水浒传里大宋朝廷削弱宋江势力的方案,正好也都是一群好汉,也都是打得硬仗,也都是最终被消耗和拆散。
三、被封印的皇俄派
所以瓦格纳才会被调到巴赫穆特“绞肉机”去打这种消耗极大的“硬仗”,而普里戈任才会不断发声指斥国防部克扣弹药,这其实就是皇俄派发现了普京这个意图后的一种反制措施,即挟战功以索要资源,鼓动舆论以争取社会支持。于是我们就看到在瓦格纳兵变之前,普里戈任就获得了几乎于普京相同量级的支持率。
(瓦格纳兵变前各个政治人物的民众支持率)
正是此时,国防部出手了,直接要把瓦格纳收编自己麾下,于是石破惊天的瓦格纳兵变就此爆发。在“莫斯科自由行”之后,普里戈任的政治生命就一定会终结。因为就像张学良如果不被“看管”起来的话,那么东北军就始终是一个独立的武装力量一样,普里戈任如果不结束政治生命离开瓦格纳,那么瓦格纳就永远不会被俄罗斯的国防体系收编。这样的一个皇俄派属性的军事团体是建制派卧榻之下的心腹之患。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俄罗斯的“张学良”以特殊的方式永久性地失去了其“政治生命”——无论是入狱失去自由还是坠机失去生命,最终都是失去了参与政治游戏的资格。至于事故的具体成因,此时已经不重要了,从形势上来分析,这也是一个必然的结局。
在前一天,俄罗斯的另外一个皇俄派“柱石”——素有“末日将军”之称的谢尔盖·苏罗维金也被解除职务;而再之前,皇俄派的“图腾式英雄”、收复克里米亚的英雄——斯特列科夫,也因宣传极端主义被捕入狱。
至此,对皇俄派的封印大功告成。被打成残血的乌克兰买办集团与失去骨干力量而暂时封印的皇俄派,成为了一对奇妙的低能量平衡。普京的内忧外患终于从危险的水平降了下来。但是代价也是巨大的,俄国的建制派与皇俄派的协作关系至此就决裂了,二者将逐步走向对立;俄国与西方的关系,也很难再回到默克尔时代,因为俄罗斯的军事威胁已经开启了德国的“去工业化”进程,在俄欧双输的情况下,此次战争的小赢家与大赢家就浮出了水面。
四、谁是战争的最终赢家?
俄乌冲突的小赢家,是美国。美国瞅准俄罗斯的内部嫌隙,成功挑起一场战争,打断了俄罗斯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以微不足道的代价毁灭了一个颇具威胁的“联盟”,可算是赢家之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德国这个美国的生产基地残废了,对于将生产制造工作完全外包出去的美国来说,这是少了一条臂膀;另一个方面,美国在俄乌开战后饥不择食收缴俄罗斯亲美派的美元财产,这毁坏了美国的信用,动摇了美国全球化帝国的根基:
在过去三十年的全球化中,美国一直奉行的策略就是拉拢各国的“豪强”、“渠帅”,美国替你们找财路且保管财富,你们替美国在各自的国家去贯彻美国的方针,为美国谋利益。但是此次没收俄罗斯亲美富豪的事情一出,各国买办无不胆寒,自此全球化的豪强共利机制不再。这就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再热衷于美债的原因:美国失去了财富保卫者的信用,就失去了金钱汇流的吸引力。沙特也不在原油价格上继续配合美国,也是这一副作用的直接表现。
所以此次美国挑起俄乌战争,既对其有些许短期收益,但是更有很大的长期损失,在目前稍微能算是一个小赢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损失才会显露出来,倒时候是盈是亏就可能会发生反转。而除了时间因素,美国的输赢也取决于俄罗斯的战场表现,如果俄罗斯战场获胜,那么美国也可能会由赢转亏。
真正在俄乌战争中成为大赢家的,是中国。
中国在俄乌战争中,转移了自身的战略压力,获取了稳定的油气供应渠道,并且借助美国俄罗斯在乌克兰角力而中东空虚的时机,以外交调停和出售武器装备的方式在中东扎下了自己的根脉。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中国在战略上的正确判断和操作。
对于中国来说,俄乌战争的最好结果就是俄罗斯“惨胜”。“惨”的是皇俄派,“胜”的是俄罗斯和普京的建制派。因为如果不把皇俄派消耗充分,那么未来皇俄派通过战争实力膨胀,普京未来仍然坐不稳。而俄罗斯能胜,则对于美国的军事神话来说是一个打击,举北约之力保不住一个乌克兰,那么美国的军事威慑力无疑会大打折扣。
所以中国的操作,就是在前半段让俄罗斯“不输”。因为如果普京的闪击能够成功,那么不需要我们的援助,而之后皇俄派势力正盛,此时俄罗斯若是能赢,那么其内部的失衡会进一步加剧。
所以我们没有大量对俄进行军事援助,而是正常与之贸易,只不过加大了一些产品的贸易量。这种情况下其实就是雪中送炭了,但是又保持了公道的国家立场,没有被战争拖下水。这就延长了俄乌战争的时间,因为有了中国的民用物质援助俄罗斯就不会输,但是缺乏强大的制造业国家支援军事物资也难以致胜。这一时期我们经常看到俄罗斯向朝鲜、伊朗购买军火的消息,可见其深受军事物资之制约。不会输也难以赢的俄罗斯就会长期保持战争状态,这对我们来说才是最好的状态。所以俄乌战争从打得冬去春来,又眼看由春到夏,这使得拜登和美国政府都不耐烦了,多次指斥泽连斯基不听招呼。这是因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也持续消耗着自己的软实力和硬实力,久拖不决的俄乌战场让美国产能不足的短板越来越清晰地暴露出来。
另一方面,我们表达了对普京的支持,但是对于国家层面的合作则比较稳健。这就是因为,俄罗斯政府内部尚不完全协调,皇俄派是军事文明的思维模式,其破坏性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针对西方,也可能转向东方。但是以油气资源经贸为业的普京就稳健多了,对于普京等俄罗斯的建制派而言,既然西方的贸易渠道中断、经济基础不再,那么转向东方就是必然。显然我们找对了沟通的对象,由此得了一个资源的供应国和一个战略上的可靠后方。
但是形势是发展变化的,如今普京内外皆平,中美又龃龉不断,援俄力度在将来未必不会加大。而普京要想彻底封印皇俄派,也必须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能力与建制派的实力,只有替代了皇俄派的战场角色,才能彻底让自己在与其决裂的状态中顺利执政。正如西安事变之后的蒋介石虽然囚禁了张学良终结了其政治生命,但是却开始了全面的抗日。而在全面抗日的过程中,外援的力度决定了蒋介石的态度,当时虽然已经跟日本打得仇深似海,但是在美国对日开战以前国民政府也没有跟日本开战,这是因为工业时代的战争打得实际上是生产力,谁掌握了先进的技术与大规模的产能,谁就是决定战争命运的“战争之神”。
所以虽然俄罗斯主战派遭受打击,却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终结。因为战争要打多久,现在已经不是普京在决定,而是取决于外部援助的力度有多大。此时普京有战场建功的强动机,因为此时立的功,都是自己派系的功劳,不再是潜在竞争者的功劳,故而其战争动机反而上升。而既然失去了皇俄派的武勇与蛮劲,要想在战场建功那就只能依靠先进工业产能的力量了,比如海量的无人机、精准的火箭炮,这些武器装备的质量与数量才是现代战争的核心决胜变量。而这,就意味着,战争的节奏掌握在了中国手中。毕竟现代战争,打的不是人命而是产能和技术,这两者的结合起来最强的国家正是中国。
当年日俄战争之时,两大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战场上厮杀,为的是中国土地的所有权,那时候中国只有眼睁睁看着的份,自己的命运尚且不能支配。如今世界两大强权杀红了眼,我们却成为了胜利天平最重要的一颗砝码,掌控着战争的节奏,决定着胜负的结果。百年之间,华夏生产文明已是成功逆袭。自此军事文明的北患,贸易文明的西患,都不再能打断中华的发展之路,纵使世间纷乱,华夏亦可自主。这百年奋斗之结果,怎能不让前人唏嘘而后人砥砺。华夏之强,就在于自强。前人之志,后人不敢稍忘,前人之功,后人继承发展之,故民族之大业,家国之发展,文明之进化,皆有永续不断之力,此所谓华夏生产文明之自强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古而今,生生不息之文明,繁衍不断之民族,唯中华而已。在辩证唯物的信仰下,纷繁复杂之世事才有科学的处理之道,列国争强,唯有顺应客观规律者得以强盛。此番中国应对国际变局之道,即是辩证智慧的体现,其战略意识优于美、俄之辈远甚,故能战略得其魁也是自然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