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下半场,充换电产业如何推动「车路网融合」时代?

芯有芯的小事 2024-06-12 06:41:12

4月上半月,新能源车渗透率(周度)首次突破50%,新能源汽车跨越“半数”分水岭,正式迎来了超车一刻。

汽车渗透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汽车产品在市场上所有同类型产品中可能占有的比例。

回顾中国汽车发展史,从2005年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足足用了10年时间,渗透率才突破1%。但从2020-2024年,仅仅4年多时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就提高到了50%。这也意味着,2020年中国制定的“2035年渗透率超过50%”的规划目标,比原定的计划提前了11年完成。

新能源车拉响“反攻”号角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不断革新,带来了各式各样的动力组成,诞生了琳琅满目的车型。

目前,新能源车大致分为插混、增程、纯电三个细分类别,虽然插混、增程车型依然配备汽油机作为直驱/发电用的备用能源,但毫无疑问新能源车是与“电”强绑定的。而“车+电”的动力组成,从宏观层面上讲,油转电依托我国强大的电力基建体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石油对外依赖的风险,有利于国家实施多条腿走路的能源战略。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电代油”低耗能、低排放、低成本的特征显现无遗, 辐射到价格敏感的用户圈层更为明显,毕竟使用成本的降低,电驱平台无疑是将以往高端燃油车的使用体验更为“白菜化”,让追求动力的用户得以凭借更为低廉的成本进入以往百万级别纯燃油车才能享受的“加速3秒俱乐部”。

而自2023以来,两个显著的技术进步,进一步强化了新能源车的技术优势。

一是得益于国内电池相关企业的研发,20万以上新能源车型开始普及800V平台,使得充电效率较前代400V平台实现翻倍,实际体验基本做到10-15分钟充300-400公里,较大程度上缓解了新能源车两大痛点之一的补能焦虑。

二是以华为为代表的新玩家将AI智能驾驶技术大规模推送至用户终端,并通过几个声量极高的技术演示视频,正式开启由ACC/LCC时代的“人主导、技术辅助”向“AI主导、人监控”过渡的技术尝试。

事实上,并非纯燃油车不能做智能驾驶,但在新能源车企的造势下,当下的客户认知习惯已经被塑造为“智能驾驶就是新能源车的名片”,这也无疑为油转电提供了新的助力。

新能源车高歌猛进,新征程未来可期

新能源车风起云涌,当下已然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

回首这一过程,除了电池、车辆、数码设备等各产业链的生产力跃进之外,国家从早期持续至今的整体产业规划、各类扶持补贴政策、电力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金融机构对新质生产力企业的支持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使得我们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汽车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可以说我国新能源车产业链很可能复制光伏领域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崭露头角到独占鳌头。

2023年,我国汽车行业高歌猛进,出口量首次跃居全球第一,创造了由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原创研发的里程碑式飞跃。

放眼当下,中国的新能源车已经具有国际竞争力,这也意味着前路需要更多靠自己来摸索。

诚然,中国汽车出海之路绝非坦途,欧美日韩等传统燃油车强国必将加大贸易壁垒以维护自身产业,而亚非拉地区传统基建的落后能否支撑中国汽车发挥出最大优势还有待观察。

但相信,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经济社会绿色化转型浪潮,中国汽车产业全球覆盖地区正逐渐拓展,产品矩阵不断丰富,供应链布局日臻完善,站在新起点上,中国汽车未来可期。

免责声明:

1、本号不对发布的任何信息的可用性、准确性、时效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作出声明或保证,并在此声明不承担信息可能产生的任何责任、任何后果。

2、 本号非商业、非营利性,转载的内容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无意构成任何其他引导。本号不对转载或发布的任何信息存在的不准确或错误,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

3、本号部分资料、素材、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所有转载都已经注明来源出处。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以及个人合法权益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0 阅读:1

芯有芯的小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