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的历史上,李井泉绝对是一个值得评说的人物,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当地老百姓对他的印象的话,那就是刻骨铭心。因为时隔很多年以后,当地老一辈人对他仍然是记忆犹新,每每再提及曾经的往事时,他们的情绪总是会显得很激动。 李井泉是家中的长子,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和三个妹妹,家庭成员众多。 15岁时,他成功考入抚州的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他的国语教师章涤昌曾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且与李大钊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 在章涤昌的熏陶下,李井泉逐渐形成了强烈的救国情怀。 1927年,李井泉加入了共青团,成为北伐军的一员。 他为北伐军提供向导服务,写标语、送茶水。 同年,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李井泉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起义队伍。 起义失败后,他在东江一带继续坚持革命工作,先后担任了共青团黄金区委书记和团东江特委秘书长,领导了多次农民和工人暴动,期间多次遭遇险境。 1930年,李井泉来到毛泽东身边工作作。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李井泉成为了红军总政委毛泽东办公室的秘书长,并参与了长汀、永和等多次重要会议。 此时,李井泉对毛泽东的革命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 1931年,李井泉担任了红35军政委。 当时红35军的兵力不足1200人,李井泉带领着这支小部队参加了数次反“围剿”战斗,并在南雄水口战役中获得了胜利。 在红军扩张的过程中,他积极推动新兵的招募。 通过他的努力,红35军逐渐壮大。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井泉东渡黄河。 在1937年,当宁武城陷落后,李井泉带领358旅成功守住了宁武。 尽管未能彻底消灭敌人,但这次战斗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深厚感激,许多宁武的年轻人也因此加入了红军。 1938年,毛泽东亲自指派李井泉领导358旅的一部分兵力,组成大青山支队,开辟了大青山的抗日根据地。 敌人对大青山一带的游击战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扫荡。 这期间,李井泉率领队伍歼灭了大量日伪军,解救了被拐卖的妇女,并成功地建立了绥中、绥西、绥南等多个游击根据地。 此外,李井泉在面对自身严重的健康问题时,依旧坚持带领部队。 1940年,随着阎锡山发动晋西事变,晋西北根据地形势急转直下,李井泉毅然返回358旅。 他先后参与了忻口战役、同蒲路破袭战和百团大战等多次重要战斗。 他指挥部队成功收复了晋西北的七个城市,击退了日军的多次扫荡。 与此同时,李井泉还派遣红军干部,在山西和内蒙古的十多个县建立了党的县委。 在担任晋绥分局组织部长期间,李井泉培养了大量干部。 1945年,他担任晋绥分局代书记、书记,积极推动经济建设,助力农业发展,并且协同其他领导人发动了晋北战役、吕梁战役等关键战役。 晋绥地区的国民党军几乎被全歼,敌人只剩下少数孤立据点。 1949年,李井泉随南下干部团入川,参与了解放四川的战斗。 四川解放后,李井泉担任了四川省委第一书记。 在他的领导下,四川进行了大规模的土改。 四川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农业生产得到了提升。 特别是川西地区,经过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他的推动下,四川建立了大量重要的工业企业,涵盖了航空、电子、钢铁等领域。 大跃进时期,在中央的重压下,他外调超过180亿斤,支援全国其他缺粮的省份。 然而,这一过程中四川本地的粮食供应受到严重影响。 李井泉常因承受巨大压力而寝食难安,他感到对四川人民有所亏欠。 在“大跃进”后期,中央对粮食的过度需求使得他面对的矛盾尖锐。 尽管如此,他始终坚守职责,尽力完成了上级的任务,却未能避免受到批判。 李井泉被误解和指责为在西南地区建立“独立王国”,而这一指控毫无根据。 在被迫害期间,李井泉的妻子和儿子遭遇非人待遇,甚至在极端情况下,李井泉的二儿子李明清在北京航空学院被打死。 尽管李井泉后来恢复了工作,周恩来总理对他表示慰问并关心家人的遭遇,但李井泉却表示不愿追究责任。 参考文献:[1]申再望.青山无言——回忆父亲李井泉[J].党史文苑,2009(10):13-17
在四川的历史上,李井泉绝对是一个值得评说的人物,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当地老百姓对他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4-01 15:42:10
0
阅读:157