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的回目名是“ 活冤孽妙尼遭大劫,死雠仇赵妾赴冥曹”,主要写妙玉因美貌被劫和赵姨娘莫名邪魔上身。
这一回想分(吐)析(槽)的地方很多,但最让我念(难)念(以)不(接)忘(受)的是惜春的表现。
承上回,周瑞的干儿子何三,趁着贾府为贾母出殡的机会,纠集一帮盗匪,溜进贾府偷贾母的私藏。
此时的贾府内院,只留了王熙凤和惜春看家,二人没有被盗贼吓死,却差点因看家不力而惶恐得要死。
这实在让我难以理解。
什么叫看家?像贾府这样的大家族,无非是管理好下人忠于职守,处理突发事件,协调相关矛盾等。
但来了盗贼,阿凤和惜春也不是林四娘那样武艺高强的人,躲着保命还来不及呢,难不成还主动跳出去对抗?
即便是妙玉晚上来与惜春作伴,也与盗贼突袭无关,怪不到她们头上,盗贼也不是走寻常路从正门进入的。
从情理上来说,阿凤病着,惜春也只是个闺中弱女子,盗贼闯入还闹出了人命,如此惊险之事,阿凤和惜春此时最需要得到安慰,因为受到了惊吓。
我实在理解不了,是什么样的人会对她们横加指责看家不力,这得多没有人性啊!
拿到现在来说,小区的保安都无力对抗持械的保安,毕竟他们虽然名为保安,却没有进行过武警式的专业训练,就是想要去对抗,也能力有限啊。
那么贾府凭什么要求阿凤和惜春去对抗穷凶极恶的一股盗匪呢?阿凤和惜春凭什么要自责呢?
尤其是惜春,原著作者对她的定位是“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什么意思呢?就是后期的惜春,已经看破了,“勘破三春景不长”,悟了,已经心如止水了。
续作者似乎是想要铺垫惜春出家,于是频频安排她与妙玉交往,这恰恰是一个弄巧成拙的败笔。
因为,惜春的出家,和妙玉的出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越是看破的人,真出家的人,越会远离妙玉。
连邢屾烟都看出妙玉“僧不僧,俗不俗”,出家只是个形式,真正看破的惜春又怎会与她为伍?
早在第七十四回,惜春就放言:“‘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说明此时的她已经下决心不问世事只求自了了。
所谓“自了汉”就是小乘佛教里的罗汉,以自渡为目的,在外人看来就是尤氏所理解的那样,“心冷口冷心狠意狠”,极其冷漠无情,对身外的人和事漠不关心,也没了对死的恐惧,因为死代表了修成正果,是一种造化,“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肉体的死亡,代表着精神的永生。
自从“矢孤介杜绝宁国府”,惜春就成为了一个居士,在家修行之人。所以,她不会接受看家这样的任务,也不会和妙玉深夜对弈,更不会被盗贼吓得六神无主。
她完全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外界的一切都与她无关,这才是“勘破”的人。
红楼里有很多出家人,但分真出家和假出家,也就是本质上的出家和形式上的出家。
假出家的追求形式,一定要出家人打扮,一定要住在庙宇里或道观里,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出家人。
真出家不在乎形式,求的是内心的安宁,是与俗世划清界线,即如《好了歌》所唱的那样,将世间的一切都能抛弃。
妙玉是假出家,身在庵堂心牵富贵;惜春是真出家,身在富贵心如止水。
所以,哪怕盗贼拿着刀站在惜春面前,她依然故我,该读书读书,该念经念经。
这才配得上曹公为她设置的“虚花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