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挫折教育,应该是家长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感受生活

我是一秒育儿 2024-03-26 04:58:28

我们现在经常会在媒体上看到类似于下面这样的报道:某个孩子因为遇到一点儿小挫折,比如被父母或老师批评,或者与同学发生争执,就做出很极端的反应,如离家出走、校园暴力、拒绝上学甚至轻生等。

实际上,这些问题被发现时,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如果我们了解这类孩子的成长经历,就会发现,很多极端的现象都是有机会避免的。但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上面的两种极端现象。这些现象又非常普遍,父母要么就对孩子过度溺爱与放纵,甚至到了孩子说什么是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程度;要么对孩子进行严厉的管教与控制,甚至到了严苛的程度。

无论是宠溺,还是严苛,都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以什么样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与这个世界相处。

当然,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慢慢意识到溺爱孩子带来的弊端,比如孩子会变得自私自利、骄横乖张,遇到困难就退缩等。

对于绝大部分在娇惯、溺爱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来说,他们在生活中很少会经历挫折,所有的愿望往往都能被满足,所以遇到一点儿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就接受不了,大哭大闹,甚至崩溃。面对孩子的这些表现,家长们也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家长严厉一些会不会更好呢?比如有一些家长说:“我们对孩子要求很严格,我们还刻意创造一些让孩子吃苦、受罪、遭遇冷眼与惩罚的机会,这就是挫折教育,这不就是在培养孩子的抗逆力吗?”

其实,这些家长完全错误地理解了“挫折教育”或“抗逆力培育”的概念与本质,更不要说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了。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多都会呈现一种极度压抑、有暴力倾向、冷漠、孤独与疏离的状态。他们虽然比娇生惯养的孩子更能忍受外界的批评与责罚,但也更容易钻牛角尖、走极端或表现出极度的自以为是。

抗逆力相当于人类面对困境与挫折的一种心理免疫系统。既然是免疫系统,那么正常的抗逆力水平就应该体现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不断对自己的行为与认知边界进行突破,从而不断地解决问题,走出困境。

真正的挫折教育,我认为应该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感受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难。家长要做的,既不是过度保护孩子,也不是对孩子的困难置之不理,而应该和孩子一同面对困难,给予孩子情感上、认知上、思维方式上的全方位支持。通过家长的支持、引导,帮助孩子形成抵抗挫折的能力和信心。这才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正常的抗逆力往往会让一个孩子的整个人生都变得很不一样。积极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抗逆力强的孩子更自信,性格更乐观,目标更坚定,意志力更坚强,同时人际关系也更好,更有领导力,未来的生活也更容易美满幸福。可以说,具有强大抗逆力的孩子能在逆境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心理学家约翰·波拉德(John Pollard)就曾提出,有四种个人优势属于抗逆力积极发展的结果。这四种优势分别为:社交能力强、问题解决的能力突出、自主精神明显和目标感鲜明。

01社交能力强

社交能力包括建立积极人际关系所需要的品质、技巧和态度等。社交能力强的孩子,未来通常会呈现出友善的特质,能够引发他人的积极回应,并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人,总是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并对他人表现出共情、宽容的态度,因而也更容易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02问题解决的能力突出

具有较强抗逆力的孩子,总是会积极主动地做事,并且坚韧灵活,遇到困难也不轻言放弃。同时,他们还善于运用批判性思维,并能针对各种问题提出富有意义的见解。

03自主精神明显

抗逆力强的孩子自主性也很强,表现为自我意识强、积极的自我认同和对力量的感受等。这样的孩子通常喜欢独来独往,并对环境具有很强的控制感。同时,他们也更相信未来,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因而也能更积极地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

04目标感鲜明

抗逆力比较强的孩子,也对未来更加憧憬,对未来有计划、有信心,并且也相信未来会更好。这会促使孩子快速地摆脱逆境的阴影,成为人生的赢家。

很显然,以上四种优势呈现了递进关系。孩子首先要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才能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继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自主精神,之后为自己树立明确的目标,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孩子在这个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中,不仅抗逆力会逐渐增强,强大的抗逆力所带来的进步也显而易见。

尽管每个人都具有抗逆的潜力,但却需要得到后天的促进和培养才能发挥出来。国际抗逆力研究计划(International Resilience Research Project,IRRP)曾就抗逆力的形成方式和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其中一项研究就是:父母、其他关系亲密的人及孩子自己要怎么做,才能增强孩子的抗逆力。研究者得出的结论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形成和增强抗逆力。

“我有”

“我有”(I Have)主要指的是孩子从家庭或社会环境中获得的心理安全感,比如来自父母或其他长辈的鼓励、良好的同伴关系、安全的校园环境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与孩子建立亲密的联结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有并且至少有一个成年人与孩子建立亲密的联结,并能为孩子提供稳定的照料和有效的情感关注,给予孩子一定的理解和支持,这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孩子的抗逆力。

2.给予孩子适当的期望

家人能够看到孩子的优势和天赋,而非只关注他们的问题和不足。孩子的优势得不到发挥,是教育的失误;如果家人不能发现孩子的优势和天赋,那就是失败的教育。

其实,每个新生命都是带着使命、天赋和优势来到人间的,而能不能顺应天赋成长、发展,不仅取决于生命本身,还取决于父母的养育方式。

如果父母能抱着欣赏、认可的态度看待孩子的长处,并给予孩子明确的期望,顺应孩子的优势培养,那么孩子就会变得自信、坚定而卓越。相反,如果父母看到的只有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并且不断批评、指责,那么孩子就会陷入深深的自卑,对外界的一切都缺乏信心,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个失败者,随便一点儿小挫折就可能将他击垮。

3.多为孩子提供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

要让孩子有机会与他人多接触,并建立联系,发展兴趣,从中获得宝贵的生活经验。而且作为各种活动的参与者,他们也拥有决策、计划和帮助他人的机会。

有些父母错误地认为,孩子还太小,什么都不懂,也管不住自己,带孩子参加活动总会给别人添麻烦,自己也没有面子,所以很少带孩子参加活动,甚至也不太愿意让别人的孩子来自己家,或让自己的孩子去别人家玩。

这种做法是十分不正确的。孩子天性中自带强烈的参与动机与学习动机,正是通过这些参与和学习慢慢建立相对比较完整的世界观与亲社会观念。事实上,每个人都是从孩童时代走过来的,在童年时期都会很渴望参与。

所以,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就算在活动中孩子出现了“丢脸”的行为,也是完全可以理解与接受的。如果孩子缺乏这样的机会,就很难形成亲社会行为。

人生发展要素缺乏是很多孩子社会性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正因为“缺乏”,所以孩子长大后会下意识地想“弥补”或“替代弥补”。长期处于某种匮乏状态的人,都会在心理上或多或少地产生某种深层次的挫败感与无助感,如果这些挫败感与无助感日积月累,就会变成健康心理的障碍。

“我是”

除了“我有”之外,孩子还需要另外一个抗逆要素,那就是“我是”(I Am)。“我有”指的是拥有或不缺乏,而且这种“我有”主要是针对个体与外界事物的所有关系。“我是”则通往内在。一个建立“我是”观念的孩子,在他的心里,“我”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我”就是那个本来的拥有者。因为“我是”,我成为自己的主人,也因此拥有掌握自己的绝对理由。

“我是”强调的是主观的自我认同感与自我肯定,是比“我有”更加强大的自信与内驱力。如果说“我有”会有缺乏的时候,那么“我是”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接纳自己的一切都可以是那么美好。这就需要孩子从小对自己的内在价值观,如自控力、自主性、坚定的信心、自我成就感等,建立正确的认知。

抗逆力强大的孩子,都会有对与错的意识,类似于孟子提到的“是非之心”“羞恶之心”,他们会表现出一种很强的共情力。这样的孩子通常能够坚定地肯定自己的重要性,也会主动关心和帮助身边的人。

当然,孩子要做到这些,需要父母和家人平时细心地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培养自信心,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让孩子从小就对自己产生积极、正向、强大的自我认知。

相反,过于严苛的教育不仅不能帮助培养抗逆力,还会一次次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一个缺少自尊,把自己认定为“没出息、被人骂不上进、不优秀的孩子”,又怎么能够同情他人、接纳自己呢?

“我能”

第三个重要的抗逆力品质要素就是“我能”(I Can)。“我有”表现了孩子与资源的关系;“我是”表达了孩子与自我的关系;而“我能”则体现为孩子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交流会逐渐明白哪些事是自己能做的,哪些事是自己目前还做不到的,以及什么事是自己不能做的。这些都需要孩子在不断经历、不断探索中洞悉。

有些父母觉得孩子小,没有能力,像一张白纸一样,然后事事包办。我是非常反对父母这样做的。虽然父母这样做能帮助孩子解决许多难题,避免孩子受伤、发脾气、哭闹等,但同时也剥夺了孩子感受自我力量、探究解决方法和体验成功喜悦的机会。

与此同时,孩子在面对挫败时哭闹、发脾气的表现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一种锻炼自己、审视自己与外界关系的尝试过程。

如果因为孩子哭闹就降低对他的要求,或者马上替孩子解决,那样就会使孩子无法分辨什么是他应该做的或可以做的。然而,孩子不可能永远待在父母身边,他们必须面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关系。那时,一个无法正确分辨能或不能、为与不为的孩子,又如何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呢?

所以,把孩子当成白纸或空罐子,凡事都包办的父母,美其名曰是怕孩子受伤,实际上对孩子的伤害更大。这种影响甚至会贯穿孩子的整个人生。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正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一点点小困难,逐渐形成自信心、独立性、思考能力和坚持精神的。这些都是构成抗逆力的必要因素,并最终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隐形的翅膀”,使其在长大后面对更大的挫折和困难时,同样无所畏惧。

孩子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抗逆力,同时也需要牢固的、支持性的人际关系的滋养,所以家庭关系对抗逆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遇事不怕事”的孩子,未必有强大的后台,但一定有坚实的后盾,那就是家庭成员无条件的关注和支持。满满的安全感就像一把保护伞,可以帮助孩子隔离恐惧、沮丧等消极情绪,使他们迅速离开孤立无援的困境,快速适应环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里需要注意,“无条件的爱”并不是泛滥的意思,而是在具备一种终极关怀与接纳前提之下的大爱之心。“无条件”并不是没有条件或不限定条件,而是在合理的规则设定之下,尽可能地给予孩子最大的爱与尊重。也就是说,深沉的爱是无条件的,不能被功利化。但爱的方式与爱的表达是需要条件与前提的,不能成为泛滥的爱与没有遮拦的爱。事实上,任何成功的教育,都是无条件的爱与有条件的爱在实施过程中辩证平衡的结果。

此外,如果孩子周围的社会环境重视教育,凡事都有清晰的结构和明确的规则,孩子在校内外也都能获得积极的指导,那么社会也可以成为增加孩子抗逆力的重要阵地。也就是说,除了家庭之外,学校、社会氛围也是相当重要的,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负有责任与义务的。

内容来源参考书目:《孩子的品格: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 彭凯平 闫伟

0 阅读:0

我是一秒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