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18岁的张恨水在母亲要求下,答应结婚。但是,他想在婚前见新娘一面。看见新娘娇俏可人,立马答应了。可掀开盖头时,张恨水吓得立即跑出新房:“娘!娘!” 张恨水的母亲在茶楼看戏时,被媒婆盯上了,非要给她儿子说一门亲事。张家在当地的名声不错,说亲的人踏破了门槛。 张母对自己未来儿媳妇还是很谨慎的,媒婆一眼看出了张母的心思,满脸赔笑道:“您请这边看,保证让您满意!” 顺着媒婆手指的方向,果然,在茶楼的角落里,坐着一个小姑娘,皮肤白皙,柳叶眉,一双眼睛透着机灵劲儿,浑身散发着大家闺秀的气质。 张母一看就动了心,知儿莫若母。她知道儿子肯定喜欢这样的女子。 张母很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就跟徐家定了亲,张母忙乎完一切就给张恨水写了信,要他回来时就结婚。 张恨水一下子不知所措,他接受的是新式教育,骨子里希望谈一场浪漫,唯美的恋爱。可是一想到母亲一个人辛苦将他养大,又不忍心拒绝! 于是提笔回信一封:希望在结婚前看一眼女方! 张母收到回信,这还不好办么!联系媒婆,在张恨水放假回家期间,巧妙地安排了一场偶遇,远远看去,果然如母亲所说,大家闺秀,容貌俊美! 很快就到了婚期,张恨水激动地掀开盖头:“啊?”四目相对的一瞬间,张恨水害怕极了!一溜烟跑出去:“娘!娘!” 原来,张恨水看到的新娘是身材微胖,龅牙,脸上还有雀斑!张母也愣住了,这也不是我看到的新娘啊! 可是,看着坐在床边默默擦眼泪的新娘,又看着气愤不已的儿子,她还是决定认下这个儿媳妇! 并且开导儿子:既然已经拜了天地,她就是咱们张家的儿媳妇了,以后就好好过日子吧! 张恨水怎么可能不计较! 当晚就搬到了书房,看着窗外的桂花树一夜无眠,越想越气愤,没几天就回学校去了。 扔下妻子徐文淑一个人,她骨子里是传统的女人,就算丈夫负气出走,她依然起早贪黑地照顾一家子的生活。 其实她并不是众人想象中那般的不堪,顶替妹妹嫁人,她也很无奈,她早就预想到这种结果,所以,她坦然接受。 此后的很多年,张恨水都不能原谅妻子的欺骗,徐文淑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获得了婆婆的喜欢 ,获得了加重弟弟妹妹的尊重。 张母可急坏了,给儿子做工作:你不喜欢她可以再娶别人,你好歹给她个孩子,也让我抱抱孙子呀! 禁不住母亲的压力,张恨水硬着头皮走进了徐文淑的房间,幸好,徐文淑很快就怀孕了。 大字不识的她陪着张恨水的妹妹读书,竟然能学会了读佛经,小姑子见她也喜欢读书,就每天教她读书,认字。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出生了,是个女儿,她视若珍宝般照顾。丈夫张恨水此时在北京做编辑,根本没有把徐文淑母女放心上。 徐文淑并没有任何埋怨,有女儿在身边就足够了。可天不遂人愿,没多长时间,女儿就夭折了。徐文淑抱着还没来得及取名的孩子,流干了眼泪,将这十多年的委屈全部释放出来! 就在此时,张恨水带着新娶的胡秋霞回家了。 看着年轻漂亮的胡秋霞,她心如止水,只是看见他们可爱的女儿一阵阵心痛。从此,她除了做家务照顾婆婆,就是在屋里诵读佛经。 婆婆不想看儿媳妇就这样过自己的后半辈子,总是督促张恨水,在给儿媳妇一个孩子。 这一次是一个男孩,全家上下都为她高兴,然而,厄运再一次降临到这个不幸的女人身上,孩子降生还没几天就夭折了。 徐文淑抱着怀里停止呼吸的孩子,再也流不出一点眼泪! 这时候,胡秋霞也即将临盆,大家又纷纷跑去关注胡秋霞,因为这个孩子早产,生下来时呼吸微弱,好像下一秒就像没有了呼吸一样,浑身冰凉! 一家人急得团团转,孩子微弱,胡秋霞这边又昏迷不醒!谁也没有想到,刚刚经历丧子之痛的徐文淑轻轻抱起孩子,解开衣扣,将孩子紧紧地贴在怀里。 渐渐地孩子脸色好转,能够发出微弱的啼哭,徐文淑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那般疼爱,抚养。就算是一直视她为情敌的胡秋霞,此刻心中充满了感恩。 张恨水见她能如此对爱儿子,也放下了心里的芥蒂,徐文淑也彻底放下了,只把张恨水当亲人,不再把他当丈夫。 后来胡秋霞为了一直陪在张恨水身边,便将2岁的儿子张晓水交给徐文淑养育。徐文淑一直将胡秋霞的儿子带在身边教养,一直到10岁,才被胡秋霞带回身边。 张晓水说:“我的命是大妈给的。” 可怜的胡秋霞为这个家操劳了一辈子,老了却只身一人在乡下生活,张恨水有两个妻子和儿女们相伴。 徐文淑内心平静,不争不抢,数着张恨水寄来的生活费很开心,很知足。在一次给张晓水寄信的路上,她摔了一跤,从此就再也没起来,手还紧紧地攥着给张晓水的信。 她一生都没有得到丈夫的爱,却用自己的善良和宽容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面对窘境,抱怨,堕落没有任何意义,她选择了接受和放下,选择了跟自己和解,活出了自己的另一番天地。
1913年,18岁的张恨水在母亲要求下,答应结婚。但是,他想在婚前见新娘一面。看
风城春史呀
2025-04-01 13:44:13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