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新婚夜,26岁胡适坐在椅子上,双手搓来搓去。江冬秀伸手戳他:“傻坐着

青史如烟啊 2025-03-27 11:15:32

1917年,新婚夜,26岁胡适坐在椅子上,双手搓来搓去。江冬秀伸手戳他:“傻坐着干嘛?我们开始吧!”胡适一脸懵地问:“怎么开始?”   一句话问得江冬秀忍不住脸颊绯红,怎么一个男人还能发出这样疑问啊?   但为了能够让夫妻生活和和顺顺的,江冬秀不得不主动了一点,缓解了僵硬的氛围。   而江冬秀这一夜的主动,也换来了往后余生永远能够拿捏住胡适的底气。   毕竟不少文人雅士、新派人物,基本上都一个劲地追求爱情,即便结婚了也是要狠了心摆脱开来的。 胡适永远都是在旁边为他们加油呐喊的,鼓励他们勇敢打破一切规则,结果只有他一辈子都没逃脱江冬秀的魔爪。   其实胡适长得一表人才,追求他的美貌女子也不少,他也谈过恋爱,唯独就是没能摆脱也没有对不起过与江冬秀的这段包办婚姻。   那个年代谁不反抗包办婚姻,谁都是跟不上潮流,要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的。   胡适一开始特别反对母亲给他指定的这门婚事,但因为孝字大过天,他没有办法反对,只能够远远地逃离。   他虽然没有见过江冬秀,但这并不妨碍他反对这门婚事,他本来想着他在外面多读几年书,说不定这女子害怕年纪大了,会另嫁他人。   可没想到江冬秀竟然硬生生地等了他近15年,但多年的等待并没有让胡适心软。   他在美国留学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和自己灵魂十分契合的女子韦莲司,这是教授的女儿,还是个十分有天赋的画家。   不仅有才有貌,更是被胡适认为大多数寻常女子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存在,一封封情书写起来跟不要命一样。   只可惜胡适已经订婚,他实在没有勇气为了韦莲司违抗母命,更何况韦莲司的父母也不同意异国通婚,他们不得不将这段爱情转变成知己之交。   胡适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反抗这段包办婚姻,他曾写信让江冬秀不要再裹脚,还要她读书识字。   后来在彼此的相处中,胡适也渐渐地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女子有才能固然是好,可江冬秀这样也很好嘛,无伤大雅。   因为自己常年不在家,江冬秀顶着未婚妻的名头就时常来侍奉婆母,尽了胡适未能尽到的孝,这点让胡适尤为感动。   好不容易到了结婚的时候,胡适竟然又要求婚礼不能够铺张浪费,一切都要从简。   胡母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直把胡适说得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还不敢吭气儿。   还是江冬秀站出来安抚了胡母,“姆妈,我没有什么意见的,您总该听听他的安排。”   这才将婚礼事宜定了下来,这一遭可谓是又让胡适对这个女子刮目相看了,两人也顺利地进入了婚姻。   圈内人都知道胡适“惧内”,实在是江冬秀嫁过来以后,完全就拿捏住了胡适。   以至于那么多莺莺燕燕、红颜知己,胡适愣是没敢越雷池一步的。   生活吵吵闹闹,偶尔鸡飞狗跳,可胡适却越来越依恋有江冬秀在的日子。   不少人为胡适打抱不平,可他自己笑呵呵地搬出了“三从四德”,好好地又将自己自省了一遍。   江冬秀虽然不懂得胡适那些才学,但她也会写歪歪扭扭的字,会从简单的话语中一语中的,让胡适不敢不从。   她将胡适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得十分周到,以至于胡适一个人待着的时候根本不适应。   胡适一直都念着江冬秀的好,也不愿意辜负这个女子,为这段他曾经百般厌恶的包办婚姻,厮守了一生。   张爱玲都忍不住佩服,他们这一对,属实是旧式婚姻中,十分罕见又难得的幸福例子。

0 阅读:973

评论列表

凡星伴月

凡星伴月

4
2025-03-30 23:41

其主子蒋介石对他的评价也列出一二与大家商榷: 1942年10月13日,“胡适乃今日文士名流之典型,而其患得患失之结果,不惜借外国之势力,以自固其地位,甚至损害国家威信而亦在所不惜。” 1960年10月13日,“徒有个人而无国家,只有私情而无道义。”、“其人格等于野犬之狂吠”,“此人实为一个最无品格之文化买办,无以名之,只可名曰‘狐仙’,乃为害国家,为害民族文化之蟊贼。” “蒋反动派最多算半个卖国贼,但胡则是彻头彻尾的。”-----毛主席 “胡适直到生命的了结”,始终是“死心塌地为帝国主义服务的”------摘选自《周总理选集》下册第3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