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战役中,一师长提决定性建议被拒,战后获中央提拔,官至总政副主任,他是谁?
1949年7月2日,叶飞、韦国清率领10兵团南下福建,没过多久就解放福州等重镇。叶飞乘胜追击,发起了漳厦战役,并计划趁势解放厦门、金门等地。战事进行得十分顺利,解放军相继解放漳州、厦门等地,完成了对金门的大体包围。
为了彻底扫清金门等地的残敌,金门战役的计划提上日程,然而刚刚解放福建大部分地区,解放军就仓促准备金门战役,其中存在着不少隐患。时任85师师长的朱云谦,就注意到准备工作的问题,并计划将情况上报。
当时,负责主攻的28军大部分将士都是北方人,并不擅长登岛作战。兵团上下对于金门战役并没有太重视,认为厦门都轻松打下来了,缺乏防御工事的金门,自然能轻松拿下。
结果,兵团上下都忙着厦门等地的善后安置工作,部队并没有认真做攻打金门的准备。28军等部队在准备行动前夕,就在不断搜集作战用的船只,可沿海一带早已被国民党搜刮一空,想要找到符合作战需要的船只并不容易。
朱云谦来到28军后,就发现这些问题,部队内部也有许多人谈起了这些情况,认为应该推迟金门战役的时间,准备好了再行动。了解实际情况后,朱云谦认为需要将这个情况报告给兵团高层,他立即赶回了厦门。
遗憾的是,朱云谦赶回厦门了后,发现兵团司令部已经改为了厦门军事管制委员会。叶飞等兵团领导正忙着处理厦门等地物资供应的问题,朱云谦根本插不上话,无奈之下他只能放弃。
其实在此之前,朱云谦也向提出:请他建议兵团推迟攻击金门时间。但被肖锋拒绝。因为此前,肖锋同志也曾一再向兵团建议推迟攻击金门,都没有得到兵团的同意,所以他早感到不便再提意见。
最终,惨烈的金门战役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解放军攻岛部队遭遇重创,金门战役以失败告终。
金门战役的失利在全军内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叶飞等兵团领导人纷纷向上级做出了检讨。
身在莫斯科的毛主席也十分重视此战,他后来还特意给林总等人阐述了海岛作战的诸多思路。具体负责这次战役的10兵团,许多人的命运都因此改变,不过战前想要阐述实情的朱云谦,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金门战役时,朱云谦本来奉命渡海进入金门指挥作战,然而部队的准备十分不充分,已经开始了还没有找到足够的渡船。无奈之下,朱云谦不得不放弃渡海的计划。
战后不久,28军进行一番人事变动,朱云谦升任28军参谋长。没过多久,他就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新中国正在筹备空军部队,需要大量的人才。朱云谦的才能得到上级的认可,他被调入空军,担任空军陆战第一旅旅长,后又升为师长。
国庆阅兵的时候,参与阅兵的空降兵方阵正是来自朱云谦的部队,尽管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空军的工作,但朱云谦还是把工作做得十分到位。他的表现得到上级的重视,不久朱云谦就被送到了南京军事学院空军系深造,毕业后出任了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
那时,中央正从各级部队提拔年轻干部,朱云谦就是其中之一,他也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一点点成为了空军的高级将领。可惜的是,朱云谦后来受到特殊时期的影响,不得不停止工作,他的事业进入到了低谷。
幸好他挺过了这段艰难的岁月,1974年1月,朱云谦顺利复出,他又回到了自己工作多年的广州军区,继续在这里主持空军的工作。他在这里兢兢业业工作多年,无论是空军的训练,还是空军航校的建设教学,这些工作他都做得十分到位,在军区的诸多将领中,朱云谦是一个难得的全才。
因此,在1978年10月,朱云谦顺利进入总政,担任副主任,没过多久他又兼任了总政干部部长一职。虽然朱云谦仕途十分顺利,在战后还能快速升迁,年纪轻轻就担任要职,但朱云谦平日里待人谦逊,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
他在总政工作多年,工作上的事情从来都不马虎,一定要认真做好一切。后来,朱云谦退休,晚年的他依旧保持着过去的习惯。1989年,朱云谦的病情恶化,他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得知朱云谦的病情后,许多战友同事都来看望他,没想到朱云谦对大家表示:自己为革命事业奋斗了几十年,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希望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听到大家对他的批评。如此谦逊的态度,让在场的人们十分动容,1989年1月28日,朱云谦因病逝世,享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