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中医: 1992年,学完了“创伤急救”课,学校安排我们十几个学生远赴辽宁实习,在“沈大高速”旁一家创伤急救特色医院,实习重点是急救手术。之所以去这里实习,是因为北京地区当时“创伤急救”患者人群,没有这里庞大,这里更容易练手。 沈大高速是中国第1条高速公路,1990年代,车祸频发,加上周边社会治安极差,黑社会经常斗殴火拼,这个创伤急救医院,每天从早到晚,24小时不间断送来各种浑身血淋淋的病人,急诊抢救室满地流淌的血迹,总是糊了一层又一层,人手不够的时候,我们实习医生经常干的一个活,就是一遍一遍清洗地面血迹,往往刚清洗干净,下一个人抬来,又流满一地,室内和走廊永远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我不知道迷恋做手术的医生,是不是闻见血腥味就会兴奋,反正我是很厌弃,从第一眼看到这种场面,我就对手术有一种内心深处的反感。 我的第1台骨科手术,是一位车祸左锁骨粉碎性骨折中年男士。病人已经躺在手术台上,我也刷完手、穿好了手术服,等了半天,我的手术带教老师才匆匆忙忙赶来。这个医院骨科手术量实在太大,本院医生人手紧张,按规矩,我这种实习医生只能做三助或者四助,拉拉钩、缝缝皮儿啥的。但这种锁骨折在这里就是“小手术”,于是我人生第1台手术就成了一助,就我和老师,我俩做。 左锁骨骨折,我这位老师一上台,“唰”一刀就在右锁骨皮肤开了个口,手指翻腾了几下,嘟囔一句“没骨折啊”,一旁的器械护士平静吐出四个字:“缝上,左边”。他这才抬起头,仔细看了看X光片,把右锁骨缝上,又在左锁骨开了口……随后清创、打髓内针、缝合、包扎,结束。 出手术室,家属们围过来,他镇定地告诉家属:“放心吧,手术很成功。他的右锁骨也有点儿问题,我也给他处理了”,家属们连声感谢…… 我不知道当年带教我的这位青年医生老师,现在是不是已经退休。他给我留下的难忘印象就是:手术技术极为熟练,但是每天忙忙叨叨,不知在干啥,神龙见首不见尾,我经常找不到他。做完一个手术,病人进病房后,几乎就全扔给了我,经常是我独自查房、刀口换药、下医嘱什么的,连大腿截肢手术后,也都扔给我管理。这可真是够锻炼我的,每天自己翻教材,现学现用。 三个月“创伤急救”实习结束,我们这一组十几个同学,其中几位过足了手术瘾,现在他们早已是全国各三甲中医院,骨科大主任,知名手术专家。
北京某中医: 1992年,学完了“创伤急救”课,学校安排我们十几个学生远赴辽宁
地缘冲突舆美食
2025-04-01 09:08:31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