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不除,耳鸣很难彻底消失-耳鸣在中医理论中,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

我是楚海波 2025-03-28 16:02:33
内热不除,耳鸣很难彻底消失 - 耳鸣在中医理论中,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内热蕴结常常扮演着关键角色。若耳鸣症状反复出现、久久不愈,很可能是体内内热稽留所致。 - 内热在中医里分虚实两种情况。当体内肝火过旺,上扰清窍,这属于实热范畴;而若是肾阴亏虚,虚火内生,进而引发耳鸣,则为虚热之症。只要内热不消,耳部气血运行就会受到阻碍,耳部经络阻滞,耳鸣的情况便会频繁发作,甚至可能伴有听力下降等问题。 - 所以,对于反复性耳鸣,首先要准确分辨虚实。实热型耳鸣应以清肝泻火为主要治疗方向,虚热型耳鸣则需着重滋阴清热。同时,还需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留意是否存在肝郁气滞、气血亏虚等其他兼证。 -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两个不同的案例: 第一个患者,35岁,耳鸣症状已经持续一周,同时伴有头晕目眩、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烦躁易怒的症状,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观察其舌红苔黄,脉象弦数有力。这些表现充分显示,患者体内肝火旺盛,热邪上扰清窍,属于典型的实热型耳鸣。 - 在治疗上,应以清肝泻火、通窍聪耳为主。 - 于是为其开具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包煎)、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石菖蒲。 - 患者服用5剂后,耳鸣症状明显减轻,服用7剂后,症状基本消失,后续进行巩固治疗,随访期间耳鸣未再复发。 - 第二个病人,45岁,反复出现耳鸣症状长达2个月,伴有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失眠多梦、手足心热、盗汗等症状。查看其舌红少苔,脉象细数。从这些症状和体征可以判断,该患者为肾阴亏虚,虚火内生,虚火上炎至耳部,导致耳鸣。 - 其治疗应以滋阴补肾、清热降火、通窍聪耳为主。 - 于是开具知柏地黄丸[搜索高亮]合耳聋左慈丸加减: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磁石(先煎)、石菖蒲、五味子。 - 该患者同样在一周左右耳鸣症状有所减轻,服用14剂后,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耳部相关指标也趋于正常。 - 值得注意的是,治疗耳鸣的药物中,部分药物性质苦寒,因此在用量上必须谨慎斟酌,以免损伤正气。

0 阅读:56
我是楚海波

我是楚海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